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年轰动全国泄题案

 闲之寻味 2022-06-08 发布于广东

图片模式

一、

2003年夏天,伴随着炎炎烈日,高考也已经悄然来临。

在临近高考前,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按照惯例,来到存放高考试卷的保密室进行日常检查。

但今天的保密室却和往常不一样。

保密室的警报器被卸下,窗户有显著的松动毁坏痕迹,窗户下还有个大大的脚印。

最震惊的是,存放卷子的箱子也被撬开,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英语、文综、理综共7科试卷都丢了一份。

工作人员立马报了警,但高考试卷被窃不是小事,警方将此案上报中央。

国家对此事高度重视,派出国内十几名优秀的刑侦专家赶赴案发现场。

但由于此时已经临近高考,如果此事在考前流传开来,会对高考学子产生极大影响。

也会有各种流言蜚语导致整个社会人心惶惶,导致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

综合种种因素,警方下令秘密调查,以免影响数百万考生的心态和发挥。

警方对全市的印刷店、书店等地方进行暗访,又对网络进行了检查。

经过一番排查,警方并没有发现买卖卷子的痕迹,也没有发现试题流到社会的迹象。

因此,警方推断试卷偷窃是私用,而非专业团伙谋利舞弊。

二、

警方再次对案发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发现保密室的门是完好无损的,但窗户有明显撬开的痕迹。

案发当日,教育局还发生过突然停电,因此监控也没有拍到有价值的线索。

综合种种,刑侦组认为,犯人对周边环境十分熟悉,而且这是一场有计划的行动。

警方还在此次勘察中,发现了破案的关键性证据——一枚指纹。

随后一位退休教师称,案发当日凌晨四五点钟,他出门遛狗的时候,看见了一个一米七左右,身材瘦瘦的少年从这栋楼出来。

但由于当时天色昏暗,并没有看清男孩的脸,只看见他手里拿着什么东西,神色慌张地离开了。

通过这位老师提供的线索,加上之前的调查和发现,警方推测犯人极有可能是当地的本届考生。

在警方调查的过程中,高考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三、

2003年6月7日,伴着烈烈夏日,高考如期举行。

怀揣梦想的莘莘学子叩开了人生中第一扇大门,踏上了圆梦之路。

在这600多万学子中,有一位名为杨博的考生。

对于他来说,这次高考是非同寻常的历程。

他既忐忑,但又信心满满。

或许那时坐在考场的杨博,也回想起那天偷试卷的惊险行动。

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还是相对有信心的。

因为他早已通宵将试卷做完并把答案背下来了。

但当他拿到试卷的那一刻,他傻眼了。

这跟他从保密室里偷出来的试卷竟然完全不一样!

原来经过警方调查,虽然社会上没有试题流传的迹象。

但本着保险谨慎的原则,也是为了保障高考的公平性,教育局下令启用了高考备用卷。

备用卷的难度比原试卷加大了不少,有大量平时几乎没有见过的题型。

尤其是数学科目,据称难到了极点。

大部分学生连试卷都没做完,很多学子考完后哭着走出考场。

甚至有许多学生因此放弃了后面的考试,堪称是炼狱般的体验。

那一年的数学卷,平时考140分的学霸也勉强考个及格,许多学生只能考四五十分。

那一年的复读学生也创下了新高,无数学子因此命运被改写。

四、

高考虽然结束了,但警方的调查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由于怀疑犯人是应届考生,警方决定在南充全市展开高考学子指纹收集。

收到通知后的杨博胆战心惊,他明白,事情可能马上要暴露了。

一旦采集到指纹,后果可想而知。

于是杨博决定,做最后的挣扎。

采集指纹当天,杨博在指肚上涂抹了502胶水,企图蒙混过关。

但很快被在场的工作人员发现异常,当即让他撕掉胶水,重新采集。

不久,公安机关通过指纹对比,将嫌疑人锁定在杨博的身上。

6月20日凌晨,警方来到杨博家中。

发现了被销毁的试卷碎片,还有撬开窗户和保密柜的钳子等作案工具。

面对警方的询问,杨博对自己所有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审讯室中,这个19岁的少年留下了懊悔的泪水。

但更让他悔青肠子的事情是三天后。

6月24日,四川省的高考成绩正式公布。

虽然那份试卷堪称地狱级难度,虽然偷窃的试卷连一分的用场都没有派上。

但杨博凭着自己的实力,考了515分的好成绩,高出那年的一本线接近50分。

如果杨博没有偷窃试卷,仍然能够凭自己实力考上一个不错的一本院校。

可惜,一念之差,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面是金榜题名的风光,另一面是锒铛入狱的痛悔。

五、

说到这,很多人想不明白。

既然杨博有不错的实力,为什么还要做这种苟且之事呢?

杨博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家庭条件也是一般。

他和所有普通学子一样,希望可以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杨博的平时成绩比较优秀,性格沉稳和善,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

如果正常发挥,考一个不错的本科院校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也许是沉重的复习计划和心理压力,杨博在考前的模拟考试中,发挥得并不理想。

眼看着日期一天天接近,他更紧张不安了,情绪起伏极大。

再看着手里糟糕的成绩,杨博愈发苦楚郁闷。

一想到如果寒窗苦读十年,如果考不上好大学,那该如何是好。

焦虑的种子在杨博心中逐渐发芽,他萌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偷试卷。

高考是整个社会的头等大事,高考试卷更是国家级保密文件,可不是随便就能偷的。

为了顺利开展计划,杨博从5月份开始,便经常在教育局周围进行踩点。

他多次借故来到教育局,经过仔细观察和反复确认。

他查明了教育局内部的布局,知道了保密室的位置。

在这一个月内,杨博几乎每天都在周密地部署着自己的计划。

时间终于来到了高考前夕,4日,高考的试卷运到了南部县教育局。

5日凌晨,杨博带上钳子等作案工具,翻墙来到了教育局。

此时的保安人员早已睡熟,他成功地进到了配电室,切断整栋大楼的电源。

他撬开了保密室的窗户,爬进物资后先将警报器拆除。

进屋后就发现了密封的试卷,为了怕暴露自己是文科生,他将理科的试卷也拿走了一份。

随后,杨博重新将封条贴回,用钳子将窗外钢筋恢复原样,按照原路线返回家中。

这一连串大胆刺激的行为让杨博心里久久不能平复,他躺在床上思绪乱飞。

极度疲惫之下,他又继续睡了过去。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不慎留下的那枚指纹成了关键性的证据。

他想不到,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使全省紧急调动人力物力,启动备用卷。

他想不到,因为自己的邪恶念想,导致无数考生梦想破灭,命运就此被改写。

他想不到,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将原本明媚积极的人生毁于一旦。

8月25日,南部县人民法院宣布,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杨博七年有期徒刑。

后来,杨博在狱中态度端正,表现良好,减刑两年。

如今,杨博已经重回自由。

有人说他外出打工了,也有人说他在老家过着平淡的日子。

杨博曾经对自己的规划是,大学毕业后考取公务员。

但已有案底的他,不仅自己终生不再可能考公,他的直系三代都将与公务员无缘。

诚然,在今天这个社会,高考依旧是无数寒门学子改变自己的重要机会。

但高考不是唯一的路径,改变命运有许多种方式,绝不是一锤子买卖。

杨博的事件也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要挑战法律的底线。

切勿因小失大,做出让自己悔恨终生的事情。

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脚踏实地做人,才是人生的信条。

在这里,也祝2022届考生:金榜题名,旗开得胜!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