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精髓-现代明医医案

 专精一门触类旁 2022-06-08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安昌堂何德

饭局,有某壕,喜研中医,总不得法,问我中医精髓,能否越简越好,我吟诗一首:

六经为病尽伤寒,

气同病异岂期然,

推其形脏原非一,

因从类化故多端。

明诸水火相胜义,

化寒变热理何难,

漫言变化千般状,

不外阴阳表里间。

吟完后,举座皆惊,以为是我即场作诗。我说这就是中医精髓,古人写的,我背了三十年,现在还在背。水火寒热阴阳表里,不就是中医精髓了吗?

@传统中医药马强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条提出“凡逐邪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第13条中也指出“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

“就近逐邪说”思想是吴鞠通提出的治温病重要法则,贯穿于《温病条辨》始终。意思是攻逐病邪必须根据邪气羁留的部位和病因病机特点,就近选择最有利于祛除病邪的途径和方法以逐邪外出。

该说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理论。

病在上焦肺卫者,出表为顺,宜透宜宣。邪在气营血心包之里者,酌轻重下之,从大便而解。同时攻邪时应根据病机发展的趋势,顺势而治,因势利导,以提高疗效,攻邪要使邪有出路。

临床应用此治法时,需注意两点:一是充分利用病邪所在部位的药物,如病在表者,应以解表宣散药为主,味多,量也可大;二是根据中医整体观思想,辨别邪气所在部位与其相表里的某些脏腑。

如便秘一症,病在大肠,根据“就近逐邪说”,当用大黄等通下之品,然肺与大肠相表里,适当加入一些调肺药物,如杏仁、紫菀等,通便效果会更好。同时,肾司二便,阴伤、气虚便秘,当考虑补肾治法等。

安昌堂何德

昨天 11:12

得绍琴心法,昂步入殿堂。研究赵绍琴教授的学说已十有余年,今年方得通透,学医艰难,可见一斑。殿堂级中医之门,如夫子之庙堂一般,难入斯门。夫子之庙堂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宫室之美,百官之富。

如何入门?下棋要找高手,学医要拜明师,最忌闭门造车。如果找不到高手可拜,怎么办?找高人之书,研读之。我研读赵绍琴氏,十有余年矣!若求金针暗渡,全凭赵氏搜寻。

转自 安昌堂何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