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安红茶[贵州省普安县特产]

 北极熊788 2022-06-07 发布于浙江
普安红茶
贵州省普安县特产
普安红茶,贵州省普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6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普安红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普安红茶
外文名
Black tea
产地
贵州省普安县
产品特点
普安红茶工夫红茶外形条索细紧多峰苗,匀齐、净,色泽红匀,明亮;香气鲜嫩持久;汤色红艳浓亮;滋味醇滑;叶底嫩匀红亮。红碎茶外形颗粒紧实、金毫显露、匀齐、色润;香气嫩香、强烈持久;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艳明亮;叶底嫩匀红亮。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工夫红茶
红碎茶
水分%
≤6.5
水浸出物%
≥36.0
粉末%
≤0.8
≤1.8
普安红茶
产地环境
普安红茶产自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普安县位于南盘江北盘江两大流域,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立体气候明显;全县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14℃左右,无霜期约290天,年均日照1563小时,年均降水量1439毫米。普安县处于低纬度、寡日照、高海拔地区,且空气、土壤无污染,重金属含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优质有机生态茶种植。
普安环境
历史渊源
1980年,在普安晴隆两县西部交界的云头大山笋家箐发现100多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世纪四球茶茶子化石。
20世纪50年代,普安县建有国营新寨茶场、江西坡茶果场、青山小屯茶场,以及部分乡镇小型茶场等。
普安红茶
2015年5月,“福娘茶”改名为“普安红”。
生产情况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普安县种植茶叶10.1万亩,大小茶产业企业17家,专业合作社8个;每天加工茶青10万斤以上,年产量6050吨,完成企业销售收入2.1亿元。
普安红茶
产品荣誉
普安红茶
2016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普安红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普安红茶产地范围为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镇、青山镇新店镇、罗汉镇、地瓜镇、江西坡镇高棉乡龙吟镇兴中镇白沙乡南湖街道盘水街道等12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保护名称
普安红茶
二、保护范围
普安县楼下镇、青山镇、新店镇、罗汉镇、地瓜镇、江西坡镇、高棉乡、龙吟镇、兴中镇、白沙乡、南湖街道、盘水街道等十二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三、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群体种及适宜加工为普安红茶的其他茶树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000米~2000米,土壤类型为黄壤或黄棕壤,土壤pH值5.0~7.0,土壤有机质含量≥1.0%,土层厚度≥40厘米。
(三)栽培管理
育苗:采用扦插育苗。
种植:种植时间为9月至次年2月。栽植密度≤60000株/公顷。
施肥:每年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25吨。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
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每年2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中旬至8月下旬。
(五)加工
工夫红茶加工
(1)工艺流程:
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2)工艺要求:萎调时间14~16小时,摊叶厚度3~8厘米,含水率(62±1)%,以叶色暗淡,手摸柔软,折而不断,不产生刺手叶尖为准;揉捻以茶条圆紧,黄绿,茶汁外溢,但手握紧不流汁,为揉捻合适,收汁;发酵4~6小时,温度28~35℃,厚度8~12厘米,以发酵均匀,叶色铜红,散发花香为发酵适度;干燥温度125~145℃,投叶均匀不叠层,12~15分,足火提香,90~110℃,30分。
红碎茶加工
(1)工艺流程:
鲜叶→萎凋→揉切→发酵→干燥。
(2)工艺要求:萎调时间14~16小时,摊叶厚度3~8厘米,含水率(61±1)%,以叶色暗淡,手摸柔软,折而不断,不产生刺手叶尖为准;揉切装叶量以自然装满进茶斗,颗粒紧卷为适度;发酵时间1.0~1.5小时,温度保持在室温或约低于室温,厚度8~10厘米,发酵室相对湿度≥95%,保持空气新鲜、流通,以发酵均匀,青草气消失,叶色黄红,散发花香为发酵适度;干燥分毛火和足火。毛火含水量18~20%,颗粒收紧,有刺手感,足火含水量4~6%,用手指捏颗粒即成粉末。
专用标志使用
普安红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普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普安红茶的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