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外星文明,那些靠谱的假想

 南京栖霞百仁 2022-06-07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人类可能永远无法停止想象地球之外的世界  

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存在着数量惊人的恒星,单是银河系便有4000亿颗恒星。在整个可见的宇宙,星系数量达到1700亿个。面对这样一个宇宙,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地球以外的星球也存在生命,地球绝不是唯一一个科技文明。可能早在50亿年前,宇宙就已经出现智能文明。

外星文明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怪异,毕竟,宇宙内的物理学定律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外星文明和我们遵循着同样的物理学定律。外星人的外貌可能与人类存在巨大差异,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外星文明的特征和发展趋向应该与人类相似。

1

我们是宇宙中
生命唯一的结果吗

美国费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堂·林肯在他的著作《地外宇宙:我们脑海中和宇宙中存在的地外生命》中表示,外星智能生命可能起源于与人类类似的环境、化学和进化过程

林肯指出,地球上出现碳基生命并不是一种偶然的星际异常现象。碳原子可以跟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而氢原子只能形成1个。也就是说,碳原子更容易与其他原子结合

林肯认为,与人类类似的先进文明不可能在一颗没有陆地的星球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水世界”,因为类似海豚的高智商外星生命不可能研发出能够进行太空飞行的技术,“这样的水世界可能存在水下洞穴,但你无法在洞穴里熔炼金属”。

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理论,似乎只有类似地球的陆地星球才能孕育出真正的文明。在这样的星球上,外星生物可能面临与我们的祖先一模一样的进化过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智能文明都要起源于灵长类动物,但它们可能遵循着类似的进化路线,进化生物学家将其称为“趋同进化”(指彼此之间没有密切血缘关系的生物进化出相同的特征,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变异可能是随机的,但进化选择具有趋同性)

这样的例子包括独立进化的生理特征例如眼睛)、生态位(例如捕食者群落),甚至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革新(例如语言、书写文字、数学、驯化植物和动物,制造基本工具和武器)生态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小环境可能并不限于地球或者人类,而是宇宙内的一个普遍现象。

当然,这带有来自人类的主观判断。不过,物理学是目前所有事物的终极仲裁者。进化古生物学家西蒙·康威·莫里斯在他的著作《人类不可避免地生存在一个孤独的宇宙》中指出,生命拥有一种奇异的能力,就是不会复制单一的解决方案。他说:“眼睛、大脑、工具甚至文化,所有这些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所有这些都是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我们能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寻找与人类类似的生命呢?生命可能只存在于适于我们居住的星球,但类地行星的数量可能非常有限。人类只是宇宙内一个唯一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莫里斯显然是“地球殊异假说”的支持者。该学说认为,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拥有极高的精确性,很难在宇宙内的其他地方复制。
2

我们对外星文明
有哪些了解

乔治·德沃尔斯基则认为:“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认为地球上的生命一定起源于一场完美的环境风暴,但我坚决反对'生命在宇宙内非常罕见’的观点。即使我们是百万分之一或者十亿分之一,宇宙内仍存在无数个先进的文明,甚至存在与人类非常相似的文明。”

如果我们考虑所有假设和方法论,我们能够对外星文明有哪些了解呢?

首先,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确定的科技文明会经历类似的发展过程,包括石器时代、农业文明、工业化、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不过,我们无法推测下一个阶段,因为人类社会尚未进入这个阶段。鉴于人造超级智能设备及分子组装纳米技术等手段存在一定风险,下一个阶段也有可能并不存在。此外,我们也无法想象外星人如何进行太空旅行和星际殖民,因为我们尚未发现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

其次,我们无法从理论上阐述外星生物以及外星文明的演化遵循怎样的发展机制,即受到哪些限制和方向性指导。在2000年出版的《生命历史的方向性》中,A. H.柯诺尔R. K.巴姆巴奇提出了所谓的“超轨迹”。他们认为存在一条中间道路,涵盖生物进化的偶然特征和趋同特征

柯诺尔和巴姆巴奇认为,生命的演化历史可以总结为这样6个过程共同的祖先起源→原核生物多样化→单细胞、真核细胞多样化→多细胞生物→陆地生物→智能生物和技术出现

宇宙学家米兰·柯克维克罗伯特·布拉德伯里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第7步,即由人工智能和分子纳米组装技术等主导的后生物学进化历史学家史蒂文·迪克在其2003年的论文《文化进化:后生物学宇宙和搜寻地外文明》中提出了“智能原则”文化进化核心理念。他认为,学识和智能的不断进步和永存,是文化进化的核心推动力,智能的边界将不断延伸
3

对先进文明发展
趋势的预测

基于智能原则,史蒂文·迪克对先进文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如下大胆预测:

宇宙内可能存在一个普遍的技术原型,外星文明的科学进步与人类社会存在共同之处。他们取得的技术进步大致也可以按照年代顺序划分。例如,现代宇宙学不可能在望远镜问世前出现;微生物学也不可能在没有显微镜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取得发展。此外,科学进步一定有先后顺序。例如,牛顿动力学一定在爱因斯坦相对论之前出现;新达尔文派也一定源自传统的达尔文学说和孟德尔遗传学。先进的外星文明甚至可能拥有与我们共同的文化和伦理学特征,科技先进的社会会在伦理道德和社会规则方面趋于一致。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群体相互为对方构建学识,自然在知识积累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很小,或者不扮演角色。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否存在一种最优制度,可以解决目前的所有制度遇到的难题。也许,外星文明也面临这些问题。智能生物和自治代理人的统治可能超过确定的阈值(无论是规模还是先进程度),使得体系存在的必要性发生动摇。这种变化可能是宇宙内所有或者绝大多数文明的一个共同特征当然,所有有关外星文明的推测都只是理论上的。我们并没有任何经验证明的证据来支持这些假设。

也许,人类在宇宙中就是唯一的;也许,文章中提到的很多假设都是错误的;也许,浩瀚的宇宙存在大量外星文明,但他们的生物学/形态学构成以及文明类型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当前科学极限;也许,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可以对外星文明不断做出更合理的推测。
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存在着数量惊人的恒星,单是银河系便有4000亿颗恒星。在整个可见的宇宙,星系数量达到1700亿个。面对这样一个宇宙,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地球以外的星球也存在生命,地球绝不是唯一一个科技文明。可能早在50亿年前,宇宙就已经出现智能文明。

外星文明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怪异,毕竟,宇宙内的物理学定律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外星文明和我们遵循着同样的物理学定律。外星人的外貌可能与人类存在巨大差异,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外星文明的特征和发展趋向应该与人类相似。

1

我们是宇宙中
生命唯一的结果吗

美国费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堂·林肯在他的著作《地外宇宙:我们脑海中和宇宙中存在的地外生命》中表示,外星智能生命可能起源于与人类类似的环境、化学和进化过程

林肯指出,地球上出现碳基生命并不是一种偶然的星际异常现象。碳原子可以跟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而氢原子只能形成1个。也就是说,碳原子更容易与其他原子结合

林肯认为,与人类类似的先进文明不可能在一颗没有陆地的星球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水世界”,因为类似海豚的高智商外星生命不可能研发出能够进行太空飞行的技术,“这样的水世界可能存在水下洞穴,但你无法在洞穴里熔炼金属”。

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理论,似乎只有类似地球的陆地星球才能孕育出真正的文明。在这样的星球上,外星生物可能面临与我们的祖先一模一样的进化过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智能文明都要起源于灵长类动物,但它们可能遵循着类似的进化路线,进化生物学家将其称为“趋同进化”(指彼此之间没有密切血缘关系的生物进化出相同的特征,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变异可能是随机的,但进化选择具有趋同性)

这样的例子包括独立进化的生理特征例如眼睛)、生态位(例如捕食者群落),甚至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革新(例如语言、书写文字、数学、驯化植物和动物,制造基本工具和武器)生态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小环境可能并不限于地球或者人类,而是宇宙内的一个普遍现象。

当然,这带有来自人类的主观判断。不过,物理学是目前所有事物的终极仲裁者。进化古生物学家西蒙·康威·莫里斯在他的著作《人类不可避免地生存在一个孤独的宇宙》中指出,生命拥有一种奇异的能力,就是不会复制单一的解决方案。他说:“眼睛、大脑、工具甚至文化,所有这些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所有这些都是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我们能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寻找与人类类似的生命呢?生命可能只存在于适于我们居住的星球,但类地行星的数量可能非常有限。人类只是宇宙内一个唯一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莫里斯显然是“地球殊异假说”的支持者。该学说认为,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拥有极高的精确性,很难在宇宙内的其他地方复制。
2

我们对外星文明
有哪些了解

乔治·德沃尔斯基则认为:“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认为地球上的生命一定起源于一场完美的环境风暴,但我坚决反对'生命在宇宙内非常罕见’的观点。即使我们是百万分之一或者十亿分之一,宇宙内仍存在无数个先进的文明,甚至存在与人类非常相似的文明。”

如果我们考虑所有假设和方法论,我们能够对外星文明有哪些了解呢?

首先,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确定的科技文明会经历类似的发展过程,包括石器时代、农业文明、工业化、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不过,我们无法推测下一个阶段,因为人类社会尚未进入这个阶段。鉴于人造超级智能设备及分子组装纳米技术等手段存在一定风险,下一个阶段也有可能并不存在。此外,我们也无法想象外星人如何进行太空旅行和星际殖民,因为我们尚未发现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

其次,我们无法从理论上阐述外星生物以及外星文明的演化遵循怎样的发展机制,即受到哪些限制和方向性指导。在2000年出版的《生命历史的方向性》中,A. H.柯诺尔R. K.巴姆巴奇提出了所谓的“超轨迹”。他们认为存在一条中间道路,涵盖生物进化的偶然特征和趋同特征

柯诺尔和巴姆巴奇认为,生命的演化历史可以总结为这样6个过程共同的祖先起源→原核生物多样化→单细胞、真核细胞多样化→多细胞生物→陆地生物→智能生物和技术出现

宇宙学家米兰·柯克维克罗伯特·布拉德伯里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第7步,即由人工智能和分子纳米组装技术等主导的后生物学进化历史学家史蒂文·迪克在其2003年的论文《文化进化:后生物学宇宙和搜寻地外文明》中提出了“智能原则”文化进化核心理念。他认为,学识和智能的不断进步和永存,是文化进化的核心推动力,智能的边界将不断延伸

3

对先进文明发展
趋势的预测

基于智能原则,史蒂文·迪克对先进文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如下大胆预测:

宇宙内可能存在一个普遍的技术原型,外星文明的科学进步与人类社会存在共同之处。他们取得的技术进步大致也可以按照年代顺序划分。例如,现代宇宙学不可能在望远镜问世前出现;微生物学也不可能在没有显微镜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取得发展。此外,科学进步一定有先后顺序。例如,牛顿动力学一定在爱因斯坦相对论之前出现;新达尔文派也一定源自传统的达尔文学说和孟德尔遗传学。先进的外星文明甚至可能拥有与我们共同的文化和伦理学特征,科技先进的社会会在伦理道德和社会规则方面趋于一致。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群体相互为对方构建学识,自然在知识积累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很小,或者不扮演角色。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否存在一种最优制度,可以解决目前的所有制度遇到的难题。也许,外星文明也面临这些问题。智能生物和自治代理人的统治可能超过确定的阈值(无论是规模还是先进程度),使得体系存在的必要性发生动摇。这种变化可能是宇宙内所有或者绝大多数文明的一个共同特征当然,所有有关外星文明的推测都只是理论上的。我们并没有任何经验证明的证据来支持这些假设。

也许,人类在宇宙中就是唯一的;也许,文章中提到的很多假设都是错误的;也许,浩瀚的宇宙存在大量外星文明,但他们的生物学/形态学构成以及文明类型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当前科学极限;也许,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可以对外星文明不断做出更合理的推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