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俗】《回家过年》《过年是一道乡愁》《话说过年》《过年神话故事》《话说春节民俗》《老沔阳拜年习俗》《拜跑年》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思乡远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继续免费查看本平台历史消息了。谢谢您的赞赏和分享!

过年是一道乡愁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个人对于年来说,都充满了盼望。

  在家乡农村,过年杀年猪、灌香肠、打豆腐、开卤锅……凡与年相关的习俗,一桩桩、一件件,都有着非同平常的意味。

  过年穿新衣、放爆竹、贴对联、吃肉鱼、守年夜等,都让人感到欢欣、喜悦、激动和亲情浓浓。

  过年的庆祝活动丰富多样,有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采莲船、唱皮影戏、花鼓戏等。也有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福慧双臻。

  过年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和家人一起在家乡度过新年,走亲访友,互送祝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又一年在外奔波劳碌,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循环往复。转眼间,又到回家过年时!

  那日,当我打开QQ空间,看到侄子浅阅读了我写的《岁月深处忆过年》,这篇写家乡年俗的日记所发表的评论。看后,说实在的,我这心里很不好受。他写道:“这么爱你滴故乡,能不能过年回来看哈你那久别的故乡,还有那些亲朋戚友?!也能给你写作带来灵感。”

  掐指一算,又是好多年没有回到我魂牵梦绕的老家了。虽说父母都相继离开人世,家里的老屋早已变卖,似乎是人走茶凉,无牵无挂一般,但我从来没有这样去认为。我爱我的家乡,我想念我的亲朋戚友、父老乡亲!特别是每到过年的时候,思乡情油然而生,心里却异常失落。更不孝的是,这些年里,父母的坟头我没曾去敬过一炷香,烧过一张纸,都是侄子浅在春节、清明节上灯和扫墓时,去铲除杂草,培土擦碑,烧香跪拜,行其孝道。于是我回复道:“想回,但是回不去,来年吧,来年过年一定回去!”

  腿子长在自己的身上,咋就回不去,难道自己已垂垂老矣,走不动了?真的是人走茶凉了吗,怕回去了没有人招待;还是来来去去的机票很贵,怕用钱……我自言自语地自圆其说。

  我的兄弟姐妹和一些内亲,当然还有些我在家时,与我相好的真心朋友。他们基本上都住在一个市里,相隔不远,家数又多,若是我去做客,一家只去吃一餐或一天,恐怕半个月、一个月都跑不遍。看来,人走茶凉,没人招待,这个问题不会存在。

  说到来去的路费要用钱,当然也不是理由,连这点路费都拿不出来,哄鬼都不相信。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想告诉你们,来在谋生的异地,我全家人生活得挺好,论吃,一日三餐不像原来再饿肚子,也不是租房、住地下室,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孩子们都有稳定的工作,他们都很孝道。我也是做爷爷的人了,在家闲不住,也找点力所能及事做,弄几个活钱自己花。我真的是想回家看看你们,相约去诉说,一解思念情,可就是走不动身。

  人一旦在一个地方生存下来,就会攀扯出新亲戚、新朋友。“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如每年春节,亲家们不远千里来到我家团聚,欢庆新年。一家之主,我不能不在家,逛庙会、观景点得有人陪伴。再就是,大儿子在异地的异地工作,他把我们生活的异地当成了春节要回的家,他回来看父母,也得去张罗一桌好饭,全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起过大年,短短的七天年假,我就更不能外出了。

  回不去的是时光,回不去的是心,过年是一道乡愁!这些年,每当异地除夕夜的爆竹声响起,五颜六色的焰火飘向天空时,而我却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亲人的身旁,此时的心情难以用文字表达。我只有望着家乡的方向,向自己的亲人许下祝福,然后把一份情感埋藏在心里,一份思念寄托在梦里。

  游子过年乡愁浓,这样的一份乡愁,是无法排解的。只有对故土的眷恋,才能够释怀!只有回到家乡,才能一解游子的乡愁!只有在那些熟悉的味道里,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没法团聚,大家平安就好!

回家过年

  过了元旦,日子就开始提速;匆匆,是游子们/回家的脚步。

  给父母打过电话,每天都在倒计时;数呀数,也变得很白痴。

  拥挤的,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心或许更堵。

  春节回家,赶在灶爷前;给望眼欲穿的爹娘,久违的问候!

  回家过年,让爱汇成海;聚聚散散亲情牵,欢乐的中国年。

  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象征着欢乐和幸福,吉祥与团圆。不管有没有銭,回家过年,是众人的期盼和向往。电话中父母叮嘱你回家过年。网友问你回家过年吗?同事问你回家过年吗?你我谈论的是年话,商场卖的是年货,媒体传播的是春运,有钱无钱都纷纷往家赶,回家过年便成了这一时节的主旋律。

  家,是一个人遮风避雨的港湾。回家过年,是乡音的召唤;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沃土,有养育我们的爹娘,有我们熟悉的父老乡亲,还有那丰盛可口的团年饭。回家过年,对一年老一年父母来说,这就是儿女们送给他们最好的年货,也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与期盼!家有父母的慈爱,家是的感情的驿站,有爱才有家,有家就有爱。家能让人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家是我们需要休息的地方,是我们释放心灵的地方。家是我们精神的支柱,家是温暖的巢穴,回家的感觉总能让我们有说不出的滋味。

  家是一个感情的驿站,家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家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家就是你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而房屋等物质全部可成为“庭”就这个概念来说,后者又是微不足道的补充。正确地认识这个概念,对我们的人生是大有裨益的,它让我们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只去追求“庭”而不去“家”。

  家,是什么?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有的说,家是一种文化;有的说,家是一段时光;有的说,家是一种情怀。还有人说……家,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抓心抓肝地也找不回!

  家,就是可以让我们感到温暖的地方。家,不在大,在于温馨,一个幸福的家,是能让人感觉到温暖与温馨,当你走出家门时又很留恋家,却不想离开家,那个家无疑是温馨的。夫妻间的相互牵挂,子女对父母的感恩等....幸福的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幸福的家就是当你晚归时,有人为你打开灯;当你下班后,身心疲惫的走进家时,有人为你倒一杯热茶;当你清贫时,有人和你同舟共济;当你寂寞时,有人给你带来欢乐;当你生病时,有人日夜守候在你身旁……

  回家过年,尽享浓浓的亲情,家人团聚。嘴嚼着昨日的成败,感悟着生命的珍贵和不易,畅想着明天的蓝图与美好。把幸福和温情传递给家人与朋友,把悲伤与忧愁丢弃在被敲响的新年的钟声里,开启更加美好的新航程!

  漂来荡去了又一年,

  甜酸苦辣咸;

  家里有你爱吃的年夜饭啊!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话说过年

  年年过年,又逢过年,时代在变,年味也在变。关于过年记忆,总有一些情愫漫溯在我的脑际。昔日那些遗承的过年文化,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成故事。

  我生长在农村,世代农耕,家境贫寒。小时候,每当年关临近,常常掰着手指头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就会有好吃的,诸如鸡鸭鱼肉、卤味咸蛋、汤圆糍粑、花生糖果等,平时吃不着的过年都有。尽管家里日子捉襟见肘,只要是过年,父母总要想方设法的让全家人过个热闹年。

  过年穿新衣,含送旧迎新之意。大年初一,无论男女老少,家庭条件好坏,都要穿一套新衣或选一套体面的衣服穿在身上,体现出新年新气象的气氛,也期待新的一年有一个美好心愿。

  那时过年,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放鞭炮。过年挂灯笼是为了取吉祥喜庆之意,红色代表喜庆,圆形灯笼则寓意团圆美满,“灯”与“丁”音近,意味着人丁兴旺。灯笼高高地挂在房梁上,照得满屋亮堂堂的,也增添了节日气氛。小孩打灯笼更是取一种照亮锦绣前程的美好祝愿。贴春联是一种祈福民俗,起源于桃符,后逐步成为一种民族观念的展示和人文精神的象征。有关过年放鞭炮寓意,传统旧习认为,屋外是震天的响声,以示旺气冲天。昔时在大年之前,家家户户就写好了春联,糊好了各式纸灯笼,买回“千头”、“万头”鞭炮。不像现在过年,灯笼是买的,春联是印的,鞭炮有害,禁止燃放。

  年三十的团年饭,全家围坐在一起团年,不仅是因为习俗,更因为这餐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桌上十大碗菜象征着十全十美。吃团年饭前先祭祖先,一般只在堂屋神龛上点燃烛香,烧点纸钱就可以了,然后是燃放鞭炮,越响越吉利。请祖先回家团年,意味着阖家团圆,儿孙满堂,家世兴旺。在祖先享用之后,家人再上桌吃饭。平时,大人小孩都是一人端着一碗饭,走东家串西家的,吃团年饭则是不吃完不得下席,这是规矩和禁忌。

  守岁是迎接新年的到来。人们喜欢在岁序更新的子时正中抢在周围邻居前放“头炮”,以图赢得新年的“头彩”。

  小孩盼望过年是因为过年不需再做家务事了,可以自由自在地去玩耍,大人也不敢动手去打屁股。更惬意的是,小孩跟着大人走亲戚拜年,回家时口袋里装满满的,有压岁钱,也有好吃的。回想当年,拜年礼品虽然轻微,仅一盒干茶,一筒饼子而已,但送去的是亲情;压岁钱也只是几角几块的,却充满乐趣。

  年关指农历年底。旧时欠租、负债的人必须在这时清偿债务,所以过年像过关一样,称为年关。民间传说,有个叫朱买臣的,未发迹的时候,穷困潦倒。除夕,因为欠人家的钱,煮熟的猪头被要账的提走了,悲愤之余,写了一首打油诗:人家有年我无年,煮熟猪头抵现钱。有朝一日时运转,我家天天像过年。

  说到打油诗,也让我想起商铺店家贴春联的讲究。说一家棺材店过年在大门上贴有“去岁生意萧条,今年业务更差”这样一幅春联,让人看了很舒服。而另一家棺材店因为贴了“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样的春联,触犯众怒。

  过年指从小年起直到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吃元宵。,街市上舞狮子、玩龙灯、踩高跷、划彩船等,处处锣鼓,处处花灯,人声鼎沸,盛况空前。

  客套话“年饱”之词,一般是指到别人家拜年时,主家在盛情留客时,如果不愿留下,访客往往以年饱之词来推辞,显得既有文雅又讲礼数。如今,老百姓日子好过了,过年好吃好喝,大都会有年饱的感觉。年饱之词也悄然淡出。

  年味淡化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所带来的的感觉。就说这拜年,原先是一天走一家亲戚,家家请年酒,现在开着车,一天就把该拜的亲戚走完了。再就是那铺天盖地的短信拜年。也难怪,都在家呆不了几天,等不到过完十五,就要外出上班去了。时代进步了,观念变化了,年味不是淡了,而是变了,变得好!

  从前盼过年,为的是吃顿饱饭,穿件新衣,看戏玩耍。眼下天天像在过年,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穿什么就买什么,不是打麻将就是看电视,电脑、手机一打开,就能看视频高清的地方戏……还是现在这年过得舒心,该知足了!

  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才是过年!

话说春节民俗

  民俗是古代人民追求天下太平、五谷丰稔,寄希望于天、地、人,以某种形式表达,后来渐渐成了习俗。民俗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藏着人文精神。“观风俗,知得失”,民俗根植于一定的土壤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约定俗成”的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的春节习俗正在日渐淡化、消失。猴年春节即将来临,让我们重拾“农耕民俗”之春节习俗的那些碎片。

  腊月二十四祭灶日

  据史书记载,灶神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民间供奉,灶神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也称“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的官员。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是灶王爷向玉帝禀报一家人行为的日子,故人们在这天摆上又甜又粘的供品,备上纸钱,焚香,叩首祈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贴门神

  春节信仰门神的现象,至迟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札记·曲礼》篇上便有“春祀户祭”的记载,祭门神被列为“五祀”之一。到汉代,门神有了具体的姓氏和形象,那就是古代的勇士成庆的画像,他“短衣、大裤、长剑”,颇为勇猛。唐代,门神为唐太宗李世民的两员大将秦琼、尉迟恭的画像所取代。南北朝时,门神再改为神茶、郁垒二神。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据该书称,原来,东海边上有座度朔山;山上一大桃树,枝叶繁茂,蟠曲三十里。其东北方有一鬼门,为万鬼出入之处,神荼、郁垒二神据门而守,一旦发现了危害人间的恶鬼,便用芦苇绳索捆绑起来送去喂老虎。因为鬼怕神荼、郁垒,民间便在门扉上画二位大神以驱逐鬼邪。经过天长日久的传承,这种崇拜家庭保护神的风俗便沿袭下来。后世民间,除了武将的门神外,又出现了朝服文官的门神,称为“五福临门”或“纳福迎祥”,这样,门神便由的驱鬼逐邪变成了迎祥纳福。

  春节莅临,城乡的大门上,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门神,红光耀眼,门神多以唐代尉迟恭、秦叔宝,三国时期关羽、张飞画像居多。一对对忠诚的家庭门卫,“良宵盛会喜空前”,赐予主人以吉祥、安宁的赐予!构成了春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贴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小时候在老街上看到的春联,每个商铺、每个不同的手艺人家都会贴上不一样的春联。如商铺开杂货铺贴的春联是“杂品纷陈任挑选这样那样;货源足备决不会买空卖空”。粮店贴的春联是“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布匹店贴的春联是“聚来千亩雪;纺出万机云”等等。手艺人家如做裁缝的会贴“匠心独运花样翻新人人温暖;妙手不停裁剪入时件件称心”。木匠家会贴“一把曲尺,能成方圆器;几根直线,造就栋梁材”。雕刻匠贴“六书传四海,一刻值千金”,剃头匠的春联更有意思了,“做天下头等事业;用世间顶上功夫”,这幅对联除了有些自我吹嘘,倒也贴切;但“剃头三巴掌,越打越肯长”这幅趣味对联(只能说叫俗语),是说旧时给小孩剃头后,要在脑后去拍几巴掌,这样头发才长得好,纯粹是瞎讲究。

  如何贴春联

  一副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横批大家都明白,可如何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春联的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结尾,叫“仄起平落”。按发声来区别,普通话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比如“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中,第一句结尾的“绿”字是四声,为仄声字,这句就是这幅对联的上联。

  但也有不好区分的。一些古联是用“古声”创作,其中多数字读音和普通话一样,但也有些字,现在是平声字,古代是仄声字,区分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遇到这些字结尾的春联,就要多留些心。

  如何贴春联?根据古人习俗,上联要贴在上方位,就是当你面对家门时,上联贴在你的右手方向,下联反之。至于横批,按前人习俗,最好是从右往左书写,但现在也有从左往右书写的,也已约定俗成,怎么都好,只要贴在门框上方,与上下联位置左右对比居中即可。

  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但贴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贴。一般家里的大门和主要房门,都讲究贴正“福”字,要端端正正地贴,才有“出门见福”、“福入家门”的彩头。只有房中犄角旮旯和一些存放杂物的地方,贴个倒着的福字,寓意“福气到了”。

  再就是贴春联最佳时候是在除夕下午到傍晚,也就是吃团年饭之前这段时间。贴春联、祭祖神,放鞭炮、吃年饭,这一道道程序不能颠倒。

  关门吃年饭

  “关门吃年饭”的习俗在我的家乡一直传承着,如今也渐渐离我们远去了。

  说起“关门吃年饭”,流传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玉皇大帝在年三十派铁拐李下界视察民间疾苦,铁拐李就扮成乞丐挨家挨户讨饭,看人家的饭菜丰盛与否,再来判定贫富,上天奏明玉皇大帝。如果这家富有,就在第二年给他降个小的灾难;如果这家贫穷,那么就让他发个小财,在门口给他放个元宝。

  当人们知道了以后,也开始变得聪明了,家家都关上门吃年饭,盆碗里的都吃完了才开门,以此来糊弄铁拐李。后来铁拐李发现了人们在糊弄他,也就取消了年三十的视察,但是关门吃年饭的习俗一直沿袭下来。

  初一凌晨放鞭炮

  正月初一凌晨,当旧年的钟声响过十二响,农村家家户户就争先恐后放鞭炮,霎时,村庄院落处处是“僻僻啪啪”的鞭炮声,火药浓香,烟雾绕绕。

  天亮一看,燃放的鞭炮大红纸片铺满地面,与大门的鲜红春联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

  鞭炮,也称爆竹,起源于古代人们对“年”这种猛兽的抵御。宗镇《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放鞭炮庆祝春节,更是发扬先祖遗风。

  春节的放鞭炮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民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从消防安全角度考虑出发,许多大中城市出台了“禁放令”,没有鞭炮噼叭声,自然减少了些许年味。但是在禁放年代里,并没有掩盖住人们放鞭炮的热情。从前些年开始,国家对鞭炮实行了限放,对燃放地点和时间做出了限制,但是不管怎么说,爆竹现在已经又“回归”民间了。在对待爆竹燃放方面,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既满足了人们的娱乐行为,又要尽可能的保证安全。

  春节这一古老的民俗节日在数千年的发展完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和谐稳定、自信乐观、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民族认同感的文化精神。在新旧民俗的融和中,春节可以扩大其外延,挖掘其内涵,富有更多的时代意义,让这一古老的节日铭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让古老的春节焕发出代代流传的生命力。

过年神话故事

  过春节,俗称过年,是人们重视的民间传统节日。人们过春节贴对联,横联往往写着“行夏之时”四个字。中国的农历,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又叫夏历。

  传说,夏王治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很好。可是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个朝代,世上乱起来了。天有时候旱,有时候涝,有时刮大风,有时下大雨。人有的穷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财主,有的成了奴隶。

  传说有个财主,家里雇了几个长工。一天,吃过晚饭,人们祭灶神。长工见了,便悄悄地跪在灶王爷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不要晴,黑了不要明;大小给个病,可别要了命。”不想,这话刚好被财主听到了。等长工走后,财主也跪在灶王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就暗,黑了就明;要病叫他闲时病,忙时不误做营生。”

  当时,灶王爷正在打瞌睡。没有听清楚;迷迷糊糊记得“阴、晴、雨、风、病、痛……”几个字,便牢牢记在心上。

  转眼,一年过去了,腊月二十四的晚上,各路神仙都要上天,朝见玉皇大帝,灶王爷当然也去了。他比谁去得都早,因为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财主和长工祷告的事。见过玉帝,二话没说便奏道:“玉帝陛下,小神有一事申奏,眼下人间阴阳错乱,风雨成灾,人们无法生存,应该赶快派一位大神前去治理……”

  玉帝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此话当真”?“当真不假。”于是,玉皇大帝连忙降下一道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当职,去管理民间的衣食住行。御旨一下,各位神仙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接旨。

  这时候。忽听南天门外,一声吆喝:“诸神退后,这差事我干!”抬头看时,只见是一位光头顶,胖乎乎,腆着个大肚子,眯缝着一双眼,笑哈哈的尊神——弥勒佛。这弥勒佛心胸宽,度量大,整天在南天门外观赏风景,也觉得无聊,正想给人们办点好事,便自动担当了这一重任。

  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于是,人们便遵照他的意愿,赶街买年货,在家熬糖打豆腐。弥勒佛还具体规定:二十四,扫房屋;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买鱼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烧酒;年三十,吃好的……。同时,也要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表纸钱,准备齐全。初一家家都要起五更,燃放鞭炮,穿戴整齐,相互祝贺,尽情吃喝玩乐。同时,还要走亲访友,上坟祭祖……

  这样一来,人间真的是太平无事了。玉皇大帝拨开云头,俯视人间,一片欢乐景象,心里自然高兴。

  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吵声。原来是姜太公的老婆(穷神)正在跟大肚子弥勒佛吵架。

  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穷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惹她。这穷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也让人们再破费一次吧,为你放几个炮”——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不想,这几声炮传到天宫,玉皇大帝正在那里下棋,听到炮响,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到人间察看。财神是天上主管金银财宝的神。他来到人间一看,家家户户的神龛上堆满纸钱,高兴得就忘了正事,不肯回去了。

  玉皇大帝又派仓官下凡、仓官是专管仓库粮食的神。他也看到家家户户堆满了好吃的,也不愿回南天门了。

  玉帝又派了几位神仙下凡,仍然没有回音。

  玉皇大帝的棋也下完了。他忽然想起派下去的几位神仙都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当他看到人们穿得新崭崭的;吃着鱼肉,也不下地干活,心里十分生气,便召来弥勒佛喝道:“我叫你掌管民间诸事,谁叫你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弥勒佛笑嘻嘻地说:“陛下息怒,你要我管人们的吃穿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一句话,说得玉帝闭口无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也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他们下地去干活。所以,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年年过年。

  打那以后,弥勒佛再也不能回南天门了。直到今天,在一些寺庙里,还留着他的塑像。人们说,这事不能全怪弥勒佛,他毕竟是想给人们办好事。所以,人们照常为他上香烧纸钱。

老沔阳拜年习俗

  拜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习俗,是人们相互表达新年祝福的一种方式。

  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

  叩首致礼,谓之“拜年”。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因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江汉平原家乡的拜年习俗,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然后再去给同族的长辈拜年,最后是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给邻里拜年,叫做“团拜”,可谓“远亲不如近邻”好。

  正月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分别到舅舅家、姑姑家、姨妈家去拜年。新婚夫妇到岳父母家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初三、初四,叫做“初一初二拜父母,初三初四走丈母。”

  古时拜年的方式很是讲究。如给长辈拜年时,受拜的长辈坐堂屋里,拜年者先对着神龛作揖,再跪下给受拜的长辈磕头,起身作揖问好。这期间,受拜的长辈需拱手接礼,也送上祝福的话或送上“红包”。给等辈人拜年,只要拱手问候就行了。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家乡有狮子、龙灯、采莲船挨家挨户拜年习俗。如舞龙灯拜年,玩龙灯人先进堂屋拜主人家的香火,绕堂屋一周后,再说一些吉利的祝福语,主人便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送进龙口中,称为“打发”。其场面人山人海,鞭炮声声;一片和谐,其乐融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给重要亲戚拜年,礼品则以点心、糖食、酒肉为主;给一般亲朋拜年大多是“干茶”。在江汉平原,干茶并非指茶水,泛指小食品,如柿饼、酥饼、京果、麻枣、芝麻糖之类,用纸盒或纸包装后叫干茶。也把吃麻页子、荷叶子,吃荷包蛋叫做喝“湿茶”。喜事送“打发”,也叫丢“茶钱”。新姑娘端茶的习俗,在我的家乡仍然时兴,体现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拜个早年”或“拜个晚年”之说,拜个早年也叫提前拜年,多是在年前;拜个晚年则是错过了初一到十五的拜年时间,叫做“有心不为迟”。

  过去拜年时的情景真的很令人怀念,那浓浓人情味最让人难忘。现如今,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拜年这一习俗依旧存在。倒是随着手机和电脑的广泛流行,发信息拜年已成为了一种十分便捷和流行的拜年形式,只是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的面对面的沟通,从而淡化了亲情。

人到情到的“拜跑年”

  新春里拜年,是中国民间过春节的最重要的习俗。按老风俗,初一拜父母,让人不忘生命的源头,体现自身的存在。接着拜家门户族,左邻右舍乡亲。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大年初一会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吃过早饭,就逐家拜,从上湾拜到下湾,前湾拜到后湾,回来时,口袋里装的都是糖果、瓜子、花生等,如果是给本族的前辈拜年,还少不了有压岁钱。图的是吉利、开心,安乐祥和!

  老家除了同其它地方“拜年”一样的礼性外,还有一种叫做“拜跑年”的活动。“拜跑年”,顾名思义,就是“跑起来拜年”,但区别于竞技项目的短跑或长跑。即在初一的早晨,以各宗族房头为单位,喜气洋洋地去走一遍,空着手给本湾家家户户的长辈或者等辈来拜年。“出门即是客,况已渡湖遥。”当然毕竟不是远客。“拜跑年”,主妇也必须守在屋里,装干茶、递湿茶,来招待上门拜年的客人。

  乡下以宗族房头“拜跑年”,一般有一位本族德高望重的领头结帮成队,由此人来决定“跑”的路线,以免发生“撞车”现象。“拜跑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送拜年的礼品,谓之“人到人情到”。这些人在人情中空手而来拜年的乡亲,有时也会显得尴尬,对主妇道一句:“牵衣兜”,即双手拿不下,牵开衣服的下摆去兜,双方心神领会,只是一笑了之,其乐融融。但给至亲“拜跑年”,一般带有礼品,或留下来吃饭,或来日请年客时喝酒。

  受拜者无论是长辈还是同辈,见有一大队人马的到来,只是拱手一揖,互送恭贺:“新年好”!“恭喜发财”!主人也不招待客人喝酒。大家仅是站一会或坐一会,抽烟、喝干茶。所谓喝干茶,就是把自家做的麻页子、荷页子,买的京果、麻枣等食品放在方桌上,供来客品尝。俗话说:年饱年饱!客人推辞时,主人则带客人念念屋里屋外贴的春联,看看画页,谈谈收成,叙叙家常。寒暄几句后,客人立马去赶下一家,显得很匆忙,大多是连干茶都没有时间去喝。

  初一拜年,尽管好话说。热闹的场面,一队队,一群群,来来往往,十分开心。“拜跑年”,跑出的是一种喜庆友好氛围,一种联络感情景象。如平常有隔阂的乡亲,通过这“拜跑年”,过去的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

  “拜跑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仪式,就是“烧清香”。每年初一,湾子里如有上年老了人的家属,大家出钱买来祭品,都要在其台阶前去祭奠,点香、烧纸、放鞭炮,以表达对已故乡亲的虔诚与敬畏。这祭品不能拿进逝者家属屋里去,要放在门外,祭拜完后,再进屋去给主人“拜跑年”。如当年闰月,可免烧清香。

  拜年的风俗体现的是亲情,是长幼尊卑,是传统。如果说春节是一首诗,那么,“拜跑年”则是这首诗的魂!在我的记忆深处,最有意义、最令人向往的还是儿时“拜跑年”热闹的场景!

  灶神成为一家之主始于汉以后,由掌饮食,进而掌握人们的寿天祸福。人们祭灶,一方面是想通过这一祭祀活动得到幸福,另一方面也是怕灶神给他们带来灾难。

  腊月二十四祭灶神

  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抢;过小年、烧疏文,送灶神、升天堂。

  请一帧、灶王像,不说买、记心上;换新像、贴厨房,点蜡台、三炷香。

  夜祭灶、辞灶王,女不祭、限男将;摆供品、奉饴糖。跪送时、礼周祥。

  神不大、权不小,粘您嘴、美味飨;您老对、他老讲,言好事,嘘端详。

  见玉皇、作禀报,善与恶、有规章;善延年、恶减寿,天理行,人心向。

  年三十、接灶王,求福佑、降吉祥;一家主、回咱家,过大年、岁兴旺。

  司命爷、玉皇封,送灶神、风俗长;能监督、有约束,供灶神、保安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