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曦|我的炊烟味【2022年天津卷作文】

 120035948@qq.com 2022-06-09

我的炊烟味

文/晨曦

                

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又见炊烟》。寥寥数十字,展现出了一幅山水恬静,岁月静好,愿得一人心,相守烟火味的和谐画卷!不论是邓丽君甜蜜酥柔的嗓音还是王菲天籁空灵的嗓音,她们声情并茂演绎的这幅画卷,令人向往。

对80后出生于农村的我来说,烟火味是“小桥流水人家”,烟火味是“柴门闻犬吠”,烟火味是“红泥小火炉”,烟火味更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江南的农家烟火,依山傍水,有着冉冉的舒缓,有着袅袅的灵动,不似大漠的“孤烟直”。

在城市蹉跎的二十多年里,整日穿梭在钢筋水泥垒成的“巨兽”中,浑浑噩噩于灯红酒绿间,推杯换盏于虚与委蛇里,似乎要被人类的工业文明和商业繁荣“同化”了,似乎要丢失了人纯真的本性。

子曰“四十不惑”,可是人是什么?活着是什么?我是为了什么?四十年来没有想明白,也想不明白。在生存的压力下,在名利的诱惑下,飞速发展的时代似乎也容不下我们去思考,只能被时代的洪流推着一路挣扎,成为随波逐流的羔羊!“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者说当局者迷。如果一直沉浸在名利场,也许一直也想不明白。

城里的烟火味是朦胧的,是冷漠的,甚至是残酷的。“房贷”、“车贷”、“卡贷”,贷贷都是精准吸血,开发商、金融家、暴发户,个个吃着人血馒头。

对劳心劳力的我来说,似乎渐渐感悟到了农村的烟火味,是一种返朴情怀,是一种迷途知返,更是一种指点迷津。“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读孔子,读庄子,读苏轼,读到的是人间清醒,悟到的是人间烟火。

从饮毛如血到燧人取火,火与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我想这火是孔子的“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是庄子的“物无所害,人无困苦”,是苏轼的“心安处即吾家”。这火不是不列颠的“坚船利炮”,不是西班牙的“烧杀抢掠”,更不是美利坚的“五角大楼和华尔街”。

有一种人间美好的烟火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田叟之子的鸥鸟忘机,如王维与值林叟的谈笑忘返。

有一种人间美好烟火味也可以是:“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如范蠡与西施泛舟五湖,如苏轼和朝云兹游奇绝。阴阳和谐,琴瑟和鸣!

更有一种人间美好的烟火味是:“父母在,家就在。你养我大,我陪你老。”!子曰“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

你炒菜,我生火,聊一聊我儿时的调皮捣蛋,聊一聊我生活的烦恼,也聊一聊你们年轻时的“诗情画意”!这是我想要的人间烟火味,和阵阵炊烟升起!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