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匈奴崛起后引发的中亚民族迁徙形成西域三十六国

 炫叶楓雪 2022-06-08 发布于广东

西域三十六国的形成,与前2到1世纪的一次民族大迁徙活动有关。

从先秦时代至汉朝初年,大月氏人一直雄霸天山南北,乃至蒙古高原。当时的月氏强到什么程度呢?匈奴头曼单于的儿子,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冒顿单于早年也要被送到大月氏的王庭做质子,后来还是盗了人家的马才逃回了蒙古高原。

冒顿回到匈奴后,在他的带领下,匈奴开始强势崛起,而大月氏在冒顿的接连打击下,从今天的敦煌与天山之间的草原地带往西迁移,迁到了伊犁河、楚河流域,也因此引发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中亚民族一系列的大迁徙。

这场大迁徙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了西域诸国重新洗牌。《汉书·西域志》中这样记载:“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十余万,故强轻匈奴。本居敦煌、 祁连间,至冒顿单于攻破月氏,而老上单于杀月氏,以其头饮器,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北魏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大月氏西迁的时候,有一些部落不肯离开,归降了匈奴,西汉称之为“小月氏”,而一部分遗民逃到了南山,也就是今天甘肃祁连山和新疆阿尔金山一代的山脉地区,被称之为“南山羌”。

大月氏在西迁的过程中,首先洗劫了乌孙,然后攻占了伊犁河的塞人(希腊称之为“斯基泰人”),乌孙无奈向东迁徙,投靠了匈奴,到了汉武帝时,乌孙王为父报仇,在匈奴军臣单于的帮助下,击败大月氏,将大月氏人从伊犁河流域赶到了中亚阿姆河流域,此后,乌孙王在伊犁河的塞人故地建立了新的乌孙。

大月氏西迁示意图

前2到1世纪,是中亚民族大迁徙的时代,从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大月氏西迁导致西域诸国在天山南北重新分布。塞人南下,乌孙西迁,匈奴则从蒙古高原进驻析罗漫山巴里坤草原、吐鲁番盆地等大月氏故地。

元封三年前108年,吐鲁番盆地的小月氏两部落归降汉朝,从吐鲁番东迁酒泉,从而引发了中亚民族新一轮大迁徙。在汉朝与匈奴对西域争夺战中,姑师人从罗布泊西岸北迁吐鲁番盆地小月氏故地,后来分化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楼兰人则与元凤四年(前77)南下鄯善河(进车尔臣河)姑师故地,更名为“鄯善”。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匈奴击败大月氏之时,西域只有二十六国,而到了元封三年前108年姑师人从罗布泊北迁吐鲁番盆地后,与当地小月氏遗民融合,由一国发展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东汉班固写《汉书》时,西域诸国发展为三十六国,最后增至五十五国。

那么这些国家都在今天的哪里呢?

今天的乌鲁木齐一代,除“单桓”以外,大体上还有“乌贪訾离”、“卑陆”、“劫国”等十几个,曾号称“十三国之地”。

而吐鲁番地区,曾有姑师国(车师前身)、“狐国”、后来因为汉朝跟匈奴反复争夺,导致了大迁徙。

还没有迁徙之前的楼兰、再加上“若羌”、且末、小宛、乌垒、渠犁、焉耆、危须、山国等主要分布在今天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龟兹疆域图

大名鼎鼎的龟兹主要领土范围在今天的阿克苏地区,主要位于今天的库车、拜城,西达叶尔羌河莎车一带,从汉朝一直存在了千年之久。另外在阿克苏的温宿县地区,还有姑墨,温宿等小国。

在中国最西端的城市,喀什市,存在的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疏勒国”,这个国家是古罗马人获取丝绸的重要商贸点,古罗马人之所以把中国称之为赛里斯,丝绸也称为赛里斯,就是因为疏勒跟赛里斯读音非常接近,拉丁语习惯在后面加个“s,于是就变成了赛里斯。

另外影响比较大的莎车国在今天的莎车县,西夜国在叶城县,子合国也在叶城;而在南天山和帕米尔高原上分布着尉头国、捐毒国,蒲犁国。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最南端,也就是和田地区,有于阗国,也就是那个因昆山之玉名满天下的国家。在魏晋时于阗统一这片区域之前,还存在着精绝国、戎卢国、拘弥国、以及渠勒国,皮山国。

在帕米尔高原以西,今天中国境外的中亚地区,还有大宛、康居等国。

以上的西域三十六国只是个相对狭义的概念,从它们再往西越过葱岭的安息等汉代统治势力所不能及的伊朗、阿拉伯、欧洲地区,仍然也是广义上的西域地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