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脏腑和藏象的错乱使用

 医之大者 2022-06-06 发布于吉林

  “藏”是多音字,在此读zang,藏象系统可以让人从临床表现来推断出来是哪一藏或者藏之间出了问题。在探讨的过程中依然使用五脏这两个字,否则读起来会很费劲。近代为了和西医统一,从字面上看是一样的,但是背后的意义却相去甚远。

  那么五脏六腑,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所以五脏的特点是藏精气而不”,六腑正好相反,“泄而不藏”,阳外阴内,所以归根结底,中医的五脏是精气的分化而形成,和现代解剖学不尽相同。

    举个例子,在门诊一些消瘦的病人来看病,诊断为:肝脾不调,胃气不降,有的患者立刻就跳了起来,医生快给我开个腹部超声检查一下,看看肝脏和脾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个现象非常普遍。

  在多年前实习的时候,在心血管科一个患者,诊断冠心病,45岁男性,人比较胖,2年间放了4个支架,还是打工的,很不容易,查房的时候还是说心前区憋闷,嘴唇紫绀,行动能力下降,主要问题是放完支架后心电图、超声提示心脏供血良好,而且本身堵的也不是很严重,所以主管医生也很困惑。

    从中医角度看,患者舌胖大,紫暗,有齿痕,苔黄腻,双手脉象弦滑脉,四肢冰冷,手脚心多汗,夏天都感觉不到热,一派阳虚寒凝之象,建议患者试试中药,症状缓解很明显。

    这样的例子在临床上很多,数不胜数。从患者角度来看,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解决实际的症状问题,其他的无所谓,但是作为医生,最好还是有一些探索的精神。

  社会的现状对中医其实很不友好,不仅是社会的西化,连中医的教材都西化,很多患者感慨想找个纯粹点点中医看病已经是很难了,这其实是多原因的,因为作为患者都不知道什么是中医,那怎么判断中医医生是否靠谱呢?

  再比如中药学,无论是教材还是老师讲课,都会提到这个药有什么药理作用,如果说有小毒,那么有毒成分是什么,中毒剂量是多少,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要考试的,但是到了临床,其实压根儿没有机会用到。

  再比如中医内科学,一个中医病名之下,往往会说对应了现代医学的哪些疾病,要做哪些检查,同时还要学西医内科学,我们这是有多么的被西化和不自信,所以民间中医往往说学院派的中医都是西化的中医,不是纯正的中医,学院派的往往会说民间的犹如井底之蛙,知识面如此的狭窄,所以中医从内部也是分裂的,这个很符合国人的一贯作风。

  归根结底,现在临床上很多概念都是中西文化的混杂,患者无从分辨如何去选择两种医学,从而产生更多的临床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