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综评强基下,竞赛还吃香吗?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竞赛?

 张宇文老师 2022-06-09 发布于上海

自主招生取消后,学生进入名校的方式又回归到了高考。前两年强基计划一颁布,竞赛圈到处都是唱衰学科竞赛、不看好基础学科未来的声音。

一方面,学科竞赛的奖项无法给竞赛生直接的加分优惠,只有少数顶尖选手,才能去竞争保送的门票;

另一方面,自招的名额转移至强基或者综合评价,高考分数才是高校考评的最主要参照依据,搞竞赛或许对某一学科的成绩提升有帮助,但从“大局”来看,还是把时间精力放在弱势科目上、争取提升总成绩更合算。

基于此,我接下来讨论的问题是:

1、扫盲:学科竞赛具体指什么?

2、强基综评背景下,学科竞赛对升学还有用吗?

3、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竞赛?

什么是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通常指“全国中学生XX学科联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竞赛五门,是国内最具含金量的学生竞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五项学科竞赛中,难度和认可度综合排序大致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

01

五大学科竞赛内容大盘点

02

五大学科竞赛赛程安排

(具体赛程以当年组委会通知为准)

综评强基下,

学科竞赛对升学有什么作用?

自招取消后,以往学科竞赛获奖的加分或降分录取也随之取消。按照教育局规定,现在只有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仍然具有高校保送资格。

不过,相比竞赛人数的好几万而言,每年能进国家集训队的总共不超过260人,2021年上海入选集训队的总人数才13人,能拿到保送资格的是竞赛大军中的极少数。面对这些少数极具天赋的学生,我等普通人只能望尘莫及。

那么对于广大没能进国家队集训的竞赛生来说,在综评的高考新政策和强基计划的“横空出世”下,他们是否具有优势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在沪招生的主要五所综评院校要求:

我们会发现,以上几所综评院校,只有浙大提到了“学科特长突出”,其他院校均未提及。

但竞赛与自招多年来关系密切,我们通常会认为,如果能在五大学科竞赛中取得一定的奖项,在综评面试中可能会具有一定的优势。据我小范围观察,哪怕并未在学科竞赛中获奖,一些学生也会将自己的竞赛经历写进综评的个人陈述材料中。学生们普遍认为学习竞赛的经历也会是加分项。

再来看强基计划——

目前国内36所“双一流”A类高校还推出了强基计划,我主要整理了以下几所:

可以看到,强基的两类报名要求,简而言之就是:

第一类,高考成绩要好;

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获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考生,可破格入围。

部分偏文科的院校只要第一类考生。

同时,据了解,2020清北强基计划共招生1781人,其中破格录取的金银牌竞赛生有510人。但在强基第一年,除了清华以外的其他院校都没有完成强基的招生计划。C9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情况或许还行,但再往下的学校就成了“竞赛落榜生”(没能拿到国二的学生)、“强基落榜生”(拿到了国二,参加了强基却没被高考成绩拖了后腿的学生)的收留所,竞赛生普遍觉得血亏,一些院校老师也为错失了这些竞赛生而惋惜。

而到了今年,强基计划进入了第二年,绝大多数院校都完成了强基的招生计划,且相较去年招生质量更高。这是因为学生们对强基计划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自身、对基础学科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打算走强基的竞赛生会花更多心思在其他科目上,而原本不学竞赛的好学生则为了强基校测提前接触竞赛内容。

我们再来看近三年五大学科全国决赛的金银牌总数:

换着柱状图更直观:

从2018年到2020年,决赛金银牌总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超过1200人。金银牌人数的增加一方面来源于参赛总人数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各大高校对竞赛生的招生需求。大胆猜测,现在参加竞赛可能更容易拿奖了,这对竞赛生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学科竞赛本身,未来依旧充满未知。

总结一下,学科竞赛在目前政策下依然“有用”:

①国家集训队直接保送清北;

②国二及以上奖项的竞赛生可破格入围强基计划(但高考成绩也不能差);

③竞赛经历及奖项在综评的面试、强基的校测中可能是加分项。

但“用处”分有限。不管是综评还是强基,竞赛、证书、论文、专利都只是高校录取你的参考,只有高考成绩才是硬核标准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竞赛?

对竞赛科目有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学一下竞赛内容。聚焦自身兴趣,不要把竞赛和升学之间的联系看得太重。

一方面,竞赛内容是课内知识的延伸和进阶。在你已经掌握该学科考纲内容的前提下,不为了拿奖,适当地超前、超纲学习也是有好处的。就像初中生回过头看小学数学,觉得真是so easy一个道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学习竞赛的过程中,你感到了快乐,并且能从一次次攻克难题、获取知识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那你很可能就是适合学竞赛、也适合学这个学科的,可以考虑走竞赛-强基路线,争取将来为国家的基础学科做出贡献。

没兴趣,或者没余力的同学建议还是专注课内。

有些同学觉得化学实验很有趣,自己化学成绩也还不错,就觉得自己很喜欢化学,甚至想在大学继续学化学。但离开了“有趣”的实验,开始了略有难度且相对枯燥的竞赛学习,这种“喜欢”很快就难以为继了。这时你就应该意识到自己不是真正的喜欢化学。

同样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在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上。在我看过的个人陈述里,理科生十有八九都说自己喜欢数学、喜欢物理、喜欢生物,但在真正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往往意识不到:他们自以为喜欢某门学科,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只学过这些学科……

我一向很推荐高中学生提前了解大学里各个专业都学些什么,好为将来的专业选择做好铺垫。学科竞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基础学科的“大学先修课”。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同学,平时的学业都兼顾不过来,还投入大量时间搞竞赛。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属实不值当。建议专心学习,查漏补缺,还是提升总成绩比较实在,竞赛毕竟只是少部分人的游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