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河流一样行走|九龙江|左岸|黄河|漳州|自来水|西溪

 听涛品海 2022-06-09 发布于江苏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曾多次站在桥上看河。
两年前,我站在兰州城关的中山铁桥上,足下的黄河在夕阳下载着一川金色的波涛,向东奔流。风从远处的白塔山峰顶吹过来,下游古老的黄河水车边上,停驻着几只羊皮筏子,游人和艄公唱着当地的歌谣飘逸在广廓的河面之上。那一刻,来自东南之滨的我,生出一种对大西北黄河的喜爱和敬仰。
今年夏天,当我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上的时候,心里泛起的竟然是相同的体验。江水缓缓地流淌,远处江面上升起一层如纱一般的薄雾,偶尔传来一两声清亮悠远的江楼钟声。遥望水天一色的云影蓝天,感觉眼前的一切是如此壮阔辽远,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烟波浩渺。那时,我愿意自己就是江流中的那些无数细小的“银花”,适意地向远处奔腾涌流。
人们对河流的喜爱由来已久。自古以来,人类总是“逐水草而居”,只要跟着水走,就会找到出路。溪流从荒凉孤独的源头出发,一路壮大。带着草木的气息向东而流,逶迤入海。一条长江,一条黄河,孕育了众多的名城古都。大江如此,小河亦是。
现在,我站在家乡漳州古老的战备大桥上,看着眼前这条由西向东穿城而过的清澈河流。母亲曾为我描绘的旧时漳州九龙江的模样:
远处,是透亮的蓝天,圆山清晰可见;近处是南北两岸的旧桥边人家。岸边,几只渔家小船,在江面上随波荡漾。三五个阿婶阿婆,到河中找个水浅的地方,搁上自家带来的长条板凳,凳面已经改制成了简易的洗衣板,彼此热络地打声招呼,开始利索地洗衣干活,不时还有小鱼、小虾钻进脚缝挠着痒痒。跟来的孩子呢,也索性下了河,泼水嬉戏,与水底的细沙、鱼虾作伴。
那时,我们家住在江边。母亲常常在下班后也带上长板凳,加入河中的洗衣一族。“洗完后站河里吹吹风,空气也是甜的呢。”母亲至今还很怀念。小时常听老人讲,九龙江是漳州境内第一条大江,分西溪、北溪两干流,《龙溪县志》记载:“西溪水源,北自西溪永丰,南自铜壶、小溪,至南靖合流,而绕于郡城为南河,过诗浦,达三叉河,与北溪会。”两溪自山城而下,水面开阔,水石清美。其中西溪流经芗城的这段就叫芗江。这条穿城而过的河,为这座小城添了多少富足和柔美!
而芗城百姓得其地利,靠水而居,九龙江西溪与北溪刚好夹峙区境而过,形成冲积平原,于是水稻、甘蔗、香蕉、荔枝、龙眼还有水仙等各种作物蓬勃生长。“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母亲河,滋润山乡田园,养育一方儿女,给两岸百姓带来了厚泽和福气。
曾经,这条河也沉淀了一些苦痛艰涩的记忆。早先,各家各户还没有接上自来水,每天人们都要到河里去,打水回来做饭洗刷。于是江边、河岸,小城的居民们三三两两,桶来人往。熟练的人们赤脚浸泡在清凉的河水中,连肩上的担子都不必卸下,身子一低一斜,两边水桶轮番打满稳稳地挑上就走。也有不想下水的用小桶七八分满打上,再倒进大桶里提回。有一年接连几天暴雨,水流较急,江边一户人家一个才十来岁的少年把水打得太满太沉,一个踉跄,人随桶而去,再也没有回来。至今还记得在苍凉的晚风中,河边传来少年家人暗哑的哭泣。
河流却依旧不停,总还是要往前走,战胜一切的阻遏和困厄前行是河流的一种本能。终日不变的人语车流也依旧喧闹流淌在市井街巷。小城的居民们悄悄地在心底里收藏起哀伤,更加勤勉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后来,街道一角就有了售水的自来水亭,方便了远近百姓。而今,只要打开水龙头,清亮的自来水就从水管中汩汩流出,这些来自于九龙江的水,经过澄清过滤储水等几道工序的净化处理,源源不绝涌向千家万户。
有水,就有船,有桥。战备大桥、中山桥上,码头边,人来人往,一片繁忙。交通的便利,运输的快捷,给芗江大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曾经,大米、白糖、樟脑、面粉、柴炭、丝布、草席、雨伞、漆器、鲜果、水仙花、茶叶等物资源源不断汇集于码头,并转运至上下游各地,九龙江上,大小船只穿城而过,河道深,船舶众多,各支流航线畅通,密如蛛网,承载了小城百姓生活富裕的希望。
渐渐地,由于上游水量的减少,九龙江河道也逐渐搁浅,这些年来,运输船只已经少见。却在河流之上,相继傲然矗立起几座大桥,自西而东,有漳州大桥,战备大桥,新中山桥,西洋坪大桥,武林大桥……如长虹般连通两岸。芗江人家,依桥来往,不改往日的热闹与繁华。而临江的一座座大厦,光鲜挺拔,却早已不再是昔日的旧容颜。一江河水也始终平缓而努力地流淌着,奔向海洋。
当一条小溪成了河流,如长江、黄河、九龙江,也就具有了与大地平等对话的力量,也便拥有了自己的岸,左岸和右岸。黄河,自西向东流,左岸是高耸的白塔山,右岸是密密匝匝的树。长江,向北望去,左岸是秀美的龟山,右岸是郁郁苍苍的树。九龙江,左岸是丹霞山,右岸依然是树。左岸右岸,隔江对望,熙熙攘攘而又平和有序地居住着我淳朴进取的闽南子民。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河流,沿着河流行走,就会从周遭矗立的大山、青葱的树木、广阔的大地、飞翔的鸟儿、畅游的鱼儿、勤劳的百姓中得到启迪和力量。就会在暴风骤雨中永不迷失方向。那些等待去探索的未知,总是以一种充满魔力的姿态,召唤着我们前往。没有河流一样的心态和信念,终究会与大海无缘。
怀揣着梦想,循岸而上,领略美景。一直不停,去寻更美的景。左岸青山右岸树,见证了河水的执着与意志,而左岸青山右岸树,也便成了河水永久凝固的记忆。
像河流一样行走,便成了我的一种人生信仰。
责 编 | 周艺桂 审 核 | 朱国文
监 制 | 罗小雨 总 监 | 黄荣才
来 源 | 平和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596—52150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