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病因学说---外感六淫---火邪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6-08 发布于上海

本文参考人卫出版社《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王绵之方剂学讲稿》总结整理而成。
 
火邪是六淫中具有炎上、耗气伤津、生风动血、扰动心神特性的邪气。
自然特性:火具有炎热特性,旺于夏季,从春分、清明、谷雨,到立夏四个节气,为火气主令。因夏季主火,故火与心气相应,但是火并不像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

温、暑、火、热的关系:温、暑、火、热四者性质基本相同,但又有区别。

温与热:这里的温和热均指病邪而言。温为热渐,热为温之甚,二者仅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故常温热混称。

在温病学中,温邪又称温热,是指春温、风温、湿温、秋燥、温毒和温症等各种温热病致病邪气的统称。即泛指一切温热邪气,连程度上的差别也没有。

暑与热:热邪又称火热是致病以热性、阳性实性病理变化为特征的邪气。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可见暑即热邪。但暑独见于夏季,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而火热为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同时还包括高温、火热煎熬等。

火与热: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火与热,基本质皆为阳盛,故往往火热混称。但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热纯属邪气,没有属正气之说,而火,一是指人体的正气,称之为“少火”;二是指病邪,称之为“壮火”,这是火与热的主要区别。

一般地说热多属于外感,如风热、暑热、温热之类病邪。而火则常自内生,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如心火上炎、肝火炽盛、胆火横逆之类病变。
就温、热、火三者而言,温、热、火虽同为一气但温能化热,热能生火,所以在程度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温为热之微,热为温之甚;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
火的分类:中医学的火有生理与病理、内火和外火之分。

Image



生理之火:生理之火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所必须的阳气,它谧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生化作用,这种有益于人体的阳气称之为“少火”,属于正气范畴。

病理之火:病理之火是指阳盛太过,耗散人体正气的病邪,亦称之为“壮火”,这种病理性的火又有内火、外火之分。
外火:一是感受温热邪气而来;二是风寒暑湿燥等外邪转化而来;即所谓“五气化火”。

五气之中只有暑邪纯属外来之火,我们称之为暑热,其余风、寒、湿、燥等邪并非火热之邪,之所以能化而为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郁遏化火。风、寒、湿、燥侵袭人体,必须郁久方能化火。
如由寒化热,热极生火,温与热结,或湿蕴化执,热得湿而愈炽,得热而难解,郁而化火,或者湿蕴化热,湿热极甚而化火。火就燥,故燥亦从化。

第二,因人而异,阳盛之体或阴虚之体易于化火

第三,与邪侵部位有关。如邪侵阳明燥土,则易化火,寒邪直中入脾,则化火也难。此外,五气能否化火,与治疗也有一定的关系。

内火:内火,多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所致,情志过极亦可久郁化火,即所谓“五志化火”。

中医学将火分为正、邪两类,正气之火即少火,少火又可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火”为心之阳气,“相火”为肝、肾、胆、膀胱、心包、三焦之阳气,其中肾之阳气,又称“命门火”或“龙火”,肝之阳气也叫“雷火”。

“君火”仅指正气而言,若过旺便是“心火炽盛”;而相火包含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过旺时谓“相火妄动”。“心火炽盛”和“相火妄动”均属于“壮火”,属邪气。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火性炎上:火邪具有燔灼向上之性,其致病热象显著,多见于人体上部。其火性燔灼,燔即燃烧,灼,即烧烫。

燔灼,是火热邪气具有焚烧而熏灼的特性。故火邪致病,机体以阳气过盛为其主要理机制,临床上表现出高热、恶热、脉洪数等热盛之征。总之,火热为病,热象显著,以发热、脉数为其特征。

其火性炎上,火为阳邪,其性升腾向上,故火邪致病具有明显的炎上特性,其病多表现于上部。
如心火上炎,则见舌尖赤疼痛,口舌糜烂、生疮,可以选用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肝火上炎,则见头痛如裂、目赤肿痛可根据情况选用龙胆泻肝丸(《医方集解》)或小柴胡汤加减或小柴胡颗粒加夏桑菊颗粒或板蓝根颗粒;
胃火炽盛,可见齿龈肿痛、齿衄等可用清胃散(《兰室秘藏》)。心火上炎可以用清脏腑热剂的导赤散
药物组成:
生地黄10g   川木通10g   生甘草10g    淡竹叶10g
有清心养阴,利水通淋的功效;
主治: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渴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而见小溲赤涩刺痛。 心与小肠相表里,从五行来说都属火其色赤,而本方又是导热下行而出的,所以说叫导赤散。它的主证是心胸烦热,口渴饮冷,小便色深而热,或者不通利,甚至口舌生疮,这是因为心或小肠有火。所谓小肠有火,是因为中医认为小肠泌别清浊,浊者入大肠,清者入小肠,水液入膀胱。
其清、浊二字,是两种东西,水谷之清者,首先为营卫,清中之清为营,清中之浊为卫。浊下降为大小便,小便是浊中之清者,从小肠而出,大便是浊中之浊者,从大肠而出,这是过去的解释。
从这个清浊的角度来理解,它和现在小肠的作用还是有相通之处的。整个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小肠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小肠为“受盛之官”,它不是“传道之官”,大肠是“传道之官”。从这个问题来看,古人对脏腑还是有一定认识的。这里顺便通过导赤散,将小便与小肠的关系,附带着说了这些,也因为这些问题和导赤散有关。
重点在于导赤散证是由于心经之热下移于小肠。心经之热可以由多种原因产生,大人主要是由于情志,五志之火,由于劳心肾,心阴伤,心火盛,而心火下移于小肠,所以上面心烦,甚至于口舌生疮,口渴面赤,但不是辨证要点。重点要看小便,心中烦热,小儿可以见烦躁,身热并不高,就要用导赤散使热从小便而出。但须注意,心为火脏,服药后病证一除,立即停服,免用药太过损伤心阳而致它病。

清心莲子饮
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芩15g  麦门冬去心15g   地骨皮15g
车前子15g  甘草炙15g   石莲肉去心22g
白茯苓22g   黄芪蜜炙22g  人参22g
用法:剉散,每三钱,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
空心食前服。发热加柴胡、薄荷煎。
功用:益气阴,清心火止淋浊。
原书主治:心中蓄积,时常烦躁,因而思虑劳力,忧愁抑郁,是致小便白浊,或有沙膜,夜梦走泄,遗沥涩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过度,上盛下虚,心火炎上,肺金受克,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妇人带下赤白,及病后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药性温平,不冷不热。常服清心养神,秘精补虚,滋润肠胃,调顺气血。
这个方剂是治内伤之热。由于内伤之热(这里指的心经),而产生的心火盛,心肾不交,水火不得既济,就是说心火不得下交于肾,肾水不得上济于心。更由于这样的情况而精关不固,所产生的小便异常,甚至可以出现遗精,这并不是湿热下注。
本方中并没有祛湿热的药物,病属内伤,是劳心过甚而产生的。这个方剂是很好的清心清肾药,气阴两补,心肾两补。这个方剂初看到似乎用药有点乱,方中有麦冬,煎药时还加麦冬,正说明麦冬的特点和本方主治的重点在心肾而兼及于肝及小肠,在临床上用起来疗效是比较好的。但要注意与湿热下注的区别清楚。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
【组成】
龙胆草酒炒6g   黄芩炒9g   栀子酒炒9g
泽泻12g       木通9g     车前子9g  
当归酒洗3g    生地黄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用法】原书无用法与用量。临床一般作水煎服,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用药剂量。也有制成丸剂,每服6~9g,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证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龙胆泻肝汤用生地和当归,主要是本方所治疗的是肝,肝火的亢盛已经化热;虽然肝火盛,肝本身要藏血,体阴而用阳,正因为阴血足,肝气才能条达,才能顺畅,而不至于亢旺。所有治疗的尽管是实火,但是在用了苦寒之品泻火的同时,还用了一些补阴血的药物,使得泻火而不损肝之体;苦寒久服,也能化燥伤阴。
这是根据肝的特性来用的,柴胡的特性也是如此,肝实既然要疏泄,又要条达,如果硬给压下来,相反越压越反弹的厉害,所有有时候用平肝的药物,或者泻肝的药物,越平越亢,相反加重了。这是肝主升,肝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主疏泄这些特点决定的。因此在此适当配伍柴胡,能够在龙胆草泻的同时,有柴胡之升,不至于损伤肝气,这个道理和镇肝熄风汤中的药物需要用疏肝的药物道理一致。但是两个用法不同,一个病表现在上面,目赤、头痛、耳肿、耳聋、口苦、胸痛,要使药效能够上行,更好的循肝经而上。柴胡起到了引经的作用。具体应用的时候应灵活配伍,如果病在上,柴胡不要多用;如果在下,可以稍微多用一些。

清胃散(《兰室秘藏》)
【组成】
生地黄三分12g  当归身三分6g    牡丹皮三分9g
黄连3~5g六分,夏月倍之,大抵黄连临时增减无定 
升麻一钱(6g)
【用法】上药为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有积热。牙痛牵引头脑,面颊发热,牙齿恶热喜冷,或牙龈溃烂,或牙宣出血,或唇舌颊腮肿痛,或口气热臭,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
【方解】清胃散从名字来看,从它所治疗的情况来看,还是胃中有热,浊热上攻牙痛,牙痛还牵扯到头部,同时还有整个脸发热,甚至牙龈肿烂,甚至于牙根出血(即牙宣出血)或者唇舌颊腮肿痛,都属于脾胃。
本方应该考虑究竟为什么用黄连而不用石膏?前面已经介绍了,胃热上攻,牙齿、唇、舌、颊、腮都已经肿了,已经向外发了,就要用泻火的药物,用黄连泻心胃之火。还要注意一点,虽然黄连是六分,用量仅仅大于牡丹皮一点,但最后几句话中特别强调夏月加倍,或临时增减,没有定量,这就是示人以法。如果热盛,黄连可以加量,还可以加药。另外还有一个理论争议,因为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正如上次讲的左金丸“诸呕吐酸、皆属于火”一样,所以黄连和当归作为主要的药。
治疗“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需要泻心火、消疮疡,它用的是黄连、当归,这也是配伍中固定的。可是这里当归不为臣药,因为除此以外,还有热盛,单用黄连还不行,血分之热还未除,所以在用苦泄的同时用了丹皮。丹皮能够凉血散瘀,所以用这两味药。上两药互相配伍,然后加上生地黄、当归来作为主药,凉血清心,同时当归还能养血。
这两者合起来,着重是因为治疗的不仅是痛,还有肿,还有溃烂,还有出血。在这基础上,还用了“火郁发之”的升麻。可以看出来,“火郁发之”都是在清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不是单纯的火郁于里就要用发的办法,如果那样的话,就把火挑起来了,却没有清泄的约物,就一发不可抑制。如何来配伍应用,需要注意。就像引火归原容易上当一样。知道虚火了,我们就用桂、附引火归原。可是结果没有归原,反倒先上火,所以必须用配伍的药制它才行。这里顺便说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这个药苦寒能厚肠胃的问题,因为另一种说法是苦寒伤胃,《伤寒论》讲到泻药伤中阳,但小量的苦味可以健胃,包括大黄在内,黄连、黄芩、大黄等很小量时对于肠胃有湿热、消化不好、大便不正常、饮食不好,用苦寒的药清热燥湿,能够解决肠胃的湿热,肠胃的功能就会正常。从这个角度讲,苦寒能厚肠胃。所以这个苦寒厚肠胃容易引起误解,如果脾虚泄泻,胃寒疼痛,也吃苦寒药就能厚住了吗?恰恰相反。
另外,过去有人经常问交泰丸从哪里来,就是黄连配肉桂这个方剂。交泰作为交通心肾的药物,没有发现丸药字,但是看到古人原来有这么个用法,在心火盛而不能下肾的时候,用黄连归经,加小量官桂,不仅煎开了,煎的时间还要比较长一点,加一点蜜,能够交通心肾,这是《韩氏医通》的方剂。
至于这个方剂后面讲了好多。加石膏,清胃散加石育可以,就是根据热的情况,一个舌苔,一个脉。加栀子(角闪之)可以不可以呢?也可以。只是要掌握一个总的组方原则,即清热、凉血加小量的辛散之品。
另外,这里主治证的第一句话,牙痛牵引头脑,这个情况在临床上也经常见到,所有的三叉神经痛,由下支引起,在这种情况下,加石膏,或加珍珠母;如果头痛厉害,还可以加地骨皮。牙痛,或肿或不肿,有时候又怕冷又怕热,本方都可以治疗。
 
耗气伤津:火邪具有耗伤正气、消烁阴津之性,其致病为气津两亏。火热之邪,蒸腾于内,最易迫津外泄,消烁津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其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征。

火太旺而气反衰,阳热亢盛壮火,最能损伤人体正气,导致全身性的生理功能减退。此外,气生于水,水可化气,火迫津泄,津液虚少无以化气,亦可导致气虚,如火热炽盛,在壮热、汗出、口渴喜饮的同时,又可见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等气虚之证。
总之,火邪为害,或直接损伤人体正气,或因津伤而致气伤,终致津伤气耗之病理结果。

火易生风:火邪具有扰动肝风之性,其致病为极生风之肝风内动。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劫耗津血,使脉失于濡养,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风火相煽,症状急迫,临床上表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等。热病当中发生的风,常用的方剂有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火易动血:火邪具有灼伤脉络、迫血妄行之性,其致病为出血、发斑。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火热之邪,灼伤脉络,并使血行加速,迫血妄行,易于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皮肤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有凉血止血功效,能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呕血、吐血、咯血、嗽血的方剂有十灰散(《十药神书》)

易扰心神:火邪具有易于扰乱心神之性,其致病为心神失守。火与心气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故火邪伤于人体,最易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甚至神昏谵语等症。可以参考清宫汤(《温病条辨》)有清心解毒,养阴生津的功效,主治温病误汗,液伤邪陷,心包受邪。证见发热,神昏谵语等。
清营汤(《温病条辨》)有清营透热,养阴活血的功效,主治邪热传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

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聚于局部,腐肉败血,则发为痈肿疮疡。
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塞气血凝”,“火毒”、“热毒”是引起疮疡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可参考仙方活命饮(《效注妇人良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疮疡肿毒初起,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红肿掀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综上所述,中医学将火分为正、邪两类,火有生理性火和病理性火。诚如张景岳所说,“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气则生物,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类经·阴阳类》)

本所讲的火,为病理性火,又名火邪。火邪就来源看,有外火和内火之异,外火由外感而来,而内火常自内生。
火邪具有燔灼炎上,伤津耗气,生风动血,易生肿疡和扰乱心神的特征。其致病广泛,发病急暴,易成燎原之势。在临床上表出高热津亏、气少、肝风、出血、神志异常等特征。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