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路抗糖 | 化解“微”机,看羟苯磺酸钙如何守护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尚振奇 2022-06-09 发布于吉林

开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肾病(DKD)均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表现,是常见的糖尿病长期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羟苯磺酸钙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那羟苯磺酸钙是通过哪些独特的作用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呢?下面就请随着小编一探究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和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



图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是由慢性高血糖引起的视网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的微血管渗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多引起的新生血管增殖性改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羟苯磺酸钙

抗氧化应激+抗炎



图片

羟苯磺酸钙同时具有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黏附,抑制炎症级联反应,改善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高通透性,减轻血管损伤。


羟苯磺酸钙恢复血管舒张,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



图片

羟苯磺酸钙通过提高一氧化碳合酶(NOS)活性,抑制内皮素-1(endothelin-1),恢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此外,羟苯磺酸钙还可以下调内皮素受体A和B表达(这两种受体分别参与微血管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病变),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


羟苯磺酸钙作用于VEGF通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图片

羟苯磺酸钙通过干扰硫酸乙酰肝素的VEGF结合位点降低VEGF与受体的结合,阻断后续信号通路的级联反应,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协助维持糖尿病微血管系统的完整性。


羟苯磺酸钙通过独特的多效性作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


图片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1],纳入194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年龄40~75岁,分别应用安慰剂(n=96)及羟苯磺酸钙(n=98治疗24个月。通过荧光光度法、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方法评估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渗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24个月,可以持续降低后玻璃体穿透率,延缓眼底微动脉瘤生成,减少出血。

图片


图片

图片


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160例220只眼随机分组,研究组采用激光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术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及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研究结果显示,与激光治疗相比,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激光治疗,可以改善视力,减小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2]

图片

图片


2013年在中国开展的一项空白对照试验纳入121例T2DM合并DKD患者(基于UAER诊断DKD并分期),年龄33~68岁,平均糖尿病病程6.8年,分为对照组(不接受羟苯磺酸钙治疗)以及接受羟苯磺酸钙治疗30天组、60天组、90天组共四组,评估羟苯磺酸钙治疗DKD的疗效。结果显示,羟苯磺酸钙治疗DKD患者90天,微量蛋白尿90%恢复正常[3]

图片


总结



图片

羟苯磺酸钙通过独特的多效性作用,保护血管免受活性氧损伤,减轻炎症反应,调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少微血管渗漏,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均有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Ribeiro ML, et al.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06; 244(12): 1591-1600. 

2. 王阜蕾, 李春林. 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老年Ⅲ~Ⅳ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玻璃体PEDF、VEGI表达的影响[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9; 28(04): 197-202.

3. Zhang X. Exp Ther Med. 2013; 5(1): 295-299.





最新《国际糖尿病》读者专属微信交流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左边《国际糖尿病》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guojitnb),回复“国际糖尿病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图片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