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家群体饱受困扰,歌特维康如何“艺术疗愈”?

 金砖财经 2022-06-07 发布于上海

崔东红 歌特维医疗首席科学家

社会的经济、社会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人遭遇的心理应激也日益增加。

文丨韶华

上海浦江的南外滩。9个月前,一颗大健康领域新星诞生,它就是上海歌特维康门诊部。如今,这颗新星正在治愈万千饱受疾病困扰的人。

与进入其他医疗机构感觉“很压抑,很冷”不一样,歌特维康门诊部就像一个咖啡厅,进入其中让人感觉很放松,很温暖。

歌特维康门诊部的选址非常独特,它是在上海滩·大美术馆基础上改造而成。建筑外观采用了木栅条装饰,一楼外墙刷纯白色。艺术氛围非常浓,不像一个医院更像一个艺术馆。歌特维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优雅,简洁,在充满嘈杂与喧嚣的城市中,让人一下就能安静下来。

进入门诊部的大厅,没有人头攒动,门诊采用的是预约制,整个诊所很安静,等候休闲区地面采用的是木地板,借景利用的是绿植。

在等候休闲区小憩,给记者的感受是干净、安全而温暖,让人会慢慢放松。

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人遭遇的心理应激也日益增加,相应地,与应激密切相关的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患病率也会增加。

歌特维康门诊部契合了这个时代的大背景,应运而生。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2019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 在全国 31 个省 157 个县/区进行,根据调查结果提示终身患病率 16.6%(均不含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为焦虑障碍。这些数据不包含老年期痴呆,也就是说在1万个普通人群当中,有1616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类疾病。作为一个人口超级大国,中国将近 14 亿人口中,有 2.3 亿人会在他们一生中得过下面的某种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分别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进食障碍、间歇爆发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这组数据让人讶异,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目前存在一个问题,因为精神类的疾病和别的病不一样,它不仅伤害自己,有时候还会伤害社会,这是公众对它存在偏见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个存在偏见的原因是,你得再重的感冒,大家没偏见,因为你能好起来。但是精神类疾病不容易好,这个让人受不了。”,歌特维医疗首席科学家崔东红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真正的难题在于认知。在生活中,家人若患上感冒,即便再重,你绝不会藏着的;但家人若患上精神病,你可能会藏着掖着。这是为什么?公众对精神类疾病存在偏见,甚至是污名化。

企业家群体饱受困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有很多的企业家,甚至是非常有名的企业家,一直饱受精神类疾病的困扰,比方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等等。崔教授认为,很多企业家,尤其是大企业家,他们耗“电量”太大了,因为他们承担、承受的东西,他们管的事儿,使他们的耗能非常大。

她用汽车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方:一个马力很足的汽车,或者排放量3.0的汽车,普通人是个1.0的汽车,它应该是跑得很好,但是如果要它时速500公里,而且长期持续跑,汽车就很容易出问题。

“美国一个企业家全家专程到中国来找我,这个企业家在美国患抑郁症15年,吃了很多的药,他在美国时给我微信发过来他的药单子,大概有近一米长,在美国什么新药上市,他都换过了,但是这个抑郁症就是不好。他不好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他就天天要自杀。”崔东红回忆。

据崔东红描述,这位企业家的儿子当时研究生刚毕业,和企业家老婆两个人不睡觉,天天看着他一个人。“他有这个经济实力的,从美国专程过来,他过来全家人都陪过来了,过来之前我害怕他在路上出事,我就跟他事先通了个电话,他说崔教授,我并不想死,但是就是脑子里的一个东西一个念头一个想法,甚至一个声音逼着我'去死’,我对抗不了它。”

“我就跟他说,我说你记住我一句话。一旦这些念头出现,你就要告诫你自己'这是假的’,你就记住这句话就行了。你在见我之前你就记住这句话,所以他就见到我,他说,崔教授我就是一路上就念想着你这句话。他来了以后,我们就把我创立的这套组合拳用在他身上。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崔东红很平静地讲述了这个病例。

崔东红的精准整合治愈

崔东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代心理医生。她有着非常显赫的从业经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研究员、博导、精神科医生;上海市重性精神疾病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精神疾病样本库主任;复旦大学精神病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科技部重点研发精准医学项目首席科学家。

在崔东红教授的话语体系中,冥想、无药物治疗与精准整合是高频用词。“在不断相遇中发现最美好的自己”,在其主编的《冥想科学基础与应用》一书的扉页,崔东红写下了很有感触的文字。在她的推动下,歌特维康门诊部已形成了一套非药物的基于精准医学检测的整合干预精神疾病的组合拳打法。

精神疾病是一个顽疾。在国际上精神疾病目前只能靠抗精神病药物来治。抗精神病药物,它的不良反应就是代谢问题,而代谢问题正是精神疾病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所以短期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有对抗精神病症状的作用,但长期为啥效果都不好了?是因为它影响了代谢,代谢加重精神病。

“从长期效果来看,老吃它是会加重精神病的,所以好不了,是吧?我就开始尝试非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不是光靠心理治疗和冥想,既然它有代谢免疫问题是吧?我就从吃什么营养开始。”崔东红表示。

这位科学家有对精准医疗的拿捏非常到位。她直称,在精准医学的检测基础上做的,就是你缺啥补啥。“比如我给你做一套精准检测,你缺什么东西,你缺锌缺多少,缺钙还是缺不缺,你的肠道哪些菌群是少的,哪些是多的,我是在精准检测的基础上得出的。所以我给你打了一个组合拳,所以这就叫做基于精准医疗或者是基于精准检测的非药物整合干预。”

“我既精准又整合,你看中医它整合,但是它做不到精准。它是个性化医疗,但是它是在一个整体的观念下的个性化医疗,我是结合了西方的精准医学的整合医疗,又融合了东方的整体观念,是在西方精准医学基础上的整合。”

包燕微的初心

“专业的活,由专业的人去干”,这是包燕微一贯的投资理念。歌特维医疗邀请了包括崔东红在内的许多医学界优秀的专家,共同推动基于精准医学整合创新医疗新模式。

第一次见到歌特维医疗投资人包燕微的时候,她人很干练,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在与记者会面的间隙,她坦言现在每天要处理5个公司的活,很操心,每天平均工作15个小时左右,但不觉得累,干得不亦乐乎。“在过去根本是不可能的,每天连续工作4个小时就感觉很疲劳了。科学健康管理,让我身体机能恢复到了健康年轻的状态,我的精力跑赢集团大多数年轻人,我在健康管理方面做得不错吧。”她乐呵呵地说。

“有一次,我公公生病,医院整层整层的老年人都躺在那里,我觉得特别恐惧!我不想老了以后躺在医院'等’的一个状态,这不是我想要的状态。我老了,要优雅,要健康,要能逛,并能四处旅游。谈及投资大健康的驱动力与初衷,包燕微非常动容。

包燕微对于大健康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忱,多年来她一直在此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包燕微的理念中,“健康,让生命如歌”,全体员工要以患者福祉为己任,恪守大医精诚之志,用无疆大爱拥抱生命、拥抱健康。

现在的歌特维康门诊部除了特色精神心理疗愈以外,还同时开设了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童保健、精神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口腔科、肿瘤科、皮肤科在内的多个临床科室。这为精准地整合治疗打了科学的基础。

拥抱生命,拥抱健康,是歌特维医疗对社会公众的一个期许。“医者仁心、服务大众”,这是崔东红与包燕微的一个底色。在包燕微的构想中,上海旗舰店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她要把歌特维医疗遍布全国,乃至世界,让更多的人获得救治,重建更多人的健康,这无疑具有了公益属性。

“Getwell(恢复健康),就是选择了做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包燕微表示。

本文转自《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10月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