分享

他是唯一没有杀功臣的“千古一帝”,死后子女不得善终,全被杀害

 欧阳夏傑 2022-06-06 发布于甘肃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道尽了古代朝堂的险恶之处。

在君王夺取天下的过程之中,由于当时皇帝还需要这些将领去为他夺取天下,因此对他们是有求必应,目的就是要他们的忠心和能力,这些将军和大臣在取得军功的时候却往往犯了一个忌讳:功高震主。

他们胜仗越大越多,手底下的将士对他们是愈发佩服,在其身边则形成了一堆“粉丝”,这必然会引起皇帝的猜忌,纵观中国历史大部分都是如此:文种、白起、李牧、岳飞、韩信等等数不胜数。

这其中朱元璋更是将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他在临死前几乎将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屠了个精光,除了少数大臣幸免于难之外大部分都是被杀,就算已经死了的也会将他们的儿子孙子屠杀殆尽,总之当年的“淮西勋贵”大部分都没有好下场。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不秋后算账”的帝王其实很少,中国历史唯有秦始皇、刘秀和李世民如此,可是李世民却也并非“无辜”,因为他也杀了侯君集,这样在登基后能够做到不杀功臣的唯有秦始皇和刘秀。

不过相比刘秀而言,秦始皇才是真的大度,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了唯一一个不杀功臣的皇帝,虽然他在历史上褒贬不一,可是他的功绩确实是奠定了中华文明,而他的心胸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世所罕见。

年少历经磨难却并未改变心志

当初央视有一个节目叫《典籍里的中国》,当时富大龙有一段模拟嬴政的说法:“孤的命好吗,我还未出生,便被父亲抛弃,两岁险些丧命,母亲要情人不要我,孤的命自己说了算。”

很多人说,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出生是比较低的,可是事实上嬴政虽然是皇子出身,可是他在年幼时期的境遇比朱元璋好不了多少。

当时秦赵两国正值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秦将白起屠了赵国四十五万人,由此秦赵两国之间的深仇大恨算是结下了。

作为秦国的嫡子嫡孙,这一时期他历经磨难,从小就被赵人欺负,回到了秦国也并未得到重视。

更主要的是,她的母亲赵姬甚至为了支持嫪毐甘愿其发动叛变,一个为了情人不要儿子的女人是偏执的。

嬴政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应该来说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其心志必然会扭曲,就如同朱元璋因为年幼经历让他变得狠毒猜忌,之后一切的经历不难看出朱元璋的心胸在登基之后也愈发狭隘了。

然而,秦始皇年幼的经历却并未磨灭其心胸,而这一点也是最让人难能可贵的,所以他的心胸在宽阔在历史上真的是世所罕见。

李信攻楚失败得善终,灭六国善待六国贵族

秦始皇的心胸开阔是很罕见的,就比如当年李信攻打楚国的时候,当时李信由于急功近利被楚将项燕跟在了屁股后面盯梢却并未发觉,同时昌平君背叛了秦国,由此引发了“多米诺效应”,李信的二十万大军被楚国打的溃不成军。

李信和蒙恬虽然侥幸逃出,可是秦国二十万大军几乎是全军覆没,按照当时秦法军功制度来说,李信此战之败足以让其丢掉性命。

可是李信之败,秦王嬴政并未过多为难李信,而是自己主动承担了过失并主动跑到王翦府上请王翦出山。

对待李信尚且如此,更别说对待其他功臣了,所以当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并没有为难任何一个功臣,秦始皇也是历史上少数不杀功臣的皇帝。

有些人说秦始皇残暴,可是谁又知道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是如何善待六国贵族的呢?

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并未为难六国贵族,只是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同时让他们发配原籍,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失去了贵族的身份回到了自己的领地去种地了,相比后来楚汉争霸项羽对待诸侯王的手段,秦始皇真的很仁慈了。

对待那些六国的王,秦始皇一开始也没有过多为难他们,而是将他们悉心安置。可惜的是当时六国后裔不甘国家灭亡,因此就在背后搞小动作,此时秦始皇才不得不杀了六国国君,可是惩戒的对象仅仅只是主犯,并没有过多为难六国国君。

可惜的是,秦始皇终究没有算透身后事,他死后胡亥趁机夺取了皇位,由于得位不正,胡亥在位期间大肆屠杀兄弟子侄,自己的儿子在胡亥在位期间被屠杀了一大半。

而项羽之后进入了咸阳,为了灭六国被灭之仇,项羽又将嬴政剩下的儿子杀了个精光,最终嬴政33个子女无一幸免。

历史上唯一一个'千古一帝’的子女就这样全部被人杀害了,其处境真是让人唏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