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前方就出现了500匹马和20车急需物资

 共同成长888 2022-06-09 发布于广东

在新中国建立的历程中,长征是不可能忽略的重要一笔,也是公认的历史奇迹。

这两万五千里漫漫长路充满了艰难险阻,各种物资的极度匮乏更是家常便饭。

不过当红军走到六盘山下的时候,却有一笔在当时看来十分丰富的物资犹如从天而降般出现在眼前,原来事情就有那么巧,一支国民党的骑兵队正在此休息。

红军当机立断,主席亲自指挥打响了青石嘴战斗,不但缴获了部队急需的物资,还以此为基础组建了我军第一支骑兵侦察连。

从天而降的物资

1935年10月初,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经过了漫长且危机四伏的行军,经由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向六盘山脉进发。

六盘山的地势险峻、海拔超过2500米,而且气候恶劣不利于行军。

但是,要想闯出一条生路,为自己、也为中国未来争取到新的希望,红军必须冲破这座山脉的阻挡。

引领这支部队的堪称新中国建立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字,他们在毛主席、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率领之下同心协力,完成冲破围追堵截的壮举。

这一天,部队正在翻越六盘山主脉的过程中,负责前哨的聂帅所部却掌握到了意料之外的信息。

原来,负责哨探的聂帅部队战士在途经一个山洼时,抓到了国民党某队伍的便衣侦察人员。

经审问,原来这名侦察人员属于敌军门炳岳骑兵第13团,此次该部出动了两个连执行任务,却并不是直接针对红军,而是要向固原运送物资。

而当下红军走到的位置,距离这两个连驻扎的青石嘴,已经不过几公里的路程。

当红军进入六盘山区域、并开始准备翻山时,周围环境远远称不上安全,甚至随时都有可能跟围追堵截的敌军交上火。

就在前一天,驻扎在将台堡的敌军还派出了先头部队,甚至还跟红军短暂交火。

身后有国民党第37军紧追不舍,前方则有东北军骑兵第7师扼守着六盘山东麓的和尚铺,打算前后夹击、以逸待劳。

在这样复杂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时机比一切都要宝贵。

前后都有敌军在虎视眈眈,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尽快离开,让敌军没有时间来摸清我军动向,自然也就无法做出攻击和其他应对。

然而当毛主席全面考量了敌军的当前情况,并分析了青石嘴一带的地形条件,却果断决定——抽出时间和足够快速解决对方的力量,这支敌军要打,而且要迅速地打掉、吃下去。

首先,当然是因为这支敌军目前极大可能根本就没有掌握到红军的动向,更想不到红军会把他们作为目标,可以说对此毫无防备。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携带的大量物资。

对于艰苦行军的红军而言,物资的补充对于增强战斗力、减少伤亡有着巨大的意义。

青石嘴之战

在红军当前面临的道路上,六盘山是险峻的拦路虎。

这片山脉自古就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的形容。

一条自北至南、名叫青石河的小河从六盘山脚下流过,河水转弯的位置就叫做青石嘴。

带着500多匹马、20车物资的敌军两个连,就驻扎在青石嘴的开阔河滩地方。

那里在两个方向被山峰夹峙,地形狭窄,正是适合包围进攻、歼灭敌人的位置。

兵贵神速,一旦决定要打、就得迅速完成战斗部署,由杨得志、王开湘、张振山、陈赓分别率领的一、四、五、十三共计四个大队居高临下,呈钳形攻势向敌人发起攻击。

由于决心下得快、时机把握得正好,当时敌军正在较为平坦的河滩树荫处歇脚吃饭,根本没有做好短兵相接的心理准备。

红军战士以山峰、草木等作为隐蔽物悄悄接近,枪声突然就响了起来。

正在吃饭毫无防备的敌军顿时慌了手脚,既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来头,也不知道有多少兵力。

慌乱之下,指挥的找不到当兵的,当兵的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一时间人喊马嘶乱作一团,自己踩踏撞伤的不在少数。

杨得志率领的四大队从正面攻击过来,一、五两个大队则负责从两面兜击,快速攻击再加上通力合作,很快就结束了战斗。

敌军两个连丢下了百余匹战马、10多辆马车,溃退跑路了,这十多车的物资主要包括武器弹药和部队用得上的其他物资。

这批缴获正好补上了红军翻山越岭、物资损耗的不足,而那一百多匹战马,还有更重要的用处。

这场战斗结束后,驻守固原的敌军大部队当然不肯就这样吃个哑巴亏,他们很快派出了一个骑兵团前来增援。

这支敌军很快成了担任后卫的十三大队陈赓邓飞部的对手,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行军,十三大队迅速抢占了有利的地形,以逸待劳再次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支援军付出了伤亡200余人的代价,也并没有能够拖住整支红军前进的队伍。

第一支骑兵

一场战斗结束之后,红军没有停下脚步,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打扫战场、清点战利品等工作后,加快脚步翻越了六盘山。

而在接下来的行军途中,红军陕甘支队还抓紧行军的空闲时间完成了新的力量编组。

以缴获的百余匹军马作为底子,挑选有过养马经历、擅长骑马的战士组成了我军第一个骑兵部队。

这支部队被命名为骑兵侦察连,任命梁兴初为首任连长,刘云彪为副连长。

他们不但要履行侦察任务,还担负着快速反应以及其他可能的临时工作。这个职能的实现为红军后续的侦察和战斗准备发挥了重大作用,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都很重要。

后来随着历史车轮不断运转,这支队伍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八路军骑兵侦察团,投身抗日战争,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侦察连的首任连长梁兴初呢?

这是从红军时期就冲锋陷阵、战功赫赫的一员猛将。

每逢敌人“围剿”或者前来袭击,他总是冒着炮火冲锋在前,多次战场负伤不下火线。

后来,他又一路闯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时期,他的名字更是和另一支英雄的军队紧紧连在一起。

第38军在朝鲜战场上以坚不可摧的意志、灵活有效的策略立下大功,而梁兴初将军,就是38军的军长。

节点和象征意义

从后来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发生于六盘山麓的青石嘴战斗有着极为重要的节点意义,它不但使得国民党在六盘山域“围剿”红军的计划成为泡影,更标志着红军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就在成功越过六盘山后,毛主席深知:这意味着道路已经靠着红军自己的力量被打通了,前方会是天宽地广的新天地。

正是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对身为人民军队一份子的无限自豪和豪迈之气,他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六盘山》,其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句子,多年之后仍然为人传颂。

而事实也确实按照预料发展着,越过六盘山后不到十天时间,红军就抵达了陕北。

因此,后来六盘山也被称为“曙光之山”、“胜利之山”。

也是在这段时间之后,蒋介石“运输大队长”的称号渐渐在军民之间响亮起来。

警卫员吴吉清后来写的《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就把蒋称为运输大队长,说他

“在我们正需要补充时,就及时地给我们运送来了。叫我们吃得饱饱的,穿得整整齐齐的与陕北红军会师”。

到了2008年,当地党委和政府牵头,在今天的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下青石村修建了纪念那段历史的纪念碑,命名为“青石嘴战斗纪念碑”。

纪念碑的高度数据象征着青石嘴战斗发生的时间,远远望去,纪念碑顶部采用锻铜工艺塑成的红军战士骑马持刀形象格外显眼,威风凛凛。

设计者用骑兵形象雕塑作为标志和象征,来纪念红军第一支骑兵侦察连在此诞生。

六盘山的军民故事

在红军经过六盘山一带时,还留下了种种军民相依、鱼水情深的故事。

土生土长在这个村子的居民丁洪武,也已经坚持看守纪念碑多年了。

讲到那段历史,他说这里是革命老区,长征的故事从祖父辈一代一代传下来,村里从老到小无人不知。

另一位姓马村民则说,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爷爷当时正在村里,多年来战斗的故事早已经给他们这些小辈讲了不知道多少回。

马家爷爷说,当时人们大都在村子里,不知道青石嘴发生了什么,但能够听到枪响,一声、两声、三声,等到十声八声响成一片,大家才知道:打仗了!

红军在村里人的印象中就是神兵天降,敌人骑兵团根本来不及作什么反应就乱成一团,仅仅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

由于红军一直都坚持纪律严明,更是把老乡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一样保护,当时的村民没过多久就明白这支军队是什么样的队伍。

村民回忆着父母辈传下来的话语——“他们与国民党军就不是一回事,他们不抢东西,更不打人骂人。见到老百姓都很有礼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东西就一定会还,还坚持公平买卖。”

在六盘山区一带,还流传着最为感人的“一碗水”故事。

在《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这本书中,也记录过红军经过这片旱塬地区的艰难历程,以及当地群众对红军的关照和帮助。

这片地方长年缺水,当年当地的老百姓都把水看得比油还重要。

人们往往不得不走上十几里山路去沟里抬水,日常抓紧一切机会在水窖里储存雨雪水。

一旦全家要出门,家里不留人,大门都可以不锁,但水窖却一定要锁起来。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当地老百姓亲眼看见红军战士明明渴得整个人都快要冒烟,但却仍然坚持着绝不乱动当地百姓存下来的救命水。

他们宁可走远路去野外找水,或者“用茶缸从涝坝里舀水喝”。

所谓涝坝,就是当地的一些露天浅水洼,由于水质浑浊,很多时候简直就是泥水。

看到红军忍耐着喝泥水,也绝对不动村民存下来的水,种种举动让当地穷苦老百姓深受感动。

“老人们说,即使自己吃水紧张,村民还是烧一些开水送给红军。哪怕不够喝也不能解解渴。”另一位何姓村民也回忆。

正是有战争年代结下来的深厚军民一家情谊,才有了多年之后仍然被当地村民仍然记在心上、挂在口头的青石嘴战斗。

还有的村民,父亲和祖父都曾经看到过那场战斗、也看到过打出胜仗的红军。“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位村民说。

一位姓杨的当地村民,从小耳濡目染听着红军和长征的故事长大,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他虽然不识字,但因为从小听得多、对这个地方的历史以及那场战斗的相关信息都了解了不少。

如今,老人眼看着来参观纪念碑的人越来越多,就主动前往纪念碑附近天天“打卡”,为前来参观的人们义务讲解。

不少人都非常感谢他的热情帮助和接待,这位老人却总是说“吃水不忘挖井人”,长征的精神要传下去,这些故事总要有人来讲。

结语

有人说长征是一场向死而生的壮举,后世人看来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先别说路途艰辛、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在当时红军缺衣少食、更缺乏各种军事物资的情况下,到底怎么坚持下去更是奇迹。

不过一旦把红军对待人民一以贯之的态度、对待敌情实事求是的原则考虑进去,这个疑问就得到了一定的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