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棉铃虫动态及植保防控建议

 m彩虹之约h 2022-06-07 发布于新疆

一、气象因素

进入五月以来,温度一直居高不下,再加上五月底的几场小降雨,田间湿度加大,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发展。

二、棉铃虫动态

5月31日-6月4日,杀虫灯诱蛾监测,单盏测报灯诱蛾58头,平均每天诱杀11.6头/盏;5月31日和6月1日、2日小雨后越冬代棉铃虫成虫出现羽化高峰,单盏测报灯当日诱蛾12头,诱集数据量高于上年和历年。

图片

5月31日-6月4日,在3连、8连、6连、14连、12连、15连等连队棉花、小麦、玉米田调查,均发生棉铃虫,目前一代棉铃虫进入幼虫危害高峰期,发生量冬小麦>春小麦>玉米>棉田,对部分未进行棉铃虫防治的小麦地调查,百网虫口基数较大,其中1龄幼虫2头,2龄幼虫8头;三龄幼虫8头,4龄幼虫3头;对防治后的地块调查,百网1龄幼虫1头,2龄幼虫2头。防效明显。

图片

玉米地调查:有虫株率9.5%,危害率高于历年。

图片

与去年同期相比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高峰明显,冬小麦、春小麦和玉米地幼虫发生量高于其它作物,且发生面积大。当前一代棉铃虫已进入幼虫危害盛期,预计:6月中旬一代棉铃虫进入羽化期。

三、植保防控建议

(一)加强田间调查,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对当前的植保工作重点要突出一个早字,做到早调查、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做好棉铃虫调查和防治工作。

(二)全力压低棉铃虫一代基数,为二代棉铃虫防治奠定基础

1.采用绿色防控措施诱杀棉铃虫成虫

各单位继续使用杀虫灯、棉铃虫成虫食诱剂和摆放杨枝把、诱虫笼或性诱盆等方法诱杀越冬代棉铃虫成虫,降低棉铃虫发生基数,性诱盆、诱虫笼按1个/10-15亩标准摆放,20天及时更换性诱芯。

图片

2.加强对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调查,卵量或幼虫较多时,使用生物农药或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氯虫苯甲酰胺等等高效低毒农药喷雾防治。(目前危害麦田的虫龄为2-4龄,主要食叶成缺刻或孔洞、蛀食或咬断麦穗、啃食麦粒造成损失,是防治的最好时期。)防治指标:麦田防治指标为每百网幼虫8头以上。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氯虫苯甲酰胺等等高效低毒农药喷雾防治。在小麦田防治棉铃虫,请参照番茄田用药,严禁用甲维盐和其它加工番茄禁用的农药。在小麦田防治棉铃虫,请参照番茄田用药,严禁用甲维盐和其它加工番茄禁用的农药。

图片

3.喷磷驱蛾。各类作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二铵浸泡液,提高田间植株抗性,降低棉铃虫田间产卵量;

4.坚持适期达标防治

棉田一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百株累计落卵量3-5粒卵或百株折2头幼虫;棉田二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百株累计落卵量20-25粒或百株折三龄幼虫8-10头。对于达到防治指标的棉田,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氯虫苯甲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等农药进行防治。

5.及时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百株卵量达到6粒或百株三龄前幼虫2头时,药剂进行防治。选用药剂: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康宽、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并及时调查查防效。

作者:贺奇志,来源:129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2022年第6期病虫情报,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