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偷钱后, 父母的处理方式, 藏着孩子的未来

 静思之 2022-06-07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在孩子出现出格行为时,父母的反应,往往会对孩子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者:新新妈妈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一、小女孩偷钱,被妈妈打成熊猫眼

5月14日,河南平顶山一位用户发文者称自己的女儿在校内遭受校园暴力,被打得两眼青紫。

图片

“女孩被打成熊猫眼”很快冲上热搜,但当地警方随即辟谣:目前当地处于疫情期间,根本就没有到校上课。该女孩并非被同学殴打,而是因为偷了妈妈的钱,被妈妈施以了家庭暴力。

图片

这样的反转令人匪夷所思:小孩偷钱,被家长打成熊猫眼,反倒诬陷是同学打的,这还是亲妈吗?

偷拿钱,很多人小时候都做过,家长面对此事,究竟该如何应对?

前两天,我和一位朋友A讨论这个新闻时,谈到小孩偷钱这个话题,他讲述了一件让他印象非常深刻偷钱经历。

还在读小学时的他,拿过一两次家里的钱,后来父母发现家中的钱“不翼而飞”,于是把钱换了个位置储存,他三番五次寻找,结果都是徒劳。

终于有一次,妈妈拿钱的时候被他看到了,仿佛着了魔般,趁着家里人不注意,他再次偷偷拿了200元。

200元,在那个时候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钱。

得手之后的他,立马拿钱去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零食、并去网吧上网,但身上揣着剩下的100多块钱,始终像揣着一块烫手山芋一样,让他放心不下,不敢回家。

再三思索后,A将自己这笔“不义之财”暂时寄存在了好友B那里。

谁料想,第二天去朋友家时,他却发现朋友正在挨揍——朋友的父亲发现了那笔钱,误以为是朋友偷了自己家的钱。

B矢口否认,当场指认这笔钱是A的。

但A哪里敢承认,见B被打的这副模样,他害怕B的父亲去找自己父母对质,直接不认账,宁可不要这100多块,眼看着B成了他的替罪羊。

后来,这笔钱就落在了B的父亲手里,两人谁也没再提此事。

图片

家长在面对孩子偷钱时的处理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

亲眼看到了B的父亲因为误以为B偷钱而打骂B的行为,使得A心生害怕,在“偷钱”这个不太光彩的行为之上,又增加了一个出格的行为:撒谎。

打骂是很多家长普遍的做法,但孩子也有羞耻心和自尊心,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利用撒谎来自我保护,将惩罚的力度降到最低。

还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打上“偷钱”的标签,这更是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压力,留下情感创伤。

图片

因此,对于小孩偷钱的问题,一味地进行棍棒教育,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还很有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或是产生逆反行为。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处理得当,否则,很有可能会演变为孩子的一个道德问题或心理问题。

而下面这对父母的做法,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反应。

二、面对孩子偷钱

这对父母的反应堪称教科书

作家三毛在《胆小鬼》里写下了童年一次偷钱的经历。

读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有一次将五块钱放在桌上被她看见。

在那段时光里,孩子们身边正流行收集橡皮筋、《红楼梦》人物画片和彩色糖纸,出于对这些流行物件儿的渴望,三毛便将这五块钱藏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图片

那个时候的五块钱可算得上是一笔“巨款”,能换回很多画片和糖纸。

但这笔巨款并没有让三毛感到欣喜若狂,反而是让她不断被内疚折磨,最终,这五块钱也没能花出去。

直到偷偷把钱还了回去,她才算安定了心。

识破了三毛的父母并没有追问和责骂,而是当她把钱还回去后,当做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不同的是,自那次之后,三毛的父母突然管起孩子们的零用钱来,每个小孩一个月一块钱,自己记账,用完了可以商量预支下个月的,预支满两个月,就得——忍耐。

也是那次之后的第二个星期天,三毛的父亲给了她一盒外国进口的糖果,并没有言说其他。

三毛父母的做法,是极具智慧的。我们可以从三毛的经历中,总结出一些关于小孩偷钱的缘由和家长该采取的措施。

三、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为什么偷钱?从诸多人的童年偷钱经历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1、人际交往驱使

年龄小的孩子,也是有社交需求的。时下流行的物品或是影视剧,往往会成为孩子们的社交资本。

在自己没有零花钱,而身边的人都有钱买到心仪的商品时,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际就会受到遏制,有时还会滋生出自卑感等。

为了在同龄人之间寻求认同感,只能想办法得到钱,而孩子能做的就是“偷钱”。

2、物权意识不明确

教育专家说,10岁以下的孩子是没有道德观的。

他们对别人的东西、钱等并没有很大的概念,对物品归属权,那更是没有明确的定义了,分不清“偷”和“拿”的区别。

3、引起关注

有些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照顾。孩子偷钱只为了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当得知孩子偷拿钱背后的原因后,我们发现,没有孩子不会犯错,关注错误背后的动机,远比一味指责和抱怨重要的多。

三毛的父母关注到了孩子拿钱背后的原因,是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后面相应的措施也就处理得很到位了。

图片

父母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 1、放下焦虑和怒气,相信孩子

孩子的“偷窃”行为,更多的时候,不是什么道德问题,而是在学习跟钱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犯的一个错误而已。

放下焦虑和怒气,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谈这件事,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只是觉得他拿钱时应该打声招呼,他的行为只是不妥,而不是坏。

看到父母心平气和的样子,此时,孩子也不会再想方设法说谎话来为自己开脱。

  • 2、搞清楚偷钱的目的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常常是在向父母表达什么。偷钱,也是如此。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咨询者对父母很失望,就偷父母的钱,并故意让他们知道,当惹得父母大怒,用各种方式教育她时,她便有莫名的快感。

其实她真正想要的,是父母对她的关注。

有时候,看似简单的偷钱行为,实际上可能复杂无比,而真相到底怎么样,父母必须去好好了解。

  • 3、做好金钱教育,制定规则

有人在发现孩子偷东西后,采取打骂式的棍棒教育,有的人却趁此机会对孩子开展财商教育。

三毛的父母在事发之后,规定好每个小孩一个月的零花钱,让他们自己记账,在现在看来,这种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让孩子从拥有零花钱开始,教他们如何管理钱、花钱和存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自己的消费安排,在实践中逐步让孩子建立合理消费的习惯。

  • 4、强调物权意识,注意沟通方式

同时我们还要帮助孩子树立物权意识,分清彼此的东西,不碰别人的东西,拿他人东西一定要经过别人同意。

但要注意,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措辞,尽量不要用“小偷”这样的字眼去评判孩子,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压力。

四、写在最后

知乎上有个话题是“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该话题获得250多万的关注,有8000多个回答。

我翻看了这个话题很久,发现三毛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这些令人惊艳的教育方式,有以下共同点:

  • 与孩子共情,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曾分享过一篇文章叫《大人的世界啊,全是屁股》——从孩子的角度望出去,会发现这个世界,来来回回都是大人的屁股,而看不见大人们的脸。

图片

我们常常不理解为什么孩子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那是因为我们站得太高了。

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蹲下来,站在孩子的高度看问题,他们那些令人不解的行为,就都有了答案。

  • 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著名心理学家珍·尼尔森博士曾指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她在《正面教育》一书中提到:“当小孩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她就会觉得沮丧。”  

每个孩子感到沮丧的程度不同,但都会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因此,在面对孩子的出格行为时,我们要找出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目的。

  • 给予孩子信任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那些被信任滋养的孩子,会带着父母的善意,去探索发现属于自己的世界。因为信任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

在孩子出现失范行为时,父母的反应,往往会对孩子产生较大的影响。

正如教育学博士陈美玲所说:“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孩子只是父母的影子,你种下什么,就会在孩子身上收获什么。”图片

- 今日视频推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