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哉,秘魔岩

 平型关杂志 2022-06-07 发布于山西


美哉,秘

宫占国

 风光秀丽的秘魔岩位于佛教圣地五台山北台支脉的维屏山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领略了它的迷人风采,秀美神韵。

 春末的一个早上,我们从繁峙县城乘车出发,沿途绕白云(寺)、登圭峰(寺),穿村寨、过小河,中午时分,驶入秘魔岩峡谷。凭窗而望,这里山路蜿蜒曲折,沟底溪水潺潺,不远处,四面青山环抱之中,隐现出一座千年古刹,秘魔岩到了。

 下车后,举目远眺,只见奇峰耸立,峭壁千仞,松柏青翠,峡谷幽静。近瞧,名寺古塔,涧水淙淙,奇花异草,蝶舞鸟鸣,置身于其中如临仙境。忽然想起《西游记》中那个神通广大的泼法金刚的传说,就来自这个神秘的地方。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游记作家和岩溶地貌考察的先驱者徐霞客,在《游五台山日记》中,也曾留下游秘魔岩的精彩文字描述。可想而知,古代的秘魔岩,已经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千百年来,不断被文学家、诗人抒写、歌咏,留下了累累赞美的诗文。

 古老而神奇的千年古刹秘密寺,犹如一颗灿烂的明珠,静静的镶嵌在峡谷正中。据史料记载:秘密寺始建于北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秘密寺不仅具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神奇动人的传说,而且林壑幽美,风光奇特,景色迷人,是历代高僧驻足朝拜、藏修悟道的佛教净地。素有“游五台山不游秘魔岩,等于游了半座五台山”之美誉。

 步入寺院山门,几棵傲然挺拔的古柏映入眼帘,高达数丈,冠盖如伞。一位年老的僧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带领我们观赏了寺院。进入大雄宝殿,首先看见佛祖释迦牟尼端坐莲台,慈眉善目,神态俊逸。两边罗汉坐卧屈伸,惟妙惟肖。殿堂内,烛光闪闪,香烟袅袅,庄严肃穆。

  出古刹,穿灌木,沿着曲径向最负盛名的景点“龙洞”蹒跚而行。传说,龙洞是文殊菩萨指令500神龙的藏修之所,也是五台山的主要名胜景点之一。行走中,见前面一座奇峰巍然矗立,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如巨蟒横空,似攥拳击天,吸天地之灵气显宇宙之神韵。层层叠叠,浓浓淡淡,深深浅浅,高大而险峻,需仰视才可及顶峰,叫人望“山”兴叹。同行的僧人告诉我们,这是繁峙著名的十景之一,“岩山叠翠”胜境。清代道光年间,繁峙知县周人甲曾游此地留下:“晴峰高耸夏云收,古木阴浓翠欲流。恰是倪迂新画稿,轻烟淡抹碧山头”的赞美诗句。在奇峰的下面有一小寺名曰“中庵”,庵中有一“金佛楼”。从谷底向上仰视,金佛楼宛若挂在半山中的仙台楼阁,显得飘渺灵动。

 出中庵继续向上攀登,山渐高、道愈陡、景更幽。小道两旁,花草异常丰美,深可及腰,各种野花开得花团锦簇,灿如云霞,千姿百态,各尽其妙。真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灌木丛中不时传出各种小鸟的啼鸣,更增添了山谷的空旷,幽深和静谧,到了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南朝诗人王籍“鸟鸣山更幽”的诗句,实在是传颂千古的名言佳句了。我们沿着蜿蜒的小径,经过甘露泉,穿过七佛崖,钻出石云门,云门的上边就是著名的“龙洞”。这里台阶陡立,怪石嶙峋,悬崖紧逼,山势险峻,游人到此,均望而生畏,真是“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我们鼓起勇气,手抓崖旁铁环,向上攀登。我想人生的道路岂不也是这样,但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一阵紧张之后,终于到了“龙洞”,使人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如入仙境。仰首:只见壁立千仞,直插云天;俯瞰:峰壑竞秀,苍鹰低旋;远眺:云蒸霞蔚,风光无限;近视:怪石嶙峋,两峰相间。龙洞就位于两峰相距中间。缝高数丈,宽不盈尺,缝中常年滴水不断。若观洞中“幻景”,须紧贴洞口向里静神凝视良久,所现“幻景”或人、或虎、或龙、或佛,静者有其形,动者有其态。隐隐约约,亦直亦幻,因人而异,究竟何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龙洞就这样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我们怀着好奇心贴在洞口静神凝视,等待幻境出现。尽管没看清什么,但也了却了一桩多年的心愿。

凉风习习,松涛阵阵,我们沐浴着夕阳的余辉走下了龙洞,归途中,我不禁频频回首,望着远去的秘魔岩,心中充满了感慨与遐想。

超过4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