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情】长江,母亲的河流(碧野)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如果把所有的河流比作琴弦,长江就是一根主弦。她弹奏出最宏亮的音阶,最美的音色。

  长江,从源头到海口,奔腾万里。她浩浩荡荡于世界的东方,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中国母亲的河流。

  长江,源远流长,博大深湛,包容万物。她为数众多的支流,嘉陵江、乌江、汉水、湘江、赣江……象血液滋养着中华大地,构成了我国最美丽、最繁荣、最富饶的广阔地区,森林如海,五谷如山,牛羊如云,中华民族有多少亿人口生息其间!长江,她体现着我们国家的伟大、民族的兴盛、人民精神的焕发。

  自古以来,有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为开发长江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为了征服三峡的艰难水程,有多少“舟子”舟覆身亡;为了与“九曲回肠”荆江的洪峰搏斗,有多少人家庐舍倾荡。我就听说有这样一位水利工程师,三十年前,在中国人民解放的前夜,他带着妻子一起在金沙江探测流速,不幸浪打船翻,他被一股惊涛打上了礁石,却只能泪眼模糊地望着那汹涌的江水夺去了他年轻的妻子。

  牺牲换来了胜利。现在,三峡口南津关升起了长江第一坝。人民成了长江的真正主人,充分利用长江水利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我国的水利资源占世界第一位,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三峡不仅是由于它的雄奇见称于世,而且是以“水利的宝庠”称誉全球。不久,超世界的巨型水电站将在三峡兴建。长江,不但是奔腾万里的河流,而且是光辉灿烂的河流。

  长江千百支流象凤凰展翅,象孔雀开屏。中国人民以各种传说来称颂长江,尤以三峡流传着最神奇美丽的传说,巫山十二峰的神女峰最脍炙人口。神女,是三峡的化身,是长江的精灵,美丽多姿,人人艳羡。唐代诗人刘禹锡诗:“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那么,当阳光满峡,山花盛开的季节,三峡不是更加妩媚吗!杜甫诗:“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眼共云山。”写出了古代山居人民生活的多彩。而热情奔放的李白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不正是长江三峡奔腾的惊涛和诗人的欢畅心情互相激荡成诗的吗!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杜甫的名句写尽了长江的雄伟气魄。长江出自冰雪的江源,在湖光山色中,在奇花异草间,潺潺的溪涧,汩汩的水流,汇成了通天河,然后浪打金沙,穿三峡、过龟蛇、绕钟山,归纳众流,奔腾入海。在万里波涛奔涌的两岸,名城虼立,山城重庆、江城武汉、龙盘虎踞的南京,工人运动发祥地的上海;在水流相通的湖泊,洞庭奔涌,鄱阳夕照,洪泽烟雨;在灌溉水系所到地方,出现了肥沃的川西盆地、富饶的江汉平原、风光明丽的江南……

  长江,名扬古今。她记载着多少动人的历史事迹。屈原躬耕秭归,昭君捣衣香溪,刘备白帝城的托孤,赤壁之战的折戟沉沙,六朝金粉的古金陵……这许多胜景古迹,供人凭吊,发人幽思。

  今天,长江已经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河流。沟通祖国南北、横跨江上的多座长江大桥,象一条条彩虹倒映江流,多么瑰丽;武钢钢铁出炉的红光,镇江炼油厂烦固喷吐的火焰,映红了千波万浪,多么鲜艳;几千里沿江闪闪放光的灯塔,几千里若隐若现的航标,还有那一座座沿江城市的万家灯火,象繁星一样在辉耀,多么灿烂。啊,长江,你多么雄浑、多么壮丽,你是我们祖国的骄傲!

  长江,我们母亲的河流,你庄严伟大。千秋万代,你用乳汁哺育着两岸的土地和人民。当帝国主义的军舰侵入下关、炮击万县,当战火烧毁两岸的村庄;当人们流离失所;当人们受到饥饿和贫穷的煎熬;甚至当含冤的妇女飞身投入波心的时候,你不是没有悲伤,落叶的萧萧和芦苇的瑟瑟,不就是你的叹息?但是,你用激愤的涛声唤起了儿女们的斗志,你用一泻千里的气魄鼓舞着儿女们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为了人民的翻身,江姐日夜奔波,她的足迹印遍长江边,她的殷红的鲜血洒在夜雾弥漫的重庆山城;为了人类的解放,十万先烈就义南京雨花台,每天,那闪烁在朝阳下的不是露珠,而是野草上的血珠点点。

  今天,只有到了今天,长江才露出了笑颜。不论朝阳或夕照,江波万顷,抖闪金辉。春天,岸上油菜花香,水中浪溅鱼跃;秋天,桔红橙黄,谷子呈金,棉花喷雪。在宽阔的江面上,成串的船只正象水空上一字群飞的大雁,在乘风破浪航行。

  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河流比作琴弦,长江就是一根主弦。她弹奏出最宏亮的音阶,最美的音色。

  我们世世代代生息在长江,一草一木寄深情,一山一水寓诗意。“万里长江飘玉带”。这虽是帝王诗,但也道出了长江的壮美。来,我们拿起笔来抒写长江,来引吭高歌我们的伟大母亲河流!

  心热诗情盛,新歌赞长江!(选自《碧野近作》四川人民出版社)

  沔水之阳、江河改道

  汉江,又称汉水,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河。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钟祥至汉口为下游,流经江汉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缩小。

  武汉,两江分三镇。属于古云梦泽的东缘,地势低洼,内涝频繁。

  汉江在明代改道,使得本位于汉江之北的汉阳,倒成了位于汉江之南,似乎违背了“阳”乃“山之南、河之北”的地名命名规律。实乃因历史上汉水改道,汉江位置的改变。沔阳(今仙桃)也是如此。

  汉江,古名沔水、汉水、夏水,又名襄河,初名漾水,亦名漾川。《尚书·禹贡》篇有:“番冢导漾,东流为汉”。因河命名汉江入长江口,而有夏口、沔口、汉口。因汉口东北有鲁山,亦曰鲁口;命名的郡县、城镇地名有汉川、汉阳、沔阳、襄阳。汉江在潜江泽口龙头拐,有汉江分流东荆河。

  汉口,又称夏口、沔口、鲁口,即今汉水入长江之口。南朝齐中兴元年(501年)邓元起筑,以守鲁山。唐刘长卿有“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诗句。

  沔阳,南朝梁天监二年(503)置县,隋大业初改建兴县,唐为复州治,后属复州。1912年改沔阳州复置,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以在沔水之阳(北)得名。

  汉江流至沔阳,折而向南,从此江面宽阔,洪波汹涌。古云梦泽,江水自然流淌,无堤坝约束,江面宽阔。每当洪水季节,更有水天浩淼之概。

  东汉学者应劭《十三州记》曰:“江别入沔为夏水。源夫夏之为名,始于分江,冬竭夏流,故纳厥称。”意思是说,从长江分出一条水道流入沔水的才叫夏水。所谓沔水,即今之汉水。“夏水是江流沔,非沔入夏”。以前诸多水道都是通汉水的,汉水又称沔水。所以《水经注》将今江汉一带的水道一并归入沔水,而长江洪水时正当夏季,江水流入沔水,故称夏水。古时,夏水比沔水要大,似乎夏水是干流,沔水反为支流。

  夏水的源头在哪?据《水经注》,故道从沙市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周老嘴的陈沱口,折东北至沔阳县治附近入汉水。这一地区的汉水,故又兼称夏水。

  夏水,古时又名沧浪水。史记作苍浪之水:沧浪,地名,非水名。《渔父》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说的是每当夏日,江水暴涨,夏水也是浊浪滚滚;而到冬日,江水退去,沧浪之水也就清沏见底了。(思乡远梦)

  楚襄王时,屈原再次被流放江南,当得知秦军攻陷郢都的消息,国破家亡的悲愤不能自已,他披头散发地在江边徘徊,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了,很是惊疑,问他怎么落到这样地步?屈原回答,这是因为世人都浑浑噩噩,仿佛醉了一样麻木,只有我是清醒的。渔父劝他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他以为不然,说是宁愿投入江流,葬身鱼腹,也不能蒙受世俗的尘埃。渔父听了,淡淡一笑,解缆登舟,一边划桨一边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小船渐渐隐没在暮色苍茫的江天里,那歌声的袅袅余音,终然也如一缕轻烟般地消散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