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的前世今生:关于高考的那些事,你必须要知道的历史变迁

 世界历史网 2022-06-07 发布于上海

今天是2022年高考的第一天,天高气爽,万里晴空。首先,祝愿全国学子: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既然说到高考,那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它和古代科举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谈一谈来:高考和古代科举考试的那些事儿。

我们中国现代的⾼考制度,主要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所形成的传统选拔人才的思维,同时也参考了西⽅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

那么,在科举考试前,我国古代采用的是什么方式选拔人才呢?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

1.汉朝的举孝廉制度

举孝廉制度是在汉武帝时,采用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因为那时候沿用的是战国和秦朝的郎官制,它是一种补管制度。就是由君主养士,给这些人俸禄但没有实际的职务,如果令、丞、长史这类的官位出现空缺,就立马从这些人中,选出人来去补缺。

鉴于这种选择人才的面太窄了,而且选拔人才又不定时,所以,汉武帝就采用董仲舒的建议设置了举孝廉制度。

举孝廉,事实上是察举制度的一种。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极力推崇儒家的孝道。他下令:各地郡守每年都要向朝廷推荐孝者、廉者各一人,作为国家人才储备。所以将这种制度统称为孝廉。

被推举的人一定能做官了吗?

不一定,被推举至中央以后,一般不会立即授以实职, 而是进入郎署为郎官,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先作皇帝的侍从。

这是为什么呢?它的目的 :一方面是要进一步考察这个人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这个人先熟悉行政事务。

孝廉在皇宫里待上几年后,如果真有才干就能被任命到地方上做官,或留在中央任职。

西汉的举孝廉制度还是比较严格的,被举者如果被发现不合标准,推举的官员就要承担责任,被贬官甚至呗罢官。

到了东汉后期,因政治腐败,孝廉的名额基本上被各郡里的大户人家垄断,举孝廉制度也就名存实亡了。当时有童谣讽刺这类的事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2.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到了魏晋时期,则用九品中正制代替了举孝廉制度。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制定的选官制度。这个制度到了西晋趋于完备,到了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从曹魏开始,到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大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方法

“九品中正”的“中正”是什么意思呢?中正,是官职名称,做这种官的人专门做品评人才的工作。

九品中正制,是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这个制度规定: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而且所推举的大中正,一定是在中央任职官员,还有很高声望的人。在大中正下面产生小中正。

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下调查表,在这张表里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这张表内记录各地知名的流亡人士,无论是做官还是没有做官的,表里面豆详细记录他们的年龄籍贯,他们的品第,还有评语。

一般是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把这张表呈交给吏部。吏部再以此为根据,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这个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个客观的标准。关键是这个标准总体上来说,是采取了地方群众的舆论和一些公共的意见,使得当时吏治有所澄清。另一方面,它也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为后来的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九品中正制本质上来说,它极大程度地倾向于世家大族,官员大多是从各地的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出来的。而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这样就使得许多出身低微,但又有真才实学的人,没有机会踏入仕途,即使做了官,也不能担任高级官职。

3、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

到了隋朝,隋文帝为了改变九品中正制的种种弊端,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命令各州各县推举人才,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的,就可以做官。

到了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试,主要用来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的高低来选拔人才。从此,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在唐代得以继续实行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唐代的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那么这两科有什么不同呢?

什么是常科?

常科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其中秀才科在当时是最高的科等,考试的内容是方略策,就是根据题目写一篇治国方略的论文。

这要求应举者熟读经史,精通经世治国的方略。但在唐初,那些士子们醉心诗词华美的辞藻,他们一般都缺少经史方面的知识,所以让他们写出一篇有思想的策论实在是很难达到的,因此他们中大多不敢投考秀才科。

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于长安⼆年(702)创⽴了武举也算是常科,它也叫常举。由兵部来主持,主要是为朝廷选拔⼀般武官,⽽不是选拔将帅之才。

制科考试有什么特点?

制科的第一个特点是不确定性。

它是由皇帝临时确定科⽬,然后下制举⾏的。

制科的第二个特点是明目繁多。

据说,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多达一百多科。比如,太宗时,先后有词赡⽂学科、词殚⽂律科、⽂学优赡科;武则天时,先后有超拔群类、绝伦科;⽞宗时,有⽂史兼优、博学通艺以及武⾜安边、智谋将帅、军谋越众等科。

科目虽多但基本上没有重复的。考试科⽬随着唐代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统治阶级对⼈才的不同要求而变化。

制科对考试者的身份要求宽泛

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可以有出⾝、有官职;也可以既⽆出⾝,也⽆宫职;并且可以连续参加考试。

我国的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即公元1905年,举行的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许多国家,以及西欧的一些国家选拔人才制度的改革影响深远。

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

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66年“文化大革命”,高考制度遭到废除。1966年到1969年,所有的高等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部分高校才按照“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工农兵和下乡知青中招生。

1972年又废除考试实行推荐的制度,一直到了1977年,我国开始恢复高考制度。从那时起沿用到今天。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科。

1983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名义上是为学生减负,结果非但减不了负,还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之外,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政治。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

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缺乏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扩招的反思。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年2月,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发布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全文。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14年9月4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文理不再分科。

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效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2015年起,高考将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

2014年全国有16省市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

2016年全国将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份还是分省命题。截至4月,全国已有19个省份出台了高考改革方案,明确了改革时间表。

2016年10月9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从修订内容看,新大纲明确提出,2017年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2017年,《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和《老人与海》纳入北京经典作品高考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

2017年高考,北京、山东、河南、新疆等省份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其中,多地正式取消“三本”。安徽省印发的《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自2017年起,合并普通文理科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文理科录取分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职(专科)批,共5个批次。根据公开报道,除上述省份外,全国已有浙江、福建、四川、湖北、广东等十余省份取消“三本”[6]。全国有940万考生参加2017高考,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

2017年10月19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依法依规加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严格遵守“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2018年11月,江苏、湖北、福建、辽宁、广东、重庆、河北、湖南八个省(市)经教育部评估,达到新高考启动条件,被批准启动。新高考改革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选科和录取形式上,不再分文理科,而是6科选三科,再配上语数外,简称“3+3模式”。

总体上来说,我国的高考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逐步得以完善。它是目前社会最公平、最公正、最认可的上大学制度。

从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到今天,高考已经走过了漫长历程,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形势的高考,我国才逐渐涌现出众多专业性人才,为中国的各方面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