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乡游松花江

 昵称45109175 2022-06-09 发布于浙江

6月3日端午节一清早,我与老伴吃罢早饭,带多个茶蛋,瓜果,饮品,粽子什么的,乘坐儿子和女儿的自驾车,奔赴临江乡榆树村。此村是小丰满流域北下双城域段的临江乡榆树村西侧千米左右的松花江支流。

薄云遮住烈日,西北风不凉不热吹着,真是旅游踏青的好日子。来到江边,那里的人群已是拥拥挤挤,彩色的帽,彩色的衫,形成花色格调,象座百花园绚丽多彩。
    
老者迈着蹒珊的步子,顺江边遛哒。不时打着眼罩,眺望江的远处。儿童们,戏闹不停。一会撕闹奔跑,一会手拿水枪,打着水仗。中青男女,有的拉手江边漫步,有的依偎在江边青石旁说着悄悄话儿。
   

还有两处冒着碳烟,随风刮过肉的香气。这是江边的“野餐宴”。烧具,肉串,佐料,啤酒,白酒,饮料等货品摆成一溜儿。烤箱“嗞嗞”响着,一串串肉串冒着油渍,顿时变成淡红色。除烧烤师外,其它人围成一圈儿,手把肉串,酒瓶,欢笑声携带酒香传出很远。
    
江囗岸东侧,传来悠扬音乐声,只见十多位男女身着彩装,浓妆艳抹,手持扇子,手帕,随着音响翩翩起舞。招来游人驻足观赏,并报有掌声,赞叹声。
   
时间近午时,薄云渐淡,暖阳撒下热度。江风夹着腥味儿阵阵吹来,展露着松花江独有的气息。
    
三一群,五一伙,找块绿地,铺上单子,席地而坐午餐起来——茶蛋,粽子,水果,啤饮等食品应有尽有。食间,洋溢着欢快,别样的气氛。
    

乡游,郊外游,田园游成为另种旅游的时尚。省游,出国游,不适合乡间老人——支付大,距离远,时间长,身体问题等。那么,近郊游,田园就很适应。不用昂贵的机票,住宿,门票等等。照样可以领略无限风光——绿树,江水,小山,游船,捕捞,垂钓,野餐……
    
简约旅游,安全游览,短日出游适的应于老年人,乡下人,身体渐弱的人。
    
榆树村村长,组织几位村民,守护江边游者安全,及时指导和告知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我在村长那里了解一些情况:
    

由于榆树村近邻松花江支流,占有独特景观之优势。多少年来,哈市区的,本区在端阳节时节,至到中秋节,前来江边观光游玩的客人达万人之多。特别受到不能远游的老年人青睐。来自哈市96岁刘仁老者说:“家乡野郊游,适应我们老年人,在家边儿看山玩水也不错。去外地花销大不说,老年人的身子骨抗不了折腾了。”
    
村长告诉我:“如经济允许,榆树村准备打造松花江乡郊旅游景点——玩,游,吃,住于一体的江岸农家乐园,为区内外游客提供消闲去处。借助一江宝地,打造榆树名片。”
    
太阳卡山,我们的自驾车才返回。一天的乡郊游下来,身体虽有些疲倦,但,心里觉得爽爽的,心存未尽之感。榆树村的江岸风景,村长的展望,游客的评说,都是滿滿的向往,渴望和期许。

我深信,不待多年时日,榆树村的江岸景区会得到开发,升级。它会同“人工湖”,“莲花湖”等双城区景区齐名,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消遣的好去处。

张云鹏,网名不老松。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冯德英文学馆《期刋栏目》期刋签约作家。在《民间文学》、《故事会》、《传奇故事》、《黑龙江日报》等报刋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曲艺等作品300余篇(首)。其中《买爹》、《玉翠良缘》、《第二次死亡》、《恶梦》、《母亲的臂膀》、 《刘公岛奇遇》等作品获得国家、省作品创作奖项。2016年岀版《新故事传奇》。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