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陆秀夫传

 鹿渌 2022-06-08 发布于江苏
图片

▲陆秀夫像

             《宋史》·陆秀夫传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生三岁,其父徙家①镇江。稍长,从其乡人孟先生学,孟之徒恒②百余,独指秀夫曰:“此非凡儿也。”景定元年③,登进士第。李庭芝④镇淮南,闻其名,辟⑤置幕中。时天下称得士多者,以淮南为第一,号“小朝廷”。

  【注】①徙家:搬家,全家搬迁。 ②恒:常常。③景定元年:景定是宋理宗赵昀的第七个年号。景定元年即公元1260年,农历庚申年。(据宋《宝祐四年登科录》,陆秀夫与文天祥同为宝祐四年(1256)进士,文天祥为状元,陆秀夫为二甲第二十七名。)④李庭芝 (公元1219—1276年) :字祥甫,祖籍汴州(今河南开封),出生于湖北随州。南宋名将,抗元英雄,时任两淮制置使。 ⑤辟:征召。 

      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或时宴集府中,坐尊俎间①,矜庄终日,未尝少有希合。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咸淳十年②,庭芝制置淮东,擢③参议官。德祐元年④,边事急,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庭芝上其名,除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

  【注】①尊俎:借代筵席。尊,通“樽”,酒杯。俎,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②咸淳十年:咸淳是宋度宗赵禥的年号,宋恭帝即位沿用数月。咸淳十年即1274年,农历甲戌年。③擢:提拔。 ④德祐元年:德祐是宋恭帝赵显的年号。德祐元年即公元1275年,农历乙亥年。 ⑤除:朝廷授予官职。

       二年正月,以礼部侍郎使军前请和,不就而反。二王走温州,秀夫与苏刘义①追从之,使人召陈宜中②、张世杰③等皆至,遂相与④立益王⑤于福州。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⑥之,无不自尽。旋⑦与议宜中不合,宜中使言者劾罢之。张世杰让⑧宜中曰:“此何如时,动以台谏论人?”宜中皇恐,亟⑨召秀夫还。

    【注】①苏刘义(1232—1279):苏东坡第八传孙,南宋进士,抗金名将。②陈宜中(生卒年不详):南宋末年的宰相。③张世杰(?—1279年)南宋名将,民族英雄,涿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④相与:一起,一同。⑤益王:宋端宗赵昰(shì),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哥哥,南宋第八位皇帝,元军攻克临安时,他才5岁。⑥赞:助,辅助。⑦旋:不久。⑧让:责备。 ⑨亟:赶快,赶紧。

       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每时节朝会,秀夫俨然①正笏②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泪,衣尽浥③,左右无不悲恸者。属井澳风,王以惊疾殂④,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⑤。时陈宜中往占城,以与世杰不协,屡召不至。乃以秀夫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时世杰驻兵崖山,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凡有所述作,又尽出其手。虽匆遽流离中,犹日书《大学章句》以劝讲。

  【注】①俨然:恭敬庄重的样子。 ②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③浥(yì):潮湿。 ④殂(cú):死亡。⑤卫王: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赵昺,当时(1277)年仅六岁。

      至元十六年①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注】①至元十六年: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年号。至元十六年为1279年,农历己卯年。

     翰林学士刘鼎孙亦驱家属并辎重沉海,不死被执,搒掠无完肤,一夕得脱,卒蹈海。鼎孙字伯镇,江陵人,进士也。

      方秀夫海上时,记二王事为一书甚悉,以授礼部侍郎邓光荐①曰:“君后死,幸②传之。”其后崖山平,光荐以其书还庐陵。大德初,光荐卒,其书存亡无从知,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详云。

  【注】①邓光荐(1232~1303):初名剡,字中甫,又字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历任宗正寺簿、秘书丞、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②幸:希望。  

图片

▲陆秀夫题镌“探骊”摩崖石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