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谦 这大片绿色,本来可以重塑时间 但我的孤独,被系向秋风

 置身于宁静 2022-06-08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诗与真实的相遇

孙 谦

最近连续发了两个组诗给红伟,一组是《中元节的月亮》其中包含《火葬场的蛐蛐鸣》和《晚间的花圈店》。当第二个组诗《遇见一颗骷髅头》发给红伟时,他突然问我:“是什么触发了多年前的见闻”?我先是一愣,继而回答:“是对死亡的思考”,然后又说:“也是我对整个社会对于逝者所实施的粗暴行为的反思”。当我这样回答了红伟之后,才发现这样的念头其实在我的潜意识里早已沉积下来,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得以表述而已。这里红伟所说的“触发”非常重要,一首诗或一组诗都存在一个触发点,但一首诗或一组诗同时还含有一个原点,这个原点便是诗生发延展的基质所在,它是诗的种粒落地生根的原初界域,此处便涉及到里尔克所说的“诗是经验”,把经验称为诗的基质恰如其分确实,诗在一个具体的经验中才有它生存的理由。但在这个基质上能否有诗顺利地长成一棵树或一片林,则是另外一回事。诗需要时间的滋养,这个时间或者很漫长,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酝酿,{如歌德的《浮士德》从二十岁写到八十岁,整整写了六十年。}  或者时间很短暂几个礼拜几天,或当时便能完成,{如时下盛行的口语诗。}  因为社会和生活作为诗的基质就一直在那儿,给诗人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但诗的写作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是与一个写作者对他写作的东西的把控方式和能力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而诗的触发点或者是一个事件,或者是一个印象,或者是一个一闪即逝的意念,这个触发点像电光火石一般一下子激发思绪,促成了诗人表述的诉求。诉诸语言的诗就诞生了。

先说《遇见一颗骷髅头》,这组诗包含了三天之内写的五首诗。《遇见一颗骷髅头》这首诗是得自十多年前的一个经验,那时我所在的工厂正在大兴土木建造楼房,那个秋天的黄昏,我在一个挖掘现场转悠,突然在一个土堆边看到一颗骷髅头,还有到处散乱丢弃的朽烂的棺木和骨殖,显得醒目刺心。我心里一阵紧张,脊背惊出一身冷汗,这才留心到我们现代的高楼大厦,工厂、公路大都是建筑在坟墓之上的吧?后来不断出现的情况印证了我当初的感觉。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语叫:”死者为大“,这句话的含义应该包含了对逝者的爱戴、怜悯和尊重,但现在这种对亡故者的礼节和礼遇已荡然无存了,随着挖掘机的开动,所到之处无不是尸骨棺木横陈遍地。后来,我在组诗《写生帖》中曾感慨:”这前生后世的凄惶“。只是那个骷髅头印象深深刻在脑海了,无从抹去。最近,我的在高中美术班读书的侄女,从学校带回她的一张素描习作让我评价,让我惊讶的是她画的竟是一个骷髅头,我想《遇见一颗骷髅头》这首诗,应该是这张素描触发的吧。而《一小块墓地》则是与骷髅头有连带关系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印象是得自二零一七年底我在海南的经历,那时我们在海口租住的小区,每天出来进去都要经过的路边的一个景象,吸引了我,一小片坟地就那么在楼房和道路的围堵中,被人熟视无睹的存在着,我不知道它因何种原因尚存,但我感觉,这周边一定有大片的坟地,已经被活人占用了,而且这个小墓园也在劫难逃。那么,亡灵该向何处去,该向哪里逃这个问题一直纠结着我,直到这首诗的写作,或者还有以后的写作把这个意念代入也未可知。八月初,母亲在市人民医院住院期间,与她同病室的是一位半植物人,在一周时间的接触中,感到生命的脆弱和人的痛苦是那么具体而微的所在,当那种感受从他人回到我自身时,它变成了诗的回响。怜悯和同情告诉我:”别说尊严在这儿如尘埃/一滴泪,把我的心震得颤动“。

也还是在医院那几天,我连续看到两个老人先后去世,而在病房里痛苦嚎叫的声音则不绝于耳,与母亲和小弟交谈时,死亡的话题也总是绕不过去。我晚饭后出去散步的习惯,在母亲这儿延续着,每晚我从平安小区出发,顺着宝平路{宝鸡到平凉的国道}一直向北行进,一直走到温家寨,也就是宝鸡市火葬场的所在地,《中元节的月亮》三首诗,就是实景触发的作品。没错,随着年岁的增长,见识更多的死亡事件,死亡也就越来越深的潜入生命的内里,于是也会格外留心关注死亡,把死亡思考纳入写作,使其成为一个主题也是自然而然地状态。其实诗人道辉的”新死亡“诗派,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此类死亡主题创作实践了。前不久,我还写了一大组诗《安魂曲》,专门写大瘟疫所造成的举世的灾祸和死亡,在这组诗中同样表达了我一以贯之的理念和立场:诗,在存在的维度上能够说出的真理,永远是通向两级的发展,一极是向神的敬畏和赞美,一极是向死而生的审视和见证。而人间的真善美永是向神而在,因此,纯属人间的赞美是虚妄的,诗所面向的人间世,只有审视和见证在真理一边。

在具体的写作中,为使语词在递进过程中发生丰富的变化,以及层次感的加深,有效拓展诗的内涵,语言意象和现象的交缠互动,情节和细节的适时推进,都是我越来越注重加以考量的。里尔克研究专家施塔尔曾说:”远离的主体,转向存在物的、真实的世界,由这种意图所承载的艺术伦理也使得他获得这样的评价:存在之诗人。“{语出林克译《里尔克诗选》后记}我这两组诗也可归入物诗的类型,由于所思的原因,因为探寻”真实“的缘故,给生活注入了晦暗的声调,但时代的困窘,使得写作者不得不向死亡思考和索求,而期冀精神的脱释,这是”真实“的需要。我的年岁与死亡频频相遇,况且大瘟疫还在那儿虎视眈眈的觊觎世界,与其说是我喜爱、或看重死亡写作,不如说是我不得不而为之的工作。

非常感谢红伟老弟的提问,他激发了我整理这些思考!感谢他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

2020年9月10日

图片

图片

遇见一颗骷髅头 (组诗)



孙  谦
遇见一颗骷髅头     
           

他被抛在那个土堆边上
在恍惚的秋风中
领受这尘世依然新鲜如初的印象
尽管,被如此暴虐之爱关照
让转世来得如此猛烈
而且,以这阴森惊悚的样子
但看上去,他却还是风度从容地
凝神听着挖掘机咆哮的旋律

机器时代以激奋的方式
霍然介入前世
历史进程像现在这样
以其强力的呼吸,与冥冥之境
构成了一种冷酷的等式
我看着一片飘零的槐树叶
落在他裸露的牙齿上

挖掘机的轰鸣,终于停歇
仰面朝天的他
望着那个,被人称为天堂的地方
已不能再表达什么了
西南方初升的金星
在照耀每一寸冥土时
把光集中到他,空洞的眼睛里



一小块墓地


这儿已被三面楼房,围成一个天井
另一面紧挨的小路边
是一字排开的小饭店、小超市和理发美容店
熙攘的人和车如一条小河,白日从不断流
一棵有年头的大榕树在这天井一隅
把它茂密的气根,从树枝间一直探入地下
能够触到墓穴内里骨殖的所在

榕树当然知道大海离这儿不远
因为这儿,曾是这岛国中心的一个村落
而时间,是一个隐形的魔术师
它的意志之手,需要探入幽冥地带
为历史变幻出欲望的蜃楼
即便孔子的仁学,潮水一般来来去去浸蚀
也未能,在这边地留下些微痕迹

略微凸出地面的七八个墓堆
其间伫立着的小小墓石
上面刻写着的经年的文字,都已模糊不清
几根针毛草在冬日的暖风里摇曳苍凉
三只麻雀在沙土和草丛中寻索枯瑟
我看到一丛含羞草期待的绿蔓
便用手触摸它,它缘着我的心绪
顺势收缩叶脉,向地面倒了下去

图片


半植物人


如干枯的树干,被横着
植于一张能够升降的单人床
已是近一年的光景
在这张床上,被保姆按时翻动
并用导管灌以流食
以维系生死玄关

其实,该是一具
尚可曲腿弯臂的人体标本
眼仁尚在,但不再转动
凭着模糊的视线和记忆一起
存续世间最微弱的印象
当探视的亲朋,说到回家时
泪水,顿时从眼眶里
不可遏制地溢出

曾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
但对着自己的孙儿,这个小学生
不再有,最起码的交流方式
只有泪水涌流,再涌流
这是一个准确的知觉
被明白无误地实践了
别说尊严在这儿如尘埃
一滴泪,把我的心震得颤抖



凛冬将至


这个早晨,乌鸦聒噪着
从一片梦境的雪地,接近我
其实,这儿的沉眠
只是卡在一只蛐蛐的叫声里
那单调的音律,裹着最后一缕暗火
我借它歇息的片刻
到卫生间洗脸,照镜子
镜中人以虚幻为线索,盯着我
那冰一样的冷,竟然没有一丝反光



渭河滩的芦苇


这大片绿色,本来可以重塑时间
但我的孤独,被系向秋风
生命在它自己消失的那儿
围绕着发生的事物,缠绕不休
云是一个虚胖的巨人
在天际踱步时,变来变去
而它虚构的灵魂方式,无处安置
就把它的空,搁在芦苇身上
因为负担,芦苇们脊背微垂
如此一来芦苇变成了,会思想的芦苇


2020年9月6日至9日写于宝鸡

图片

诗人简介

孙谦       穆斯林诗人,自由撰稿人。五十年代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八十年代初开始诗歌写作,致力于在经验感知中探索人性与存在的多重主题:如文化历史的再发现,土地伦理,孤独与乡愁,生死与时间,宗教感知与心理分析等等。出版诗集《风骨之书》、《新月和它的反光》、诗画合集《人马座升空》(与人合著)《苏菲绝唱——穆斯林三部曲》等多部。曾有作品译介为日语、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和阿拉伯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