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梦在远方的家乡》《明月寄乡愁》《明月映汉江》《又到花好月圆时》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思乡远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继续免费查看本平台历史消息了。谢谢您的赞赏和分享!

明月寄乡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人常以月思乡,抒发自己的思乡怀远之情。中秋节,一轮明月如玉盘高高挂在广袤的天穹,月色铺满大地,点点星光,朦胧又迷幻。远离故土的人,此时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心境的升腾,思绪的飞腾,,如夜色中疾行的孤雁,飞往那遥远的地方。

  一轮明月一缕乡愁。中秋节,一个代表团圆的节日,往往让身在异乡的人倍加想家,正如王维诗中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这样一个清冷美丽的夜晚,漂泊的人啊!举头长望明月,无论离家多远,无论能不能回家,心总是和家乡相连,情总是倾注在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的诗,表达了两情相悦的人因种种因素却不能在一起的痛苦和无奈。唯有在月色下许下愿望,托清风明月把对家乡的思眷念,带给那片魂牵梦绕的故土。月缺月圆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月缺不改光,月圆心也圆。

  一轮明月,盈满乡愁。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我们的根,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对亲人的眷念,乡愁也是对儿时记忆的片断:低矮简陋的平房,青烟缭绕的村庄。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鸡鸣狗叫、燕啄春泥。

  乡愁是一杯陈酿的酒,乡愁不老!乡愁里有自己生长的祖籍,乡愁里有家乡传统村落的面貌,乡愁里有奶奶矮矮的坟墓,乡愁里有父亲对儿女的亲吻,乡愁里有母亲轻哼的摇篮曲,乡愁里有兄弟姊妹间的打闹。

  透过如镜的明月,记住乡愁!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和父母亲离别时不停的挥手,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槐花香里的村庄,是我的老家,古朴宁谧,炊烟袅袅。小时候我喜爱吹笛子,一把紫色的小竹笛,陪伴我走过金色的童年。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我边走边吹,下课的间隙在教室里也吹,课外活动时,我跑到学校操场里吹,黄昏放牛时,我在小河边吹,那笛声化作了激越飞扬的音符,慢慢地消失在村庄、田野。乡间竹笛是家乡一道原风景,笛声悠悠,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声音。

  想起小时候,在这样月光明亮的晚上,来到打谷场与伙伴们比人影的长短。月光把伙伴们的身影投到地上,人影参差,当我比不过时,心里抑郁不平,总会用脚去踩那些长的影子,嘴里还不断地骂道:踩死你!踩死你!儿时的游戏是最温馨的,最惬意的,令人难忘。

  最难忘的是全家人坐在老屋的台阶上,吃着母亲做的月饼,遥望着一轮明月,寻找着月宫里的嫦娥逗玉兔、吴刚砍桂花树的神话,当我嚷着看不见时,母亲总是说:“虔诚则灵,心到神知”。忽而村子里传来狗叫声,打破了月夜的寂静。家乡人把赏月也叫“祭月”。祭月,祭的是“月神”,祭月时,先在神龛前点上了三柱香,插在香炉里,后在神龛前的地上点上一堆“烧钱”,然后在神龛上放上二个月饼,请月神品尝。按照传统,家乡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

  月神是太阴星君,又称月姑、月亮仙子、月亮娘娘,是道教中的女神,其原型就是嫦娥姑娘。灶王爷即灶神,是掌管一家祸福的神。祭灶神寄托着人们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灶王爷是个俊美男子,同时又有权有势,所有人家无不巴结。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意思为男人不拜祭月神,女人不祭供灶神。八月十五情人团圆,女人哪容得家中的男人们拜月起色心,所以说“男不拜月”。祭月则是女人的事情,“女不祭灶”,是防备男女之嫌,男人防备自己戴绿帽子。

  记得小的时候,母亲早就掐算好了何时过中秋节,于是提前半个多月就开始忙活着准备做月饼的原料,如面粉、香油、花生、水冰糖等。

  母亲做月饼用的是一个结实木头制成的模子,模子的正面凹陷很深,从背面看就是一块木板。模子分单个图案模子和多个图案模子。单个图案的模子,带有一个“手把”,好拿又方便使用,正面有一个圆形的凹槽,槽里刻有图案;多个图案的模子,就是一块长方形的木块,不同的是里面并排着几个凹槽,分别刻有不同式样的图案,图案是由能工巧匠雕刻而成,图案各式各样,精致漂亮。

  母亲做月饼先制作饼皮,在饼皮里包上馅料,搓成圆球后,按入月饼模子内,然后迅速翻转模型,使之脱落,再放进鏊锅里用小火慢慢地炕熟。

  刚出锅的月饼,颜色金黄,芳香四溢,外焦里嫩,香甜可口,让人垂涎欲滴。中秋节那天晚上,全家人吃着母亲做的月饼,感觉是那么的幸福甜蜜。

  每吃月饼倍思亲。我思念去世多年的母亲!母亲做月饼,仿佛在昨日,她那音容举止仍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只能把这难以忘怀的记忆,深深地珍藏在心底。

  明月思团圆,盼儿归故乡!天涯共此时,更易久居在外的游子产生思乡的情怀。在我心中,乡愁就是童年的竹笛,乡愁就是那月光下的村庄,乡愁就是儿时住过的土屋,乡愁就是月光下的竹影,乡愁就是母亲做的月饼,乡愁就是中秋祭月的古老习俗……

  世事已把我与故乡远隔数十年,关山万里,昨夜梦醒,早已泪湿枕头,只因再次梦回故乡。

  据说出门在外的人一旦死在他乡,他的魂魄会在每一个月明之夜,孤单的拾起生前所走过的脚印,沿着每一个脚印,凄凄清清寻找回家的路……因为这里有他的根,他只是一片飘落的枝叶。我多么希望有一天,不再漂泊,不再害怕。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在月圆的今夜,我真的好想家!天下仙桃人中,一定还会有很多像我这样思乡思亲的游子,我们一起深情地望月怀远,祈望亲人平安康乐、祝福家乡美丽富饶!

明月映汉江

  入夜的丝丝凉意和日渐丰盈的明月告诉人们中秋的来临,看着窗外浑浊的夜空中模糊的月影,想念着幼时故乡的中秋佳节。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我的家乡在江汉平原的汉江岸边,滚滚的江水从村后环绕而过,浪花飞溅。我记得,小时候汉江水很清澈,喝起来也格外的甜。捕鱼船划过,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汉江流过我们村庄附近的江段上没有桥,那时到河对岸的集镇,要乘坐摆渡船,过河是要收费的。坐在船上,流淌的汉江水充满活力昼夜地奔跑着,而且快乐地哗哗哗唱着不知名的歌谣。

  幼时的我不知这江水是从何处流过来,也不知它要流向何处,一切都充满着神秘。

  生活在汉江两岸的人们世世代代享受着江水的滋润和哺育,庄稼旱涝保收,五谷丰登,周围茂密的树林和花草在江水的滋润下生长着,把村庄和田地包裹在浓郁的绿色世界。

  中秋节的汉江消散了夏日的燥热和暄腾,显得异常静谧、优雅。我总是在傍晚跑到江边去玩耍,看夕阳下被落日的余辉映得满脸通红的江水,听着岸边防护林里不知名的鸟儿和虫子的鸣叫。人站在江堤上,可以隐约地望见远处村子里飘拂的袅袅炊烟。直到夜幕降临时,我才匆忙地就着落日的余晖,慌不择路地跑回家。

  八月十五月儿圆,在月圆的中秋之夜,盼望着吃上一年一度的香甜月饼。那时的月饼都是附近村镇勤行铺制的,用料简单,香甜可口。有芝麻花生馅的、有水冰糖五仁馅的等,用油纸包着,老远就会闻到香甜的味道。我至今仍觉得,那时月饼的香甜,才是家乡中秋节真正的味道。

  在汉江岸边赏月更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中秋节的晚上,吃过月饼之后,来到汉江岸边赏月,此时,皓月当空,清澈的江水里映射出两个月亮,清风明月,美轮美奂。我总觉得家乡的月亮是最大最亮的月亮。

  月是故乡明,离开家乡数十年,不知道记忆中美丽的一切还能否存在?我怀念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日子,怀念老家土制月饼的香甜,怀念那清澈的汉江水,怀念河堤两岸郁郁葱葱的防护林的绿色,更怀念在汉江岸边赏月的快乐……

又到花好月圆时

  中秋时节,天高气爽,大雁南飞;花好月圆,风萧瑟金。一轮明月把春华秋实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桂花飘来沁人心脾的幽香,令人沉醉。人们用桂花酿成佳节的美酒,举杯祝贺,欢庆丰收。

  相传,天宇之中有座仙山,种有瑶草琪花。花木丛中,最为神奇的要数西王母桃园里几千年才得一熟的仙桃。每年三月三日为西王母诞辰,宴请众仙,以蟠桃为主食,故称为蟠桃盛会。再就是天宇之上的月宫中有一棵五百丈高的桂树,“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吴刚伐桂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潜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砍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的刀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坚持不断地砍下去,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棵桂树砍倒。

  月宫上除了有桂树,还有嫦娥、蟾蜍、玉兔。小时候的月亮,如玉盘似的挂在蓝蓝的天空,又亮又圆。“月亮哥,跟我走,走到南山卖笆篓”,我唱着家乡的民间童谣,曾无数次仰望月宫,遥想天地之间那些缥缈虚幻的东西,梦呓连连。

  金秋时节,桂花开放,小小的花瓣既有黄花、白花,也有金色和橙色的,芳醇明丽,清香四溢。人们路过,驻足不前,翘首观赏,沁人心脾。随着阵阵秋风,散入千门万户。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桂花为什么香气袭人?传说与仙酒娘子有关。

  仙酒娘子本是个卖山葡萄酒的掌柜,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称她“仙酒娘子”。月宫中寂寞的的吴刚假装成一个瘫痪的担柴老人来到人间,跌倒在山坡。仙酒娘子遇见后,上前扶起,老人舌干口渴,嘴唇颤动,喊着要水喝。荒山上哪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刚伸到老人嘴边,可老人忽然不见了。此时,天上飞来装满桂树种子的黄布袋和一张黄纸条,纸条上面写着:“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来这瘫痪的担柴老人,是月宫伐桂吴刚变的。仙酒娘子把桂树种子播下土后,很快长出桂树,开出桂花,十里飘香。从此人间就有了桂树、桂花与桂花酒。

  老沔阳小曲酒中的桂花酒,是我熟悉的味道,散发着我思乡愁绪的芳香。记得每逢中秋,家里都要买几瓶桂花酒。中秋之夜,举杯赏月,有了桂花酒,这中秋佳节就显得圆满幸福,才有亲情友情的温馨和睦。

  桂花酒,也是我迷恋的香气。如今,老沔阳的桂花酒虽然没有了,但我仍回味着它的香甜。为寻找它的踪迹,去年的“五一”,我回到家乡,特意来到仙桃沔街,在吴刚捧出桂花酒的吴刚酒楼进餐,实可惜没有口福,此时不是酿制桂花酒的时节,而最宜酿制桂花酒是在季节的秋分与寒露。当飘香的桂花缀满枝头,摘下桂花,以高粱酒为原酒,放入冰糖和桂花,密封酒坛即可。

  桂花香,游子归。又到中秋节,又到花好月圆时,也正是家乡桂花飘香、酿制桂花酒的时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的诗,吟唱出了无数异乡游子的心声。

  有一种味道叫做家。中秋,一家人平平安安围在一起,吃着家乡的桂花月饼,喝着家乡的桂花酒,回忆着小时候奶奶讲的故事:“小孩子不能用手指着月亮,不然月亮会割掉耳朵。”还有母亲的唠叨和父亲的慈祥,这就是天上月圆、地上人圆,一切都圆满了。

  梦在远方的家乡

  

  总是在梦里

  走在归乡路上

  也不知还要走多远

  才能回到你的身旁

  美丽的仙桃我可爱的家乡

  你坐拥在江汉平原腹地

  像颗璀璨的明珠

  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沙湖沔阳洲

  你广袤无垠的湿地水美草肥

  飘逸如带的东荆河碧水茫茫

  我躺在你的怀抱

  吮吸着你的清香

  想把你飘动的长发

  一遍遍地梳成各式各样

  想把你带到朋友面前

  一次次亲吻拥抱

  任凭我情欲膨胀

  死了都要爱

  家乡啊梦里只有你的地方

  

  那漫舞的芦苇花

  正是我梦中的模样

  多像秋风中的老妈妈

  千丝万缕意绵绵

  含辛茹苦勤劳善良

  你炽热的鲜血

  在我脉管里流淌

  家乡啊 生我养我的地方

  

  我站在东荆河堤上

  五彩笔绘不尽田野风光

  菱红鲤跃蟹虾肥

  果甜棉白稻谷黄

  勤善朴实的仙桃人

  用勤劳的双手耕耘着这一方土地

  播下希望 收获喜悦

  我为魅力的家乡纵情歌唱

  

  这是秋天的家乡

  天空一碧如洗湛蓝湛蓝

  细细微风吹拂而过

  池塘里荷叶沙沙作响

  清新空气扑鼻而来 浸肺舒畅

  岸边吹笛赏明月

  满天的星辰闪烁着光芒

  漂泊在时光的长河里

  故乡啊是儿时胸前的铃铛

  依然晃动在我遥远的印象

  

  我走遍千山万水

  在寻找一种原生态美丽

  灵魂深处的百里排湖

  那是我记住乡愁的地方

  湖畔有我走过的脚印

  湖水荡漾着我的梦想

  离家的人们漂泊在远方

  总想着她的温柔

  喝过多少水也没有她的清甜

  世代仙桃人的母亲湖啊

  你是否依旧年轻

  在人类经济开发时 是否安详

  水鸟栖息地被误认为是荒地

  牺牲环境换发展让我忧伤

  大雁奋力飞回故巢

  乡愁是草籽落地的地方

  

  沔牯佬出门总带着粑粑

  走得再远 但心里踏实

  粑粑是随身携带的家乡

  散发着母亲对游子的期盼和渴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