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视域下的作业改革

 醉倚西风 2022-06-08 发布于河南

苏州吴门教育集团刘玮校长讲座的主题是《双减视域下作业的科学管理与优化改进》,其讲座要点是“量与质的博奕”。

作业建设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双减”之下的一个重要内容。“双减”之一,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不能因为作为而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落实“双减”政策,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作业建设的规定,可以简称为十条:一是把握作业育人功能,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二是严控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学段限制作业时间。三是创新作业类型,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四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五是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六是认真批改反馈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七是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八是严禁校外培训作业。九是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十是纳入督导考核评价。

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出台作业管理的规定,并如此详细和具体,可见作业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作业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布置好作业,是当前教育行政部门重要工作,也是中小学教师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什么是作业?

作业是基于既定任务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作为除了具有检测外,还具有知识巩固和建构,具有诊断教与学的功能。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作业没有错,错就在于作业过多,过难,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过多过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是教师专业能力缺失;二是作业理念偏差;三是管理机制不畅。

如何进行作业改革?

作业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评价机制的改革和作业练习科学化。

但作业改革最有效的办法就首先是把量降下来,这方面要通过行政手段,坚决扼住业量,做到各学科均衡发展。其次把质提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育教学改革只是个形式,学生的学习才是最本质的内容。我们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课标、备教材、备过程以外,还要备作业。三是把作业建设的架构建起来。要推行跨学科作业、项目化作业和问题式作业,引领学生多维立体发展。四是实施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分层设计学生作业。例如,整理错题集,让学生学会培养和总结。

当然,除了关注作业,更重要的是关注作业改革背后的课堂教学和评价机制。好的评价需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例如,我们追求的质量是绿色的质量,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能力,更是学生的品质和素养。知识,能力只是桥梁,关键要内化到素养中去。建立了正确的评价体系,才能推进有效的课堂教学。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也尽可能地优化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课堂效益。把课堂作为教育教学主阵地,作业作为有效提高与补充。

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对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研究。只有专业,才会精致;只有精致,才会给力。如果我们老师把作业建设纳入校本教研的一部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创新作业形式,把作业当作教师送给学生的一份礼物,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深化 ,素养得到提升,感觉到完成作业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作业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了。作业也实现了在教育教学中应有的作用,这需要教师进一步推进作业建设的专项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