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78岁老农,因无钱给女儿治病,给政府写信:我是毛主席的警卫

 zsz6405 2022-06-06 发布于陕西
文章图片1

奉孝同

2013年11月17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晴空万里。这天,毛主席纪念堂来了一位特殊的瞻仰者,一位来自湖南省新化县86岁的老人。老人身穿军装,看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他激动万分。

环视天安门广场一周,老人感慨万千,只见他喃喃自语:“天安门广场比50年前更大了,长安街也变宽变漂亮了。”当天排队进入毛主席纪念堂的游客很多,一般需要等待一个多小时。但是,工作人员得知老人要来,特意给他安排了绿色通道。

老人进入毛主席纪念堂,映入眼帘的是汉白玉雕刻的毛主席坐像,只见他先是献上三束菊花,然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来到瞻仰厅后,看到水晶棺内安放着毛主席遗体,那一刻老人再也控制不住,喊了一声“毛主席”后,就失声痛哭,再也无法说出话来。

老人为何如此悲伤?又为何穿着军装?这背后其实有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老人名叫奉孝同,曾是毛主席的警卫,这是他时隔半个多世纪再次来北京,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老人在农村隐姓埋名54年,如果不是实在困难,他根本不愿透露自己的真正身份。

文章图片2

奉孝同来到天安门广场

故事要从一封求助信说起。2005年11月的一天,湖南省新化县武装部收到一封78岁老人的来信。对于群众的来信,县武装部工作人员并不意外,打开这封信后,大家都被里面的内容惊呆了。信的标题是“请求救济报告”,全文如下:

新化县武装部首长:

我叫奉孝同,男,现年七十九岁(虚岁),五零年参军抗美援朝,五三年调到中共干部大队一中队,直接保卫毛主席,五八年复员回家务农,现全家四口人,我夫妇均已年迈,心想前来看望上级首长,但不能坐车,又无车费钱。

外甥孙子,于去年患病,医治无效,花了万余元医药费后,不幸亡故,而留在家的一个女单身妇,重病在身,今年来已医治花钱三千多元无效,现已能在家等待。现全家处境万分艰难,生产生活特别困难,特报告前来,请求新化县武装部首长领导,给予特殊救济为盼。

致礼。下团村一组奉孝同。2005年11月21号

工作人员认为这封信非同小可,如果信中所说的内容是事实,一旦向社会公开后,影响可能不好。这封信很快送到武装部领导的案头,领导一看也认为这事情可能另有隐情,他一方面向上级汇报,一方面派人来到奉孝同家中调查。

文章图片3

奉孝同的求助信

上级部门通过联系中央警卫局,详细调查了奉孝同的情况。中央警卫局也被惊动了,很快,关于奉孝同的调查报告发回新化县武装部:信中所说内容全部属实,奉孝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担任毛主席警卫员。

现在奉孝同的身份没有疑问了,可他复员后为何一直隐姓埋名?这背后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奉孝同身份公开后,他又获得了什么待遇?看完这篇文章后,大家都会被奉孝同深藏功与名的人生经历所感动。

奉孝同,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人,1927年出生。同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奉孝同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岁”,这为后来参加志愿军埋下了伏笔。奉孝同所在下团村地处深山,一直很贫穷,村民几乎靠天吃饭。奉孝同家里也很贫穷,兄弟姐妹6人,父母每天一醒来就是为一家人吃饭忙碌。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奉孝同从四岁开始就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活。年龄稍长后,奉孝同什么活都干,推磨、砍柴、割草、挖野菜、喂猪。可以说,当时类似奉孝同这样经历的,在中国农村随处可见。

文章图片4

红军帮老百姓收割庄稼

命运有时就是难以捉摸,红军的到来改变了下团村,奉孝同的命运也由此改变。1934年12月的一天,贺龙率领的红二军一部途径下团村。当时不少老百姓也知道红军是为穷人出头的军队,因为他们把老百姓当亲人一样。

但是,奉孝同当时年龄很小,一看到有扛着枪的红军战士来到村中,还是吓得跑到房屋后的山上丛林里躲了起来。奔跑中,奉孝同听到后面追着他的红军战士朝他喊话,“小孩,小孩,别跑,我们是红军,是为穷人出头的。”

奉孝同父亲见过红军,再次见到红军时没有那么害怕,便邀请几名红军战士来家中喝茶。奉孝同悄悄下山来到屋后偷听,发现红军战士对父亲很客气,这才回到家中。原来,红军战士来下团村是为了帮助大家的,希望村民能指出谁是地主。

奉孝同回忆时说:“有一位战士经我父亲同意后进了屋,向我们打听这里谁是地主,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地主,那战士就问'哪家租谷担数最多?’我父亲就告诉了他们。见杀了地主的猪,开了地主的仓,我父亲相信他们是为劳苦大众打江山的人民子弟兵,便迎接6位战士进家里住了两晚。”

原来红军真的是为穷人出头,而且对穷人很热情,帮大家修缮房屋、挑水、劈柴等,还把地主的粮食分给大家。从此,一颗革命的种子在奉孝同心中萌芽,他决定长大后要参加红军。红军离开下团村时,所有村民都来到村口欢送他们,那场面让奉孝同一生都无法忘怀。

文章图片5

老百姓送红军

奉孝同没有想到,他参加军队的想法直到建国后才得以实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开始土改,奉孝同家中也分到了不少土地,因为兄弟姐妹们都肯吃苦,一家人吃饭基本上不成问题了,可奉孝同越发渴望能参军。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全国各地年轻人纷纷报名要求参加志愿军。奉孝同认为自己必须把握这次机会,否则很可能这一辈子都无法参军了。

奉孝同很清楚,自己即将参加的是志愿军,要在朝鲜战场跟美军交手,对方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有空军、海军优势。如果去了朝鲜战场,很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但是,对于可能的牺牲,奉孝同没有一丝畏惧。

就这样,23岁的奉孝同在家乡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此前,奉孝同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进入新兵营后他没日没夜加练,有时候梦中还在念叨操练口诀。奉孝同拼命操练得很快有了成果,进入朝鲜战场后,一度被认为是作战多年的老兵。

有几次,奉孝同跟战友去前线侦察敌情,为掩护战友撤退而被敌人包围,可他总能在最后时刻突围,而且还能消灭几名敌人。在朝鲜战场近3年时间里,奉孝同多次跟死神擦肩而过,可他从没害怕过,最后成为了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

文章图片6

志愿军战士

战斗中,奉孝同深感枪法的重要性,他利用战斗间隙苦练射击,到战争结束时已经是有名的神枪手。1953年奉孝同跟随部队回国后,原本他应该复员回到家乡,因个人素质、政治过硬,加上是神枪手,被上级调入干部大队一中队。

一中队负责保卫毛主席,奉孝同万万没想到能成为毛主席警卫。毛主席当时住在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奉孝同有段时间被安排在后门站岗。毛主席工作之余散步时,多次跟奉孝同聊天,询问他家乡情况。

奉孝同因家境贫寒,他年少时只读过3年小学。毛主席得知后,鼓励他每天都要读书来提高自己。奉孝同回忆说:“毛主席很随和,也很讲感情。”奉孝同直到晚年都还记得第一次跟毛主席交谈的场景,那晚他夜不能寐,写下了一首诗:

“大雁南飞半天云,毛主席领导咱们大翻身。板船全凭老艄公,中国人民全靠毛泽东。冬夏常青松柏树,毛主席的话我要记清。”

在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的5年,是奉孝同一生最难忘怀的岁月,也是个人成长进步最快的5年,先后获得了“执勤能手”、“技术能手”、“一级射手”三个光荣称号。

文章图片7

奉孝同展示荣誉证书

1955年5月14日下午,中南海颐年堂前院,毛主席接见了一中队的全体警卫战士,给其中湖南和湖北籍的安排一项任务:以回家乡探亲为名,进行调查工作。毛主席要求奉孝同等警卫战士回家乡后,要密切接触群众,把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调查清楚。

毛主席还让秘书给每个回家乡的警卫战士发了《出差守则》:

1、保密,不要说这里的情况;2、不要摆架子;3、宣传解释建设工业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好处;4、不要上反革命分子的当;5、调查生产、征购、合作社、生活、对工作人员的意见等情况。

这是一项光荣且重要的任务,奉孝同回到家乡新化县奉家镇,通过参加劳动同时,积极走访亲友邻居、参加群众集会以及与当地干部交谈等途径,收集到了第一手材料。回北京后,毛主席专门听取了奉孝同等警卫战士的调查汇报。

奉孝同汇报的很详细,毛主席非常高兴,最后他请汇报的几名警卫吃了一顿饭。席间,毛主席让大家多吃菜,还说:“从你们几个人中了解了6000万人口(指湖南和湖北两省)的一些情况。你们见到了农民,我见到了你们,也间接地见到了农民。”

文章图片8

毛主席接见战士

1958年2月,31岁的奉孝同复员回到家乡。因保卫过毛主席,上级要求他回到家乡后不能泄露自己在工作的经历。临行前,毛主席还亲自接见了奉孝同,叮嘱他:“这次你回到家乡后,一定不要摆架子,要多为老百姓做事……”

奉孝同回到家乡后,只是表示自己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在北京工作了5年。至于奉孝同的复员证书,也删除了给毛主席当警卫的经历:

奉孝同同志,湖南省新化县人。1927年5月出生,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特准予复员。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由于枪法准,又当过兵,奉孝同复员不久后被家乡武装部看中,当了一段时间民兵训练军事教官。奉孝同训练果然有一套,乡里的民兵连曾在县里大比武中,连获三年冠军。不过,奉孝同更多时间在家乡跟妻子王欢云务农,在乡亲们眼中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

奉孝同和妻子为人低调,先后育有三个女儿。1959年是奉孝同一家最困难的时期,因缺粮导致一家人只能吃野菜,最后实在没野菜了,就靠吃“神仙土”,结果小女儿差点因消化不良死去。

文章图片9

奉孝同和妻子、女儿合影

事实上,当时奉孝同只要亮出自己的身份,完全可能有更好的生活,可他从不给组织添麻烦。改革开放后,奉孝同一家的生活有所改善,主要靠几亩地生活和微薄的优抚金生活。前面提到,奉孝同有三个女儿,小女儿奉福玲16岁遭人拐卖,音信全无;二女儿奉美玲出嫁很早,生活也很困难。

奉孝同写信求助前,老两口和离婚的长女奉庆龄(带回儿子和女儿)在一起生活,而唯一的外孙女因常年在外打工,一家人的生活基本上都靠奉孝同。眼看自己年事已高,女儿奉庆龄又重病缠身,需要靠药物来维持病情,奉孝同非常着急。

2005年,奉孝同家中遭遇重大变故,奉庆龄的儿子身患重病抢救无效去世,住院期间花了一万多块钱,这几乎是家中的所有积蓄。祸不单行,奉庆龄很快也重病住院,家中最后一点积蓄也很快花完了。

面对等待费用治病的女儿,奉孝同束手无策,经历了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提笔写了一封请求接济的信,公开了埋藏心底多年的秘密:自己是毛主席的警卫,希望政府能帮帮他。当奉孝同身份被证实后,新化县民政局每月给予奉孝同510元优抚补贴,还给他们落实了农村低保。

文章图片10

奉孝同在家门前

不过,这封信并没有让奉孝同的身份真正被外界所知晓。奉孝同本人认为已经得到了政府的救济,已经很好了,于是继续在家乡务农,可一次意外最终使他的事迹被广泛传播。2009年,奉孝同家中再次遭遇不幸,奉庆龄发现有人偷伐自家山上树木,结果被打成了脑震荡,后经医生诊断为脑内多发性腔隙梗塞,双侧筛窦炎。

因很难彻底治愈,奉孝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陪着奉庆龄去医院治疗。一来二往,医生们对奉孝同一家也有所了解,知道他是志愿军老兵。2012年10月一天,医院派出两名医生专门开车送奉庆龄回家。

因山路崎岖,加上路程较远又赶上了下雨天,一行半夜才赶到下团村。眼看再开车回去危险极大,两名医生便在奉孝同家中休息。吃饭闲谈中,奉孝同老伴王欢云无意说出奉孝同曾是毛主席的警卫,还陪过毛主席游长江。

王欢云本不想这样,可家里实在太困难了,女儿这个病对他们来说就是无底洞,何况奉孝同已经85岁高龄了,还种了3亩水稻、4亩红薯和3亩玉米,家门口还开辟了一块菜地。两名医生回去后,迅速向媒体告知,请社会上爱心人士能慷慨解囊。

文章图片11

奉孝同来到韶山

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奉孝同隐藏54年的身份暴露,结果受到新化县委的高度重视,县长多次来到其家中看望。期间,奉孝同说出了埋在心底多年的愿望:一是去韶山,到毛主席家中看看;二是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三是希望女儿的病能治好。

令人欣慰的是,奉孝同这三个愿望都一一得以实现。许多跟奉孝同素不相识的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当接到爱心人士的捐款时,奉孝同泪流满面。隐居深山超过半个世纪,生活也不如意,可奉孝同却说:“给毛主席当警卫是我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

面对不时有登门采访的记者,奉孝同说:“我唯有保持爱劳动、爱妻儿的晚节,给世人做出榜样,才算对得住向我献爱心的人,对得住共产党,对得住这个伟大的时代。”

谨以此文向老英雄奉孝同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