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名校,真的只有成绩好吗?

 张宇文老师 2022-06-09 发布于上海

谈到教育,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升学、成绩、考试,而与之密切联系的两个话题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区域差异以及区域范围内的学校差异

这两大差异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国的网络,在这之中,省与省之间互相竞争招考模式和升学比率,校与校之间比拼办学模式和升学人数,日复日年复年的追逐赛塑造了现有的教育格局。

正因如此,“名校”(高中)就成为了链接这两大话题的重要纽带。由于各省的巨大差异,不同层次的学校实际上很难以一个相同的标准进行对比,比如沿海城市会有很多普通高中能贡献出大量的本科生,这一比率在偏远地区的县市重点高中都不一定能达到。

而名校往往能突破所谓地域的限制,它们彼此之间竞争的名额(主要是清北等顶尖名校)相较于每年大学总招生总数来说凤毛菱角,尤其是一些面向全国的特殊招生计划,更是成为了名校间彼此角力的“主战场”

举例来说,清北每年在全国内投放领军博雅两大计划、以及各大学科竞赛的冬令营,其名额就不再分配到各个省份,而是全国学生统一的大比拼。其生源构成就会每年产生波动和变化,单个学校常年独占鳌头的现象很难出现

由于竞争范围广、难度大、名额少,不仅那些常年平均下来稳定在前的高中可称之为“名校”,那些在全国竞争中能零星贡献名额的学校在自己所在区域亦可冠以“名校”之名。

如果回到上海,那则一直流传有“四大名校”之说,四所顶尖高中由于出色的升学数据、独特的编制地位博得了上海学生及家长的青睐和向往。近年来,由于七宝中学的快速崛起,其无论在升学率、名校率上都可以与四校比肩,因此也有“四校”+“七宝”的组合,即“五校”的说法。

事实上,由于过去全国竞赛考试和招生的范围还不局限于高中生,上海部分初中生能够打破年龄上的界限,逆袭比他大几个年纪的学长学姐拿下奖项,而这些在遍满高中的红榜上显得“异类”的初中学校,亦可和高中“名校”比肩。

在固有印象中,我们通常会把成绩拔尖的学校认定为挑灯夜战、勤学苦练的“高考加工厂”,学生在其中日以继夜地刷题、考试、背诵。但事实上,“五校”不仅有着丰富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研学之旅等,更是很大程度得给予学生以自由,赋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教育权。

在这一点上,或许会有人提出质疑和争议,认为这些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名,实则还是应试教育的老一套。但如果比较2017、2018年复交两校综评面试中各校学生的通过率,所谓“素质教育优秀典型”的学校录取率有时会相当低,而五校在入围基数特别大的前提下,仍能保持一个极高的通过率,足以证明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想当然的给学校、社会做出一个评判。尤其对于那些平时成绩一般,但自认为综合素质过硬,从不“死读书”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不愿意相信名校中的大多数学生不仅学的比他好,甚至玩的都比他出色,综合素质完全不逊色。

事实上,上海名校的尖子生们不仅在成绩上无可挑剔,其在综合素质的评比中仍能领先同龄人一段距离,这也就不怪高校对这批学生的钟爱了。

高升学数据、高素质教育这两个看似对立的矛盾在上海名校高中里达到了均衡,素质教育仍然能够保持极高升学率,这是上海这几所学校为全国教育做出的绝佳典范。但这样的典范确有一个最致命的不足就是:它很难被复制和推广,尤其不适合广大的普通学校

如果对社会上那些热点教育话题、教育模式进行归纳,我们会发现最容易被记住的那些学校或者教学模式都紧密得与“应试教育”相联系。从以前流行的“黄冈密卷”刷题风暴,“启东中学”升学奇迹,到现在的衡水中学“军事化”管理和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大会”无一不与刷题、应试紧密相关。

这一现象,不仅说明了“应试教育”在中国扎根的土壤之深,更是说明了相较于素质教育模式的复杂性、多样性,应试教育的诸多成功典型具有可复制性、易操作性等鲜明特点。在自身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学校采取一套被证明有效且容易上手的应试教育模式显然会对自己更有利。

所以我们会发现,当上海各大名校每年组织不同花样的改革创新,仍能保持极高升学率的前提下,甚少有学校,尤其是普通高中学习和参考他们的模式。甚至,一些名校本部即使下了大量的精力,当其分校生源跟不上本部的情况下,本部的办学理念就会面临“推行障碍”的问题,分校与本部之间尚有如此大的隔阂,更不用谈到其他学校中推行新的理念。

因此,仅从学校内部来看,五校校确实很难有值得指摘的地方,因为他们确实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学业、素养双优秀的学生,学校的升学率与学生自身的认同感、满意度确实不负当年家长的寄托。

但名校真的想扬名于四海,不仅要依靠成绩、升学率等硬指标,更要考验她的软实力,尤其是所谓的“制度影响力”。

一个好的学校,有承担的学校,不能只局限在自己校内的一亩三分田,培育好自己的学生,而是要提炼总结出更好的理念和模式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学校适应并采纳自己的模式,旨在共同提升本区域内的教学质量,而不是成为了区域教育资源的“吸血鬼”

曾有人开玩笑说,在那些生源极佳的名校中,即使校长什么都不做,老师们正常朝九晚五,学生凭自学也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

名校每次创新几乎都成功的原因不是说其新模式有多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困难,克服了教育的痛点,而是他们的学生有强大的适应力以及有效的学习力。大多数情况下,名校改革创新最多只能算锦上添花,但做不到雪中送炭。

所以说,素质教育推广难的问题不在于名校抵制素质教育,也不在于精英们不推崇素质教育,而是当实践模式都是“小而美”的素质教育时,没有学校愿意去提出一个更广泛、更具适应力的“素质教育”模式

或许,各个名校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没那么大的能力去推动其他学校创新,但实际中我们鲜见它们有这样的意愿去为之奋斗。

当名校们有着其他学校不可比拟的优质生源和资源投入时,耀眼的升学数据只是他们的应有之物,名校的示范效应、社会责任是否才是对他们最迫切的要求?

当名校学子传播自身经验,叱咤大学校园时,是否也有精力回头看看整个区域内的教学基本形态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