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洋姜》《慈菇》《醋鸡》《黄花菜》《鲫鱼汤》《烧玉米》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思乡远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继续免费查看本平台历史消息了。谢谢您的赞赏和分享!

甜甜的洋姜

  吃腌洋姜,作为我来说,是一种久远的记忆了。

  以前,每到秋冬的时候,母亲都会做很多的腌菜,以备青黄不接蔬菜淡季时节全家有菜吃。把菜园里扯来的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洗净切片、切丝、切丁;把房前屋后栽的洋姜挖回来,晒阳干后,去掉泥土,清洗干净,切成片;把辣旮菜砍回来,挑到河里洗干净,然后一蔸蔸摆在帘子上去晒,再切细;把收来的黄豆煮熟,发酶且晒干……用盐、辣酱等调料去腌制,这些就是老沔阳腌菜中的当家菜——腌萝卜、腌洋姜、腌盐菜、腌豆豉了。那时候秋冬季节,庄户人家的坛坛罐罐里都腌满了各种腌菜,但我最喜欢吃的是那甜甜的腌洋姜。

  洋姜,与“洋气”没有丝毫关系。洋姜学名菊芋,又叫菊姜、鬼子姜,是一种可食用的根茎类蔬菜。由于口感较差,炒着吃会有一股“苘缸(苦涩)”味,多用来腌制咸菜。它具有清热凉血、消肿的功效,对热病、肠热出血、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关于洋姜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说有个叫刘明的小伙子偶得一块人心,在水里洗了一下后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于是两人结了婚。

  而他心如蛇蝎的嫂子却以为那姑娘是个妖怪,于是打碎了盛放那个心的碗,又觉得不解气,就把那人心剁成碎块,埋到了房后的井台上。

  姑娘托梦给刘明,说是她已幻化成“鬼子姜”,每年开出黄花的时候在井台上与他相会。刘明到井台上果然见密密麻麻的鬼子姜,于是每年都到井台与妻子相会,抱头痛哭,而且每年收获鬼子姜时,总不肯挖完,让它生根发芽,盼的是和妻子重逢相会。

  洋姜是很贱的植物。无需施肥,不要除草,随意把洋姜秧栽到那阴暗潮湿处,它都能茁壮地成长,直至长出一片摇晃的葱茏。洋姜,几尺高的茎秆,卵圆形的叶子,叶面粗糙,叶背有柔毛。夏天,浅黄色的花瓣稀稀拉拉地点缀在枝叶上,称不上娇艳,说不上美丽,默默无闻,甚至有些卑微,但风味独特,给人增添一份厚实的温暖。微风吹动洋姜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秋天里,洋姜叶变黄了,秋风吹过,叶子一片一片掉了下来。

  逢春腆出头,群蕊笑寒秋。其实洋姜不需栽培它也会自然地长出来。我家屋后的树林里,也长有野生的洋姜,只要先一年在挖洋姜,不一窝窝的去捡干净,第二年春回大地时,准又是一轮绿叶新芽,烂砖破瓦缝里也能生长。一场春雨过后,野生的洋姜芴蓬蓬勃勃,恣肆着生命的旺盛,嫩绿的洋姜叶还可以当作猪饲料。也记不清那野生的洋姜,到底在我家屋后疯长了多少年?

  多少年过去了,我也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老屋。有一次我回老家时,看到我家的宅基地修成了乡村公路,老屋的周围不再有洋姜。也不知洋姜是什么时候起身,随着那些清贫而艰难的日子,悄然远去。从此不再回来!

  不回来的其实不只有洋姜。还有老屋的周围,早晨跳跃在树上叫喳喳的小鸟,晚上村庄那袅袅的炊烟,儿时的那些小伙伴也不知飘散何方?只留下年迈的老人和刚上幼儿园的孩童……昔日疯长的洋姜芴,却变成了疯长的草。走近寂静的村庄,凄凉迎面而来。

  让我有些惆怅的是,土地的征用,听说如今乡下人也很难见到洋姜,吃到洋姜了。想起洋姜,但我心中的它,却依然清晰而温馨。

  回忆起儿时,在那天寒地冻飘雪的日子,母亲会从腌菜坛子里抓出一小碗洋姜,锅里浇上一汤匙黑黑的棉油,放二根切好的蒜苗去炒,还没等炒好,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抓一块塞进嘴里。香香的、甜甜的、脆脆的,味道好极啦!腌好的洋姜表面已变得黑亮,肉也由白转向透明的浅黄。那年代喝粥多,吃洋姜是很好的佐餐小菜。也记不清多少次从学校回家吃午饭的时候,我用手抓着那些粘粘的洋姜,吃一块,走一截,那条午间上学路,甜甜如蜂蜜,脆脆如童声。就是这其貌不扬土里土气的东西,陪伴着我度过了那漫长而艰难的岁月!洋姜,是我清苦童年里的甜心。

  不知不觉中,霜降渐渐退去,立冬悄然登场。这不,前几天,我在菜场看到有人卖洋姜,虽然价格不菲,每斤高达5元,但还是一抢而空,可见喜欢这东西的不只我一个。于是,我也买了几斤没有腌制的洋姜回来,先不洗泥,带土铺在通风但晒不到太阳的地方,自然风干到洋姜水分蒸发,皮发皱后,剪去洋姜两头的须,然后洗净,今天正准备去腌,可我不会呀!于是上网去查百度:其腌制的方法大致为:晾过的洋姜与盐,糖,少量花椒,加适量清水,装入养水坛子里,腌渍一星期即可食用。如腌制时间过长,洋姜会发黑。

  闻到这腌洋姜的浓香,禁不住想起勤劳慈祥的母亲,还有那远逝的童年欢乐。母亲腌制的那甜甜的洋姜,将永远留在我深深的记忆里。

三伏潭黄花菜

  家乡三伏潭镇位于仙桃市西北部,南滨排湖,北依汉水,属平原河湖湿地。其地域土质、光照、雨量、温度等自然条件独特,适宜黄花菜的生长。三伏潭黄花菜以其花蕾硕长,瓣宽肉厚,糖分充足,色泽黄亮,个头整齐,味道鲜美而名扬省内外市场。

  黄花菜是我家乡的主要土特产,属干货类之首。对于黄花菜,我是再熟悉不过了。那时,生产队的零星田块、沟埂渠边到处都栽种有黄花菜。夏秋时节,酷热的阳光下,一株株黄花菜向着太阳,一行行如针似棒的成熟的苞蕾,香气四溢,芬芳扑鼻。蜻蜓立于苞尖,蝴蝶、蜜蜂飞舞在田间;远处蝉鸣鸟啾,热浪相随,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浮云,乡村一片野趣盎然。

  黄花菜叶片狭长而光亮,似兰草,花开状如漏斗,微卷,花瓣肥厚,色泽金黄,可观赏,又能蔬食。采撷黄花菜,最好是在含苞欲放时,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是采摘黄花菜的季节。黄花菜花蕾在开放前采收,经蒸制后晒干,即为黄花菜。

  黄花菜是民间对萱草的俗称,又名金针菜(菇)。引用相关传说:金针菜是在秦末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攻下陈州建都称王时,在兵荒马乱中,生机盎然的黄花菜被践踏得不成样子。当地有个名叫金针的姑娘,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痛惜,于是就对其精心管理栽培,结果这些黄花菜起死回生,棵棵长得亭亭玉立,开满迷人的鲜花。人们为纪念金针姑娘,便将黄花菜改名为金针菜。

  黄花菜作为菜食的佐料,虽说只是在烹调时去掺上几根,但深受当地人的喜爱。黄花菜色彩艳丽的花可供人观赏,也是百花中唯一能食用的花卉。用黄花菜烧肉、煨鸡汤、炖鸭汤、炒鸡蛋豆腐,其味鲜美,独具风味。也是产妇用鸡汤、猪蹄汤,鲫鱼汤掺几根黄花菜去催乳的必备食品。故黄花菜成为了母亲的代名词,盛开的黄花是中国的母亲花。黄花根(蔸子)须发达,肥胖的根须囊有药用的功效,如小孩麻疹煎水排毒等。枯叶可搓绳子,打葽子,缠粽子,也可以作扯秧时系秧把用,连盖茅草房、编织草蓑衣也用到它。

  黄花菜是多年生作物,我地大多是采用分株移栽和切蔸繁殖。三伏潭镇栽培黄花菜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供销社生资部门从湖南祁东、益阳等地买回黄花蔸,分给生产队小面积去栽种,可算得上是试验田了。后来,在每年的春季采取老蔸分切种植,大面积去循环发展,全镇没有哪个生产队是不种这黄花菜的,有的农户在自家菜园也种有黄花菜。

  栽植黄花菜如同栽棉花营养钵简单。施足底肥,整好大田,分出厢来,锹挖洞穴,培土浇水,黄花菜就可以成活。切蔸分栽时,要清除主根上的黑蒂和腐朽根系,剪掉根瘤即可。生长中的黄花菜田间管理,对比种棉花要省事得多,不像棉田要经常喷药去治病虫害。冬天来临,将黄花菜茎叶割净,培蔸追肥,中耕翻土。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黄花菜也能生长出嫩黄的休眠芽来,一场雪雨过后,如同出土的麦苗一片翠绿。为来年黄花菜根壮苗粗打下基础。

  到八十年代,各生产队大田成片扩展,一度形成规模,成为了仙桃地区,乃至周边县市种植黄花菜主要产区。三伏潭黄花菜色泽金黄,干黄花泡开后,菜条肥厚,吃起来筋脆,口味醇美。人们喜爱黄花菜的妩媚,馥郁芬芳,但更注重黄花菜丰富的营养价值,也就是当地人把它叫做的“发物”。仙桃名优土特产中,三伏潭黄花菜能与沔城的藕、红庙的萝卜等菜蔬媲美。三伏潭黄花菜是一方好水土所形成的地方特产。

  大集体时,生产队的大人小孩谁都摘过黄花菜。三伏天是黄花菜采摘的农忙时节,不管晴雨天,每天的下午两点开始,田亩多、人手少的要一直摘到下午五多点。每当想起摘黄花菜,我就犯怵,烈日炎炎,抹个衣兜,顶条毛巾,戴草帽、斗笠又看不见黄花菜,时常会摘漏掉。钻进没过头的黄花林里,密不透风,人像掉进甑锅似的,额壳上汗流得眼睛都睁不开,上衣汗湿得可拧下水来。头仰手扬,颈痛手麻。抹在前腰的衣兜装有黄花菜后,既沉重又占空间,也怕压坏衣兜里装的黄花菜,外加枝秆下的老叶拌脚。所以,人行走在黄花地里,担心绊断黄花菜的茎秆,很不方便,不小心踏入田沟葳脚,有时也会摔跤。

  摘黄花菜,要选择花蕾纵沟明显,颜色黄绿,紧实饱满,含苞待放黄花菜的去摘,花蕾没到应有程度而摘下,采摘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产量和质量。采摘花蕾时,一手擎着枝梗,一手去掐断花蒂,这样才不会损伤幼蕾和花苔。摘一趟上头,把衣兜里采下的黄花菜花蕾,倒给用箩筐收去蒸黄花菜的社员。

  黄花菜的加工我地用的是蒸煮法,柴火灶大铁锅。先将采摘来的花蕾装筛,然后一筛筛地放进热水锅一层层方屉里,去蒸至半熟出锅,凉摊冷却后即可摆晒在芦苇帘子上。天气晴朗时,二三天可晒枯成干黄花菜。优质黄花菜的颜色是黄中带褐黑色,甘甜清香,无浓酸味。如碰雨天,蒸过的黄花菜会长毛霉烂。那时,生产队多是分给了各家各户当菜食。困苦的年月,家里桌子上,隔三差五的总有那一大钵子水煮盐焖的黄花菜,吃起来比掺有鸡鸭鱼肉的黄花菜,味道肯定是差多了。湿黄花菜吃在嘴里软绵绵的,总有一股酸味,人们往往用谷草来比喻这黄花菜。

  计划经济时期,生产队种黄花菜是当地供销社统一收购,三伏潭镇供销联社下属的分社收购点有毛场、雷场、要兴场、封口头、夏市、红杨树、朱场和三伏潭收购门市部等。然后上调到县里,作为商品黄花菜再上调到省里。

  后来,少数生产队觉得这黄花菜,都是由供销社统一收购,卖给了外地。逢雨天,就把刚采摘的新鲜黄花菜堆起,覆盖上塑料薄膜,碗装硫磺点燃去熏蒸,以防霉烂,天晴后再拿出来晒干。硫磺熏制的黄花菜含有毒物质,食用了会出现急性中毒现象。

  每天上午,负责蒸制黄花菜的社员,一般是一到二人,待黄花地露水干后,把先一天社员们摘漏掉已开花的黄花菜摘回来,用开水焯一下去晒干。开了的黄花菜是卖不上价钱的,攒到年底分给社员食用。

  炒黄花菜,先用凉水泡开,掐去蒂把后撕开,切成小段即可备用。家乡的十碗宴席,少不了有一碗黄花菜炒肉。

  三伏潭人的我,前二十年在家时,在社办企业跑过业务,当外地的朋友问我:“你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我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黄花菜”,顿时会觉得很是体面。现在,人居他乡,看见异地的特产,也时常会想起家乡风物之黄花菜来,想起黄花菜盛开的火热季节......此时,会深情地寄思着生我养我的家乡!

  记忆中,改革开放后,黄花菜地分给了社员,家家栽培黄花菜。也有人跑起了小生意。他们忙完田活,穿乡串村,收购黄花菜下汉口去批发。这些生意人中,有合伙的,也有单干的。麻袋装满干黄花菜,板车拉到国道旁,拦一辆到汉口的空车顺带,减少运输费。货到集家嘴码头,就有接货的老板一秤购买。他们把一张张崭新的钞票带回,再去收黄花菜,一趟又一趟。就这样滚雪球,本钱大了,收的货也多了,就直接雇车运黄花菜去打通九江、上海等地市场。凭着聪明的头脑,这帮人实实的先富了起来。

  黄花菜作为特种经济作物,具有栽培简单、不需要每年都种、田间管理劳作时间短、耐干旱、不择劳动力、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比种植棉花投入要少,极具经济效益。

  近些年,三伏潭镇黄花菜种植面积大大萎缩,粮棉涨价,人们挖掉了黄花菜,改种粮种棉花。原因是黄花菜当年种植不能受益,且采摘费工时,再则,传统的加工方法,遇天气不好烂掉的也多。

  家乡的黄花菜凉了!如何扩大三伏潭镇黄花菜种植面积,挖掘三伏潭镇黄花菜的品牌价值,笔者认为:主要靠政府去正确引导,使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愿家乡“昨日黄花”又一次绽放在家乡的大地,万亩沃野黄花香。

美味鲫鱼汤

  仙桃市境内河湖密布,水系发达。水产品淡水鱼类中以汉江等河湖的野鱼为上,鱼塘养殖的鱼为大众化的水产食品。其鱼类主要有:草鱼、鲫鱼、鲤鱼、鳊鱼、青鱼、黑鱼、鲢鱼、黄古鱼等。在这些鱼类中,仙桃人餐桌上最常见的是鲫鱼;最常吃的是煎鲫鱼、豆瓣鲫鱼、鸡蛋鲫鱼清炖、油炸小鲫鱼、鲫鱼火锅;最喜欢喝的是鲫鱼汤。“鱼头肉尾”比如我,比别人还要“好吃”,从小就爱吮鲫鱼头,说是吃了脑袋瓜子会变得聪明。

  鲫鱼,也叫“喜土鱼”(性喜偎土)具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通脉下乳、利水消肿等功效。鲫鱼的营养特点是营养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吃起来既鲜嫩又不肥腻,还有点甜丝丝的感觉。

  产妇食用鲫鱼,不仅可以增加营养,还能有效地催足乳水。所以,当地有看望产妇送鲫鱼的习俗,尤其是送野鲫鱼最为敬。催奶当然还有猪蹄汤。

  鲫鱼杂食,以水生植物为主,也喜吃小鱼、小虾、小螺和昆虫,喜欢群居。鲫鱼分为野生和养殖,现在市面上已经看不见野生的鲫鱼,养殖的鲫鱼饲养既方便,生长快。一般生活在水底。

  野鲫鱼鱼鳞颜色为青褐色,体型较长,腹部较窄,眼睛是青黑色的,野鲫鱼肚肠少,迟开里面比较干净,野鲫鱼吃的是天然的植物类,消化系统简单,肠胃干净腮中无泥沙。

  养殖鲫鱼鱼鳞颜色显出亮白,体型较短,腹部较宽,眼睛有红斑。养殖鲫鱼的肚肠多,里面有些脏。养殖鲫鱼吃的是饲料,属于杂食,无法完全消化。另外,因为鱼塘水浅、水质等关系,养殖鲫鱼的腮中就经常能看见泥沙。

  鲫鱼适宜在冬天吃,因为此时最为肥美,而春、秋二季鲫鱼因产卵繁殖,体瘦而味淡。冬天里,烧一碗萝卜丝煎小鲫鱼,鱼和萝卜会冻住,那“鱼冻子”的蒜味鲜浓,萝卜甜酸,又可口、又下饭。

  仙桃的鲫鱼汤常见的有清汤鲫鱼、萝卜鲫鱼汤、莴笋鲫鱼汤、黄瓜鲫鱼汤、豆腐鲫鱼汤、黄花菜鲫鱼汤、金针菇鲫鱼汤、笋衣鲫鱼汤、豌豆粉鲫鱼汤、酸菜鲫鱼汤………太多了,说不完,总之,我把它叫美味鲫鱼汤。

  青菜萝卜保平安、秋冬萝卜赛人参。我爱用白萝卜与鲫鱼同炖;豆腐鲫鱼汤营养丰富,做起来也不复杂,我也喜欢…….如果说萝卜鲫鱼汤是我的“命”的话,有了豆腐鲫鱼汤,我是连命都不要了!

三伏潭醋鸡

  “鸡呀鸡,你莫怪,你是阳世一碗菜”。千百年来,鸡肉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乡村人家养的鸡,下蛋来换回油盐钱,平时谁舍得杀鸡吃鸡肉,只有逢年过节和婚丧大事,招待宾朋才能偶尔吃一次鸡肉。

  那时候,家家户户散养有几只、十几只鸡,但以生蛋鸡居多。春、秋季节里如鸡得了瘟疫死了,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才舍得把它吃掉。在民间,“鸡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禽类疾病的通称。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遇上村子里鸡瘟严重时,有的家养的鸡死的“倒笼”,实在可惜。

  鸡瘟传染性极快。容易得鸡瘟的鸡多是些新鸡,其免疫能力较差;长到几年的鸡,多少有些抵抗力,鸡瘟来时,死亡相应要少些。

  鸡瘟病死的鸡,多半在夜里死在鸡笼里,第二天发现时鸡都发硬了。人们把死鸡脱毛,去头、去内脏,腌制一、二个时辰,再拿到锅里用水去煮,病死鸡下锅煮半天还煮不烂,只能到七层熟捞起来再加工。吃病死的鸡,不是说那时的人们有多么的“好吃”。鸡瘟说白了,也就是“禽流感”,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去吃这些病死的鸡呢,除了一年里“开荤”少外,另一方面就是人们普遍的认为,死鸡在加工制作时,经过了烟火的烧煮,会杀除病菌,不会传染人和生病,如急、慢性痢疾等。

  “鸡八块”,说的是一只鸡只能砍有八块。把煮好的死鸡砍块后,放在烧热的油锅里爆炒,滴几点白酒,放些辣沫,加五香粉,大蒜,加少许水直至完全焖烂,最后多淋些陈醋,“酸黄瓜要醋来腌”,醋不怕多,鸡块又酸又辣。人们知道,醋除了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外,还可以增强消化,于是就有了“醋鸡”。

  那时乡村人家养的都是些土鸡,土鸡要一年才能长大,而“洋鸡”(也叫tai鸡)只需三个多月。过去养鸡,都是散养,很少圈养的。要说起这土鸡和“洋鸡”的区别:土鸡肉鲜嫩,而且味香,土鸡蛋不仅卖的价钱高,而且营养价值也高,味道清淡,香味清纯;相比之下“洋鸡”肉和蛋就差多了。

  我生长在农村,也可以这样去说,是吃土鸡蛋长大的,过年过节都少不了有蛋吃;糖心蛋、毛壳蛋、炒鸡蛋、煎鸡蛋、蛋炒饭、蛋粑、咸蛋、蛋汤…..都吃过。父母养了我们姊妹八个,也喂养着一群鸡。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在每年的团年饭上,最抢眼的一道菜——母亲醋的土鸡。

  乡下人一般喂一二只“线鸡”过年,小时候不懂事的我,只知道这醋鸡好吃,不知道生活的艰难,父母的辛劳。父亲总是说他不喜欢吃这醋鸡,他喜欢自己的一群儿女,也喜欢家里喂的这一群鸡。大年三十,每当他喝几口酒后眼角会流泪,会伤感,会去愁明年的日子。当时,我不解其意,也不愿多去想。但我确实知道,父亲的心中,装着全家人也无法解开的秘密,承担着全家人生活的重担。

  几十年过去了,家乡醋鸡那浓厚香醇的味道,在我的心中,却有一方净土,一直散养着我儿时的回忆。

  三伏潭醋鸡是当地的一绝,即使是在那大集体时缺少柴米油盐的日子,农村里的酒席上也少不了要有一碗醋鸡的。当人们过上富裕生活后,再也没有人去吃死鸡了,兽医防疫,鸡瘟也没有了;粮食多了,养鸡多了,吃醋鸡也再不是是普通人的奢侈品,今日的农村,逢年过节家家开卤锅:猪肉、猪蹄、头皮、回肠、豆制品、海带、藕、鸡一锅卤。在这些佳肴中,当然还是那碗香醋鸡了。

  在人们吃腻了这些肥厚的品种时,又想起了野味,如野兔,野鸡、斑鸽等等。家里懒得做,就往酸醋馆子里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伏潭醋鸡较出名的酸醋馆有新龙街的旅游餐馆、浏阳餐馆、燕山餐馆,夏市杨师傅餐馆,毛场的江万和餐馆等,醋鸡所用材料都是地道的土鸡。

  土鸡又叫家鸡、草鸡,就是本地鸡。公鸡冠大而红,母鸡鸡冠极小。鸡肉、鸡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普遍散养。土鸡在土中产蛋繁衍,在土中恋爱苍老,土鸡带给农民的是“银行”。

  醋鸡,是三伏潭乡镇人民自制腊味中的美味。由于制作精细,辅以多种调料,因食用时具有浓郁的香醋味,故称“醋鸡”,也称“醋辣鸡”,吃起来“酸激打”、“辣豁打”。三伏潭醋鸡还具有皮肉脆嫩,色红味油而不腻的特点,是年节待客的美味。

  卤锅中的佐料有五香粉、大奎、桂皮、八角、食盐、酱油等,开卤锅时,一般把这些佐料用纱布包着,放在锅里。三伏潭醋鸡,当然少不了鸡和醋了,醋鸡时首先是选好鸡:鸡分当年生长的鸡、第二年鸡,选用当年鸡相对要嫩一些;醋选陈醋或白醋较好。醋鸡具体做法大致为:

  首先将鸡洗净,整只鸡放在卤锅至六七成热时,取出鸡,砍成块,再拿到油锅里去烩、去拌佐料:有生姜、辣椒、酱酒,把鸡块翻炒;接着加定量的料酒、也可以加味精、鸡精、胡椒粉,加水盖上锅盖焖至水干,最后放蒜苗和醋。这时,香喷喷酸辣开胃的三伏潭醋鸡就可以出锅了。

  三伏潭镇虽距市区较远,然乡野文化极其深厚,在没有建镇之前,这里曾是一行政村,而今的三伏潭镇繁华热闹,厚积薄发。这里也是汉宜高铁仙桃西站所在地,三伏潭醋鸡是仙桃的名吃,城里城外,乡里乡下,无人不知晓三伏潭醋鸡之美名。当地甚至有了这样一句顺口溜:三伏潭的醋鸡范关的酒,神仙闻香不想走。

  一生的吃过许多方法烹饪的鸡:烧鸡、拔鸡,大盘鸡……..回味起来,还是家乡三伏潭的醋鸡最有风味。

慈 菇

  慈菇,在江汉平原栽种历史悠久,也是仙桃的传统土特产品。慈菇,又可写作慈姑、茨菰。慈菇的别名也很多,如有叫芽菇、剪刀草、燕尾草、白地栗等,这是因其形状而得名。而仙桃地域的人们则习惯称之为“慈果”。

  慈菇,为多年生草本科。仙桃地域所栽培的品种多为黄白慈菇。一般是在农历三月育苗,四月移栽到大田。慈菇是一种比较“泼辣”的植物,栽下去后易于管理,只要前期有水,不管水深水浅,都可以生长。农历的五六月,是农作物旺长的季节,慈菇长出一片片似箭形的茂密叶子,翠绿发光。慈菇植株比较高大,株高常达一米左右,生须根。六七月慈菇田里开出一朵朵小花,雌雄同株异花。它的花多为白色,也有黄色,花色并不是很鲜艳,但也耐看。扬花过后,须根的末端开始长出慈菇。慈菇一根多者有十几个,大者如杏,小者如粟。近些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晚水种植的特色。

  慈菇的生长环境和状态应该跟茡荠很相像。在陆地上各种水面的浅水区均能生长,但要求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较背风的环境下生长,要求土壤肥沃,但土层不太深的粘土上生长。风、雨易造成叶茎析断,生长受阻。

  《本草纲目》记载:“慈菇,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文字十分形象地描述了慈菇的生长特性。有关慈菇的由来,民间有这样的传说:

  远古时期,人们居住在沼泽之地。东海老龙王打个喷嚏,岸上就要掀起一阵风浪。造成黎民百姓的田就会被淹,庄稼颗粒无收饿死人。

  这事被南海观世音菩萨知道了,就派了一位仙子下凡,解救黎民疾苦。这位仙女长得俊秀端庄,慈眉善目,大家都叫她“慈姑”。

  慈姑望着农田被淹,白茫茫一片,老百姓都在挨饿。她就到处找食物,终于让她找到一种野生的水生植物,这种植物不怕水淹,它的根上长了许多像圆球一样的肉疙瘩,可以充饥,又很有营养。

  慈姑从遥远的地方把这种水生植物带到灾荒之地,由于路途太远,她怕这种植物干死,一路上就用自己的泪水来滋润它。带来以后,又教大家如何去种植。于是,家家就栽培这种水生植物当粮食充饥,乡亲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慈菇默默地生长了多少年,大家都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因为它是慈姑千里迢迢找来的,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植物叫作“慈姑”。又因为慈姑当年曾经用眼泪滋润过它,所以“慈姑”的味道总有点儿苦涩。

  “慈姑”属草本植物,也就有人把它写成“慈菇”、“茨菰”了。

  二十四节气中“小雪”过后,慈菇田里,还渍有浅浅的一瓜面水,慈菇叶子已经完全枯萎,有点像深秋里残败的荷叶。慈菇叶子枯黄,标志着慈菇完全成熟,正等待着人们去收获。残败的慈菇叶姿态万千,也让人充满遐想和回味。

  眼下正是慈菇的收获季节。收获慈菇的方法,农民主要还是用锹去挖。把田里的水放干,顺着枯茎残叶的旁边下锹,不要直接照它的根部下锹,否则会挖伤慈菇。人们赤脚卷裤,像挖藕一样,把长在稀泥里的慈菇一锹锹地挖出来,男的在挖,女的往篮子里一个个地捡,然后洗净。如对慈菇的田间管理适宜,慈菇亩产一般在千斤以上。

  大集体年代,家里人多劳少,生产队分配的粮食不够吃,天天是萝卜红薯的,为了换换口味,我在生产队挖过慈菇的田里去捡慈菇。所谓捡慈菇,就是用锹再去挖第二遍,捡剩下的。因为慈菇田属生产队集体的,社员们挖慈菇时没有捡干净的,第二年还可以长出慈菇苗去移栽,队长是不会让孩子们再去挖的。多半是趁生产队开大会、中午社员放工吃饭等机会去“打游击”,队长赶来了就跑。

  把捡来的慈菇切成薄片,放锅里爆炒后,加水煮熟,再放些糖,慈菇如玉,汤如乳汁。盛到碗里时,慈菇粉而不酥,清汤苦中带甜。每当此时,我们定会喝得碗底朝天,光的都能吃几碗,吃在口里慈菇尖嘴子也舍不得吐掉。好多年过去了,至今还回味着儿时的口福。

  生产队把挖出来的慈菇用湿沙埋在队屋里,春节前按工分多劳多得分给社员,也留一部分隔年做种。过年吃慈菇,有多子多福之意。慈菇烧肉、猪肉慈菇汤,那年代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才有。

  慈菇内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铁、钙、锌、磷等多种微量元素。中医认为慈姑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

  慈菇看它像芋头,但吃起来却像板栗。传说中的“如意”这道菜,就是极平常的慈菇烧肉,其做法大致为:

  材料:慈菇、五花肉、冰糖、姜蒜、老抽、盐、胡椒粉、葱花。

  步骤:

  1.慈菇去皮洗净捞出沥水,五花肉切块备用。

  2.热锅下油,油热后下五花肉煎至出油且四周金黄后下姜蒜末炒香。

  3.加入辗碎的冰糖末炒至上色,调少许老抽炒匀。

  4.加开水,水要完全没过五花肉还稍多一点,盖上锅盖小火烧开至肉焖烂。

  5.下入处理好的慈菇,烧到慈菇熟烂后调入盐调味,撒少许胡椒粉,收汁后撒上葱花即可。

  又逢慈菇收获时……

烧玉米

  大集体年代,农村里的孩子个个都能干,烧火、喂猪、洗衣服…..大人不在家时,不要吩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记起小时候自己在家烧火时,肚子饿了,就烧几个玉米垫一垫。那香喷喷、带有几许柴火的气味的烧玉米,咬一口,软软的甜香……儿时掰玉米、烧玉米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玉米,老家多叫苞谷、玉苞。一般是在暑假里,才到吃玉米的季节。自留地里,圆鼓鼓的玉米,挂满了红红绿绿的玉米须,掰几个饱满的玉米回来,剐去玉米叶子,等到烧火做饭的时候,用火叉(铁制、木把的烧火工具)的二个铁尖子叉起来,直接放进灶里烧,不多时,便能闻到扑鼻的焦香,玉米逐渐变成黑色,就烧熟了。烧熟的玉米焦黄焦黄的颜色,轻轻地吹打,除去外面的一层草木灰,咬上一口,脆脆甜甜的,一口可以啃上好几路。闲着没事时或带到学校里去吃,也可以把玉米一粒粒剥下来,剥上一把后往嘴里塞,边吃边掰。每每吃完烧玉米,嘴巴上是一圈黑灰。

  不过,玉米大多是煮着吃,当然也可以用铝锅去蒸熟。

  烧玉米有时会发出“炸”的声音,可能是老玉米,烧玉米选择半老不嫩的最好。烧玉米时要细心耐烦,火大了,玉米会烧糊,里面也没有熟透;火小了,锅里煮的饭菜烧不熟,是以烧火为主的。烧玉米一般是埋在边烧火的火灰里比较好,过一会把火叉翻动一下,以便灶里的玉米受热均匀。

  “辛苦弄得快活吃。”那时候,农村的孩子都会想办法来填饱肚子。放牛时,在邻近的生产队田里,趁“管湖佬”不注意,钻进田里“偷”掰几个玉米。捡些干杂草来,在垸子里点起一把野火,用树枝叉起玉米烧着吃,吃完后,把火灰扔进河里,还不留痕迹的。

  想起来,那时的孩子们也很有集体主义观念,就是不去掰自己生产队田里的玉米。

  小时候的记忆那么清晰,就好像昨天刚发生的。回味烧玉米,那特有的甜香依然如旧!

  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共设置的仙桃市

  1949年5月设置,为县辖市,由沔阳县仙桃镇析置,下辖5街(好义街、竹货街、解放街、小河街、油榨湾街)1自然村(菜园村),面积13平方公里;1950年7月裁撤,改置为仙桃镇。

  第二个仙桃市的诞生

  1985年8月5日,县委、县政府再次请示,要求改报成立“沔州市”。因外省有与沔阳、沔州同音的地名,且“沔”字为极易写错的生僻字,省政府便以沔阳县治仙桃为名向国务院呈报成立仙桃市。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沔阳县,建立仙桃市。同年10月,仙桃市正式挂牌成立。

  1994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复,仙桃市改为省直管市,享受副地级待遇。

  从此,“沔阳”竞拔去老根,彻底消失!所说虽是闲话.确实痛惜殊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