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年前四川学霸盗走高考试卷,640万考生命运被改写,结果怎样了

 新用户6212tyBe 2023-07-20 发布于山东

高考,作为中国学子改变命运的一场大考,每年都牵动着数百万考生的神经。

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有些学生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就会动起很多小心思:作弊。

作弊,自古有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作弊的手段也是越来越隐蔽。我们的大多数反作弊手段,都集中在高考当天的考场之中。

但是,偷试卷这个事儿,这么多年还真是鲜见,大家顶多就是想一想,没有谁真的敢去做。

然而,2003年高考,在四川南充,就有人铤而走险偷了高考试卷,震惊全国,640万考生的命运也被迫改写。

2003年6月5日,距离高考还有2天。

四川南充南部县工作人员按照程序,进入保密室检查试卷封存情况。本以为就是一次普通的例行检查,没想到他们真的发现了问题。

保密室中,7个存放高考试卷的柜子被撬,装试卷的袋子也有翻动的痕迹。工作人员赶紧清点了试卷,发现高考涉及的所有试卷各少一份。

高考试卷泄露可是非常严重的事儿,而且距离高考只剩2天了,如果处理不当,影响真的非常恶劣。

工作人员赶紧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此案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委派了多位刑侦和痕迹专家前往南部县查案,以确保高考的顺利进行。

不过,这事儿说来荒谬,这个偷试卷的人,你说他没准备吧,他知道试卷放在哪里。你说他有准备吧,他在现场留下了大量的作案痕迹。

现场经过专家勘察,发现保密室的门没有问题,工作人员进入前的封条完好,但保密室的窗户有异样,窗户上的防盗栅栏明显变形。而且,现场留下了大量的鞋印和手印,均属于一人。

不过,当时的侦查过程没有我说得这么容易,考虑到社会影响,专家先对能够接触试卷或者在教育局工作的相关人员展开了调查。

经过详细的侦查,他们排除了这些人,而且试卷在被盗后,没有传播痕迹,警方认为这个人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考试。

专家在现场勘察后,也基本判断出了此人作案的时间和路线。

为什么说他有准备呢?

首先,他事先踩过点,知道了试卷存放地点。也摸清了教育局内什么时间没有人。而且,这个人在进入教育局后,并没有直接闯入保密室,而是跑到6楼观察情况。

而且,他还挺聪明,在进入保密室前,他先切断了大楼的电源,因为他怕保密室有报警装置。

之后,他才开始进行偷盗试卷的行动。他带了钳子试图剪断防盗栅栏,但是没用,剪不断,于是他用力将栏杆拉开了一段距离,钻进室内。撬开了7个柜子,盗走试卷。

事后,他虽然也有掩盖痕迹的行为,但是作案手法十分青涩,依然破绽百出。

由此,这个偷盗者在专家心中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为了保证高考的顺利进行,这个案件在高考结束前,一直在秘密调查。

这套高考题被盗,显然不能再用,只能启用备用卷。

为什么说,他这个举动改变了当时640万考生的命运呢?

这是因为,备用卷数学卷子的出题人是著名数学教练葛军,难度明显加大,很多考生都被卡在了数学上,所以,2003年高考后来被称为最难的一届高考。因此,此次换题说是改变了数百万考生的命运,也并不夸张。

高考结束后,距离6月24号出成绩,也就半个月,在此之前,必须要破案。

所以,排查范围开始扩展到广大考生中。

由于现场留有指纹,考生在6月中旬都要求回校填报志愿,警方抓住这个机会采集考生指纹。

其中一个学生,为了躲避检查,把十个手指都涂了502胶水,导致指纹模糊不清,险些让他漏网。

直到第二轮比对,提取了考试试卷和被盗试卷袋上的指纹,才发现这名学生的指纹与现场完全吻合,这名学生就是当年的高考生——杨博。

经过询问,杨博并不是急于求成的学渣,相反,他平时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别人眼中的学霸。

既然学习成绩很好,他怎么会铤而走险去偷试卷呢?

据了解,杨博,出生在南部县一个小村庄,父母均为农民。

在大家眼中,杨博从小便十分懂事,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高中时,杨博的成绩也非常优异,但是随着高考时间越来越近,杨博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最后几次模拟考试,杨博都因为发挥失常,掉分很厉害,“考上名牌大学”的美好愿望此时变成了吞噬他的理智的恶魔。

“如果能提前知道试卷内容就好了”,杨博不止一次这样想。

直到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他的成绩依然没提上去,击垮了他的自信心。

“偷试卷”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疯长,他逐渐失去理智,开始将这个疯狂的念头变为现实。

跟专家预计得差不多,杨博事先经过踩点,得知了试卷的存放位置,并观察了教育局工作人员的作息情况,算好了时间,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只是,他没想到,大家这么快就发现试卷被盗取了,备用试卷的启用,让他这次行动完全失去了作用,他也要跟大家一起面临更难的试题。

尽管如此,杨博还是考出了515的好成绩,当时因为试卷太难,一本分数线只有467。

如果,杨博正常去参加考试,本应该能上大学,以后的人生也会很精彩。

可惜,他被一时的失利蒙蔽了双眼,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最终不仅害了自己,还连累了数百万考生。

他知道自己的成绩时,悔恨不已,但人生没有后悔药,他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2003年8月25日,他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出狱后,因为这个案底,他的人生之路也很艰难坎坷,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2022年高考临近,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轻松上阵。

考大学虽然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并不是生命的全部。

即便一时失利,也不代表人生就彻底没有出路了,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未来永远有无限可能。

也希望老师和家长多关注考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考生的心情,让考生用最好的心态去面对考试。

尽力,就很精彩!


感谢阅读
记得关注我哦 加⭐标~

 您的喜欢 是我更文最大的动力 
感 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