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土永磁深度研究系列30——中科三环2021年报点评 前言: 1.一切从简,29篇稀土永磁专栏中已讲...

 千里走单骑2 2022-06-09 发布于云南

前言:

1.一切从简,29篇稀土永磁专栏中已讲过的客户、技术等很多知识略过,不废话。

2.更正一个错误,昨天会议中匆匆发帖,把去年业绩基数看错了,本文更正。

3.定论:如果没有业绩预告,这份年报超预期;在业绩预告基础上,这份年报符合预期。(说低于预期的我无力吐糟,踩上限叫超预期、踩下限叫不及预期没问题吧?那么踩中线你叫不及预期请问什么叫及预期?)

正文:

一、主要财务数据

1.营收:71.5亿,同比+53.6%

对比成本:成本端原材料成本增速快于营收。

等一等,想到了什么?公司成本端最大头的原材料增幅高于营收,而利润增幅又显著高于营收增幅,那么可以推测公司控费是向好的。然而看到一些投资者简单的看个表观数字就直言公司控费不行,连最起码的理解和推测都不愿意做,深表遗憾。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推理是否正确?

2.费用情况:

所有费用增幅全部而且大幅低于营收增幅,包括上表的人工等成本。这从客观数据上验证了我们去年推测的公司虽然身为国企经营效率低,但改善可以期待。要知道,在这个业绩增幅下这样的费用控制是很好的了。还有异议?那再上一图:

销售大增的情况下销售费用中的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反而是下降的,我看了管理费中的相同项目也几乎与2020年相差无几。这是很难得的,简单看个数字就说三环控费差我觉得是对财报的不负责任。

3.归母净利润:3.99亿,同比+208.44%

4.扣非净利润:3.77亿,同比+241.63%。

5. 现金流:原因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增加原材料库存+扩产。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亿,同比-519.97%,不要看着就吓到,基本上完全是大幅增加原材料库存的原因,不是坏事。(这里多说一句,去年初分析三环的时候很多人喷三环18亿现金在手不作为,真的是无厘头的,要知道经营实业不是键盘侠敲几下键盘指点江山那么简单,你看经过一年多连续的原材料涨价以及扩产原因,马上18亿就只剩12亿了,再看看恒大等地产企业的激进后果不言自明)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较上年增加40.55%,主是扩产所致,好事。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较去年增加13,193.58%,主要是从银行借款采购原材料和扩产,好事。

改扩建工作从下图装修费和厂房更新改造就可以看到21年很明显的开始提速:

5. 基本每股收益:0.3745元,同比+208.48%

6.ROE: 8.29% ,同比+5.49%。横向对比宁波韵升是11.25%,大地熊是15.68%。三环要赶上行业均值的承诺还需努力,但今年长协结束后再提一档应该是问题不大的,要知道前三季度三环的ROE4.35%,4季度已经算是开始加速提升了。

二、分季度数据:

为什么要看季度数据?因为前三季度是明牌,看季度数据才能更清晰四季度的增长情况。

1.先看看业绩预告:扣非是3亿-4.6亿,中值是3.8亿;

2.前三季度扣非之和:1.8亿出头

3.那么按预告四季度扣非中值2亿不到一点点,实际1.95亿多,差了400多万到中值,然后将近2亿的季度利润很多人因为400万的差额说不及预期?

4.2020年四季度扣非0.55亿,那么2021年四季度同比+255%;2019年四季度扣非0.3亿,那么2021年四季度同比+550%(此处更正文章开头所说错误)。

三、重要信息点评

1.应收账款:

这块很多人看到23亿拿来说事儿,那么大的营收呢,而且去年就有17亿,压根不用担心,三环的稳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基本上全部都是1年以内的,担心个啥?

2.存货:

29.8亿,去年初是15亿,几乎翻了一倍,很多持股者又惊喜了。冷静下,这个翻倍因素里包含了价格的上涨和采购量的提升,也就是说实际上的原材料库存数量并没有翻倍这么多。

仔细看上图可知,存货中大头是原材料和在产品,数量相当,然后库存商品也不少。有的人可能要担心三环库存积压带来的销售问题了,想什么呢?以销定产,订单都排到几个月之后了。而且原材料相比去年初的5.4亿来说也是扎扎实实的翻了一倍的,出去价格上涨的部分外,数量上也是多于去年初的,为什么增加备货?就是产销增加的原因而不是单纯的什么囤货赚差价。想多了,以前1个月卖1000吨,现在一个月卖2000吨,那么必然原材料备货要大幅增加。道理很清晰的吧?

3.海外营收:

增速快于国内,达到85.79%,占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5.49%,个人推测公司4季度新增的大订单应该是国外。

4.远期结汇业务:

这是我去年多次提到的三环有很大改善空间的地方,要知道2020年三环的财务费用相比2019年增加了1个多亿,主因就是汇兑损失。而2021年来看,公司开展远期结汇业务投入5.4亿多(4.7亿后期追加),收益1200多万。而公司财务费用在利息收入减少和支出增加这一项就同比增加近2000万的情况下整体才增长1300万,也与汇兑损失减亏2200万密不可分(2020年汇兑损失7700万,2021年损失5500万)。所以明白我为什么一开始介入三环分析就很重视汇兑损失了吗?我估计很多人到现在都还没有重视这一点。想一想,如果汇兑损益为0,哪怕不赚钱,利润要多多少?

5.新纳入合并报表的公司:

公司与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中科三环(赣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本公司认缴1.32亿元,持股66%。2021年3月9日本公司完成出资3300万元,于本期纳入合并范围

6.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70万辆,同比大幅度增长102.4%,其中中国市场销量达到354.8万辆,同比增长约1.6倍。这里要注意国内市场销量超过了全球一半,因此,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再联系一下稀土永磁接近90%在中国,不用担心的。

7.我国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重稀土减量化技术、高丰度稀土资源平衡利用和磁体回收利用技术等领域都与世界同行并驾齐驱。

从技术层面来看,公司在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推广水平方面基本与日本企业同步。

——这是我印象中三环第一次如此自信的表述,技术上国内有资格说这句话的也就三环。

8.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产品订单增幅较大,下属各工厂基本满负荷运行。

——重点词是“订单增幅较大”、“基本满负荷运行”。很多人还会不依不饶的黑三环,诸如拿一份大超预期的业绩预告来说:“你看,你差了400多万”。但是放心,我告诉你我分析三环一年多来什么“日暮西山”、“订单都接不到了”、“快要倒闭”之类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市场从去年到今年多少人是盈利的?连蛋蛋都亏的又清仓了,可是如果去年我们分享时就买入的三环还有30-40%的盈利。很多人嫌少,我只能说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是自己要求太高。毕竟那种短线动辄翻倍或腰斩的我做不了。

四、公司和客户结构分析

1.下游客户结构方面:

前5占比从2020年25.12%下降至23%,进一步扁平化。其中A公司占比从2019年5.24到2020年6.13%到2021年8.51%,之前说过不要小看这个占比增速,换算到实际的销量增长是非常可观的,保持去年推测,A客户是特斯拉,其他产商很难有这个销量和增量。

2.上游客户结构方面:

这份年报里上游有3个非常值得推敲(惊喜)的地方,那些说三环年报没信息的,我也只能说是你的研究只停留在表面而已。

(1)前5供应商采购占比50.96%,2020年是36.53%,增幅太大了!个人推测主因是公司去年采取的集团集中采购发挥了重要作用,照这个趋势,这个策略是正确的,每年估计能为公司省下大笔原材料费用,毕竟国企和国内行业第一的地位,话语权还是比较大的。

(2)A公司占比从2020年的10.27%上升到17.80%,增幅也非常之大,根据行业格局推测,A公司估计是北方稀土,其他家应该没有这个体量,合作比较深的南方稀土的话很多都拆分 在关联交易中披露了。有不同意见的欢迎探讨。

(3)赣州科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首次挤掉E公司进入前5供应商,采购额达到4.3亿,占比5.67%,去年是多少?1.3亿。这意味着对科力稀土27%的参股和上文说到的新并表与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科三环(赣州)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始发挥显著作用,上游采购结构快速优化。

(4)如果对三环的上游优势有异议,没问题,用数据来验证。在上游如此紧俏的情况下,可以如此大幅度的先拿货后付款,我相信在业内是不多的。

3.公司结构分析

上面这张图很多人可能看一眼就过了,然后又是公司年报没什么信息。。。还是缺乏深研的原因。有几点想说的:
(1)从总资产可以看到公司主力就是宁波科宁达和天津乐喜,可以再加一个宁波三环磁声。其他都是小菜,包括北京瓦克华。所以天津乐喜对三环很重要,三环这两年业绩为什么那么差?因为乐喜很垃圾,乐喜为什么很垃圾?因为跟特斯拉签了个垃圾低价长协。

(2)从利润看,宁波的两家公司真是美,主力中的战斗机,虽然三环磁声只占比56%。可以说,没有科宁达,三环GG。然而搞笑的一点是:三环对乐喜的投资额度甚至超过了科宁达,乐喜真是该争气点儿了,母公司2021年猛搞乐喜,那么多担保贷款,1至2年内没有起色说不过去的。

(3)结合资产和利润看,规模差不多的科宁达和乐喜,一个利润2.9亿,一个利润0.1876亿。。。明白我为什么选三环以及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个长协合同了吗?可能不能指望乐喜像科宁达一样赚钱,因为科宁达有供货苹果等很多高毛利的消费电子领域。但也必须对乐喜寄予厚望,因为乐喜以汽车为主同样是高毛利领域(虽然可能比不了电子),而且,一旦长协结束,不说也来个2.9亿,保守估计至少搞个1.5亿问题不大吧?然后归母按66%的份额也很可观的。这还只是长协带来的,还有扩产呢?母公司去年最大的一笔担保就是给乐喜担保的7亿,干嘛用的?改扩建。还有经营优化带来的降本增效呢?还有远期结汇业务可能带来的汇兑损益改善呢?

(4)一堆参股的联营公司该咋样还咋样——还是那个球样,以南通日立三环为例,确认投资亏损2300多万与2020年差不多,唯一可喜的是赣州科力稀土从2020年的盈利580多万到1850万,不过这也正常,去年稀土那个价格盈利是正常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日立三环虽然亏损差不多,但营业额从2020年的1.27亿增长到2021年3.36亿了,同比增长165%,我估计今年至少盈亏平衡应该问题不大了,也就是说为三环再增加2300万利润,即便再不济减亏问题应该也是不大的。

五、风险事项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虽然发现很多球友不喜欢别人谈风险,但我想说:不谈风险的分析都是吹票忽悠耍流氓……对于三环来说,目前主要注意以下三项风险:

1.高端钕铁硼磁材领域的竞争问题,国内各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但任何事物都有平衡点。只不过,现在就担心产能过剩是不必要的,毕竟行业需求才起来,而且未来的广阔前景前面29篇专栏已经分析透彻。

2.汇率波动风险以及为此开展的远期结售汇业务风险。汇兑损失孙然减亏2000多万,但仍然是亏损5500万的,对利润影响还是蛮大;远期结汇业务一旦做反就是亏损,那就不是对冲而是雪上加霜,这也是我说投资者要注意宁波韵升利润中投资部分的原因。当然,即便有风险,三环这么大的出口,开展这项业务我还是支持的。

3.国际摩擦风险,三环出口占一半,最终用户多为欧美跨国公司,世界和平对我们很重要。当然,近90%产能在中国,几乎可以不用担心,毕竟工业味精不是吹的,老外担心我们不卖还来不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觉得是不会干的。

就写这么多,点评和分析全部在其中,就不总结啰嗦了。总之我继续看好我的,该看空的继续看空,求同存异不矛盾,只要懂礼貌。大地熊宁波韵升等业内公司年报会继续对比分析,能否出专栏看时间。目前只是简单对比了下三家职工薪酬,具体情况是:2021年薪酬情况中科三环74811 万、宁波韵升36688万、大地熊12286万;员工总数中科三环5537、宁波韵升3091、大地熊1547;简单换算为人均薪酬后中科三环13.51万、宁波韵升11.87万、大地熊7.94。看来三环的福利待遇在业内也是首屈一指的,与同行的利润差距也有这方便的原因,但高待遇对公司发展是好事,今天看了三环的最新招聘信息,待遇和企业文化方面确实感觉不错。只是,待遇有地域上的因素要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我对这份年报是满意的。业内不同标的之间的投资者不必互踩,格局太小,在行业当前发展阶段,只要自己不怂或作死,随风而起问题不大。三环乃至行业利润增长方面我觉得基本不用担心,只是多少的问题。今天看了三环最新扩招的信息,对比了下2021年员工同比就已经增长了200人,还是在疫情之下。想说的是,一个向下的行业或企业会裁员;一个向上的行业或企业会扩招。那么,明白了行业和企业处于什么阶段了?还需要担心成长问题吗?本文不正之处,真心、热烈欢迎批评指正!

                           2022年3月27日   凌晨1点于南京


此处路过的,请点赞、评论或转发,花一天时间仔细看完197页年报并整理,就当稿费了。谢谢!

声明:笔者持有文中标的,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风险。

#雪球星计划#    #稀土永磁#    #投资炼金季#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调研团    @雪球访谈    @雪球路演    @投资炼金季    @小果果爸    @快乐魔兽    @国老-甘草   

$中科三环(SZ000970)$    $大地熊(SH688077)$    $宁波韵升(SH6003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