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荣誉,却被削爵位,45年后才发现他真高明

 湖蓝橙黄 2022-06-07 发布于江苏

说道三朝元老,张廷玉可是其中的典范,在诸多清代宫廷剧之中,他的身影便时常出现。同时,要说清朝之中最为著名的汉族大臣,张廷玉便是首当其冲的。

甚至乾隆皇帝还称赞过他,一直都是刚正不阿、大度贤明,如此,也足以说明张廷玉本身的能力是十分强悍的。当然,这在历史上其实也有迹可循。

张廷玉在三朝之中,一直都是地位尊贵,显然这就是他为人处世的方式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张廷玉除了享受荣华富贵之外,同时还有一种先人思想。

人们总说,走一步看三步,晚年时候的张廷玉便是这样。有一次,他居然向乾隆皇帝要封赏,最后被削弱了爵位。可是,张廷玉反而没有郁闷,还一脸的淡定,似乎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在45年之后,也就是张廷玉快要去世的时候,世人回想早年的一切,这才发现当时他的做法才是真的高明。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三朝元老——张廷玉说道张廷玉,就不得不谈一谈他的生平。张廷玉出生在1672年,小的时候便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导致最后在他29岁的时候便考中了进士。

从此之后,他成功地拉开了五十多年做官的帷幕。在康熙年间,张廷玉的事业逐渐起步,这段时间之中,他经受过多种的职位考验,有文书的纂修管,也有内阁学士,甚至还有科考的考官等等。

这些职业的不断变化,让张廷玉了解到各司各职之间的差异,这对于他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不过,在这个时候,张廷玉还没有被皇帝重视。

直到雍正的时候,张廷玉才是真正开始受到重用,一度也成功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话说,雍正元年的时候,刚刚上任的皇帝就因为他办事谨慎的原因,故而让他成为太子太保。

之后,他的官职又发生了改变,成为了户部尚书。到了雍正六年的时候,张廷玉的官至大学士,并且兼任吏部尚书的工作,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了。

之后,雍正创立了军机处,张廷玉又被任命主管此事。光是看这些职位的不断转变,就可以知道,张廷玉在雍正皇帝心目之中的分量有多重要。

但他的殊荣不是仅限于此,雍正临终的时候,还留下遗嘱让张廷玉辅佐乾隆皇帝的登基,并且下旨说张廷玉死后可以配享太庙。要知道,不是人人都可以配享太庙的。

从某个角度来说,张廷玉是雍正皇帝的心头肉,也是古代臣子的至高荣誉。也正是因为雍正皇帝的这一份嘱托,到了乾隆时期,张廷玉的地位依旧丝毫不减,甚至还有着向上加大的趋势。

张廷玉索要封赏然而,反观张廷玉,他倒是对这权力的加大没有丝毫的感受,甚至还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功高震主。故而,张廷玉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做事更加的小心谨慎。

可惜的是,权力的加持、殊荣的诱惑,就算张廷玉能够坚守本心,也依旧于事无补。乾隆皇帝在内心之中,已经认定他会成为自己的威胁,这一个认知让三朝的元老都产生了惊惧。

这也应了一句老话:“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当下最好的方法就是,离开朝堂。可是在朝堂当中,无论他怎么说,乾隆皇帝始终没有让张廷玉离开的想法。

无奈之下,张廷玉便一直跟乾隆皇帝索要封赏。当时的他已经年迈,对于他的这个要求,世人都说他是越老越糊涂了。可是,张廷玉依旧不为所动,还是向乾隆皇帝讨要封赏。

同时,他还要求皇帝给他一份手诏,也就是保证书。就是再好脾气的人都会愕然,更何况那是乾隆,皇帝最后顾念着张廷玉的身份,也确实写下了诏书。

可让乾隆更加愤怒的是,张廷玉自己不去接受赏赐,反而让自己的儿子前去带领。这一下,乾隆皇帝龙颜震怒,随即下旨让张廷玉进宫面圣。

圣旨还没发下,另一边的张廷玉倒是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本身就十分注重隐私的乾隆,看着还未有自己通传便赶来的张廷玉,一下勃然大怒——好家伙军机处都有你的眼线。

这一次,乾隆皇帝直接削弱了张廷玉的地位,甚至剥夺了先帝赐予张廷玉死后尊享太庙的殊荣。朝堂之中,看着张廷玉这样的倒台,有人疑惑、有人暗笑。

张廷玉勤勤恳恳五十多年,最后居然落得如此下场,不少人暗笑他果然是老了,居然真的敢在太岁的头上动土。不过,这一切也都是那些大臣的私下所想。

细细想来,原本被雍正皇帝如此信任的大臣,怎会做这样有损风度的事情。世人猜疑、旁人嘲讽,不过在张廷玉面前来看,这些都是小事,他的内心想的则是急流勇退。

张廷玉得到高明之处一段时间后,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了,世人只是存在疑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将自己的仕途直接毁灭。事实的真相在四十五年之后发现了,那个时候的人们不再是猜疑,也不再是讥笑,倒是有一点点的佩服。

话说,45年后的一天,那时候张廷玉也早就去世了。张若溎的人出任四库全书总裁官,张若霭出任礼部尚书、张若澄出任礼部侍郎、张若渟出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太子太保。

这几人全都是张廷玉的后人,谁能想到当年地位突然低下的张廷玉,他的后人最后居然各个都是显赫臣子。换一句话来说,这样的局面还有谁会不明白。

张廷玉的高明就在于将自己削弱,保障皇帝对于张家子弟的看法,自己已经是晚年、也没有多少时日,何必要在那个高位之上,一直都让皇帝虎视眈眈。

作为三朝元老的张廷玉,早就知道皇帝对于自己的忌惮,自己甘愿将地位削弱,一切只不过就是为了让皇帝放心,放心张家人不会威胁到皇帝的宝座,张家人自己会有一颗谨小慎微的心态。

同样,这也是乾隆皇帝自己明白的,否则他又怎么会将张家后人继续任用。张廷玉的高明在于他的舍得,身居高位的人怎肯甘愿将自己的荣华转于他人之手,可是张廷玉敢。

不仅敢,同时还冒着被皇帝处罚的方式前去进行,这一切只能说四个字“老谋深算”。当然,为了子孙后代,想来任何的父母都会做好打算。

总的来说,张廷玉自污算得上是未雨绸缪,为家族的辉煌又延续了一代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