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 其他百科词条 西汉中期名将 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外甥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生父为平阳县衙役霍仲孺,生母为平阳公主奴婢卫少儿。 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入宫,数年后受到汉武帝宠爱生皇长子刘据而被立为皇后,卫氏家族从此平步青云。汉武帝爱屋及乌,霍去病于16、17岁时便出任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侍中官,于18岁时随舅舅卫青出征。 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初次征战,获授骠姚(piào yáo)校尉,率领八百骑兵出征匈奴。此战中,霍去病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若侯产,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并斩杀匈奴二千余人。功劳列为全军第一,汉武帝封其为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发动了春、夏两次对匈奴的河西战役,大胜而回。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调集十万骑兵,随军战马、步兵辎重无数,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五万骑兵,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发动扫荡匈奴的漠北战役。自此,匈奴迁到更偏远的地方,长城内外一片和平景象,霍去病因此和舅舅大将军卫青同时加封大司马一职。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忽然身亡,时年24岁,陪葬于茂陵,谥号景桓,其坟墓型如祁连山。 基本信息
冯建勇教授编审专家 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 人物关系 ![]() 卫少儿 母亲 ![]() 霍光 弟弟 ![]() 卫媪 外祖母 ![]() 卫青 舅舅 ![]() 卫长君 舅舅 ![]() 卫君孺 姨妈 相关合集 ![]() 西汉时期的骠骑将军 共3个词条56阅读 ![]() 上官安 西汉时期车骑将军 ![]() 王根 西汉时期权臣 ![]() 霍去病 西汉中期名将 查看更多 ![]() 西汉大司马名单 共14个词条749阅读 ![]() 王舜 西汉时期的官员 ![]() 王商 西汉成都侯 ![]() 霍去病 西汉中期名将 查看更多 ![]() 建中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名单 共64个词条6742阅读 ![]() 陆抗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 周勃 西汉开国元勋 ![]() 吴汉 东汉开国名将 查看更多 ![]() 中国古代出色的猛将 共10个词条2.2w阅读 1 ![]() 项羽 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军事家 2 ![]() 李存孝 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 3 ![]() 霍去病 西汉中期名将 查看更多 ![]()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共10个词条1.2w阅读 ![]() 岳飞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 ![]() 韩信 西汉开国功臣 ![]() 李靖 隋唐时期军事家 查看更多 大事件 公元前140年 出生 建元元年,霍去病出生于西汉朝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约公元前124年 进宫受教,出任侍中 因为姨母卫子夫的关系,霍去病从小被带进宫内教养。因此他虽出身奴子,却从小接触经史子集。元朔元年(前128年),汉武帝册立卫子夫为皇后,卫氏家族从此平步青云。汉武帝于元朔五年(前124年)任命霍去病出任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侍中官。 公元前123年 受任骠姚校尉,随卫青征战匈奴 元朔六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舅卫青出征,两次追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霍去病此战后开始展露锋芒,获授骠姚校尉,赐冠军侯。 ![]() 3 公元前121年 受封骠骑将军,两次重创匈奴 元狩二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同年春、夏发动了两次对匈奴的河西战役,大胜而回。从此,汉朝收复了整个河西走廊,匈奴从此退到了漠北一带,这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了基础。 ![]() 4 公元前119年 出征漠北,荡涤匈奴 元狩四年,汉武帝调集军队,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五万骑兵,东西两路出发,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史称“漠北之战”。此战改变了汉朝长期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 公元前119年 封狼居胥,官至大司马 元狩四年,在漠北之战奔袭途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今外蒙古肯特山)以祭天,禅姑衍山(肯特山以北)以祭地,世人称之为“封狼居胥”。后霍去病、卫青凯旋而归,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两人皆加官为大司马。 ![]() 6 公元前118年-公元前117年 射杀李敢,冒死进谏 元狩五年,李敢因其父李广之死,打伤卫青。后被霍去病所知,因此在甘泉宫的射猎中射杀了李敢。次年,霍去病上疏请汉武帝封三位皇子为诸侯王,因诸侯王必须“就国”(即去封地居住而不能留在长安)。 公元前117年 去世于长安 元狩六年,霍去病暴病而亡,年仅24岁(虚岁),陪葬茂陵,谥封“景桓侯”。 人物生平 少年贵幸 ![]() 3080次播放01:28 印象历史:霍去病出身并不好,为何能得到汉武帝重用 霍去病出生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霍仲孺当差期满,回到平阳县,与在长安平阳公主府的卫少儿失去联系。因此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直到成为骠骑将军后才与父亲相认。前139年,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得幸汉武帝刘彻。一年多后(约前138-137年),卫子夫全家贵幸。卫少儿曾经与曲逆侯陈平的曾孙陈掌私通,此时她与陈掌结婚。霍去病因此在年幼时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外戚家族的一员,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 霍去病在少年时代就“善骑射”。汉武帝很喜欢他,让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汉武帝还曾想亲自教授霍去病《孙子兵法》。 ![]() 位在酒泉市的霍去病雕像 初战封侯 (主词条“漠南之战”) 西汉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校尉,两次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过当”一般被理解为斩杀敌人数目超过己方损失的数目。),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两次功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打通河西 (主词条“河西之战”)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在春季攻势中,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出陇西,转战河西五国,与单于的儿子交战。再越过焉支山,6天中急行军一千多里。在皋兰山下(今兰州南部)重创匈奴,歼敌近九千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因功加封食邑二千户。在夏季攻势中,霍去病与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分路进军。公孙敖迷路迟到,未能与霍去病会和。 霍去病果断决定孤军深入,歼敌3万余人。俘虏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让匈奴的实力受到一次极大的打击,又加封食邑五千户。同年秋霍去病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霍去病驰入匈奴军中稳定局势,并率投降的匈奴人斩杀变乱者。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此役后,西北边境几乎没有匈奴进犯。于是减少了陇西、北地、上郡戍守之兵的一半,以此使全国百姓的徭役负担得到宽缓。此战也标志着匈奴开始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封狼居胥 (主词条“漠北之战”)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1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此战后,匈奴失去对东北地区的控制。霍去病于是徙居于东北的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汉朝要求其部落大人每年朝见,并置护乌桓校尉,使乌桓不得与匈奴交通。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定下法令,让骠骑将军的官阶和俸禄同大将军相等。从此以后大将军卫青的权势日日减退,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一天比一天显贵。卫青的老友和门客多半离开了他,而去奉事霍去病,这些人常常因此而得到官爵,只有任安不肯这样做。 英年早逝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因为匈奴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然而在准备过程中,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年仅23岁。汉武帝因此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霍去病陪葬茂陵,谥“景桓侯”。取义“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由匈奴人组成的属国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霍去病。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霍去病亦位列其中。 主要成就 军事成就 ![]() 641次播放04:30 一代战神霍去病,驰骋疆场,戎马传奇一生的丰功伟绩 霍去病在短暂的军事生涯中参与的主要战役有:定襄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在这些抗击匈奴的战争中,他“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皆以将军(按:另两出为校尉,从卫青出征),斩首虏十一万余级;浑邪王以众降数万,开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其歼敌之众,辟地之广,在同时诸将中可谓首屈一指。 军事思想 在西汉前期的汉匈战争中,匈奴总是集中兵力突然进攻,来去如风,使汉军难以组织反击。因此,汉王朝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到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对匈奴的军事组织状况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他们在对匈奴作战时,并不组织数十万大军打堂堂之阵,而是组织人数不多的数万骑兵长途奔袭,直捣王庭。这样的战法,使匈奴来不及召集分散在草原上放牧的男性青壮年组成军队,保卫王庭或单于庭的亲军卫队也无法抵抗数万骑兵的进攻,而王庭、单于庭等首脑部一旦被打散,匈奴也无法再组织有效的反击。所以,卫青、霍去病在对匈奴作战中总能取胜。 骑兵的建设与使用。武帝时期,是中国军制史上由车骑并用向以骑兵为作战主体这一重大转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阶段。大规模使用骑兵集团,快速机动,长途奔袭,是汉军前期战胜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汉代骑兵的发展大致可以汉武帝为界划分阶段,此前是骑兵与车兵并重,此后则由骑兵完全取代车兵,进而成为汉代军队的主力兵种。 是突袭作战战术的运用。霍去病的作战方略可以说是对汉军战术观念的革新。他的作战可谓是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对其实行毁灭性打击。 在漠北之战中,霍部带着的倾一国之力准备的物资舍弃不用,反常地取食于敌(仅此一次),就是在漠北想办法补充军需物资。客观上最大程度的打击了匈奴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以解决汉朝国力不足以支持对匈奴作战的问题。 霍去病任用匈奴裔武人。包括取食于敌,千里奇袭都可能与这些匈奴裔武人有关。[3] 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人物评价 司马迁:“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 扬雄:“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于是浮西河、绝大幕,破寘颜,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瀚海,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 班固:“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 ![]() 霍去病油画 曹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 赵云:“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 王朗:“霍去病,中才之将,犹以匈奴未灭,不治第宅。” 虞羲:“拥旄为大将,汗马出长城。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凉秋八九月,铁骑入幽并。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旌。云屯七萃士,鱼丽六郡兵。哀笳关下听,玉笛陇头鸣。骨都先自摄,日遂次亡精。玉门罢斥堠,甲第始修营。位登万庾积,功立百行成。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未穷激楚乐,已见高台倾。” 司马贞:“嫖姚继踵,再静边方。” 独孤及:“汉兴,萧何、张良、霍去病、霍光以文武大略,佐汉致太平,一名不尽其善,乃有文终、文成、景桓、宣成之谥。” 何去非:“昔者,汉武之有事于匈奴也,其世家宿将交于塞下。而卫青起于贱隶,去病奋于骄童,转战万里,无向不克,声威功烈震于天下,虽古之名将无以过之。二人者之能,岂出于素习耶?亦天之所资也。是以汉武欲教去病以孙、吴之书,乃曰:'顾方略何如耳,不求学古兵法。’信哉,兵之不可以法传也。昔之人无言焉,而去病发之。此足知其为晓兵矣。 苏洵:“汉之卫、霍、赵充国,唐之李靖、李勣,贤将也。汉之韩信、黥布、彭越,唐之薛万彻、侯君集、盛彦师,才将也。” 李惟清:“臣闻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郭子仪、李晟,西北望而畏之。” 黄震:“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陈元靓:“暗合孙吴,时称卫霍。殄灭群丑,肃清沙漠。意气峥嵘,功名熏灼。民到于今,叹其雄畧。” 丘濬:“自古名将不用古兵法者三人,汉霍去病、唐张巡、宋岳飞而已,皆能立功当时,垂名后世,然则兵法果不可用耶?曰兵法譬则奕者之谱也,谱设为之法尔,用之以应变制胜则在乎人,兵法亦犹是焉。” 王世贞:“余尝怪汉武帝时,下朝鲜,埽滇越,席卷瓯、闽、南三越,不旋踵而若承蜩然。其最难者匈奴耳,而大将军、骠骑将军以轻骑绝大漠,数得志焉。此岂尽出天幸,不至乏绝哉?而太史公传,自卤获封户外,略而不具载。意其人以文章高天下,怏怏奇数,不欲令武士见长耳。及读至帝欲以孙、吴兵法教骠骑,不肯受,曰:'不至学古兵法,顾方略何如。’夫然后而知骠骑将军、大将军之微也。彼故长于技而短于法,即不尽出天幸,于后世何所见焉。” 黄道周:“骠骑将军,名曰去病。出塞远征,常缴天幸。浑邪欲降,众尚未应。去病往迎,执回成命。欲亡斩之,请王入境。上教学兵,方略自胜。上为治家,志在平定。未将若斯,忠勇可敬。不惜士饥,是其一病。” 王夫之:“武帝所遣度绝幕、斩名王、横驰塞北者,卫青、霍去病、李广、程不识、苏建、公孙敖之流,皆拔起寒微,目未睹孙、吴之书,耳未闻金鼓之节,乃以用其方新之气,而威行乎朔漠。” 李继白:“无敌之将于古能得数人焉,汉则霍去病,三国则赵云、马超,苻秦则邓羌、张蚝。” 蔡东藩:“卫青之屡次立功,具有天幸,而霍去病亦如之。六师无功,去病独能战捷,枭虏侯,擒虏目,斩虏首至二千余级,虽曰人事,岂非天命!汉武诸将,首推卫霍,一舅一甥,其出身相同,其立功又同,亦汉史中之一奇也。” 陈梧桐:“霍去病是汉武帝亲自培养、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对霍去病的宠信,似乎超过了所有的大臣。这其中固然不乏裙带关系和私人感情的因素,而最根本的原因,却是因为霍去病具有一种强烈的忠君报国精神和奋发有为的气势。……从某种意义上说、霍去病正是因为具有为国忘家的高尚品格,才能够屡建奇功。” 一是霍去病具有超乎寻常的英雄气概。 二是霍去病绝不是只有意气之勇的匹夫,而是一员既勇且谋、能够决胜千里的战将。 三是霍去病所率领的骑兵,无论是八百人的“轻勇骑”,还是一万人、五万人的大军,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士兵。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过誉》中评论度辽将军皇甫规的时候说:“孝武皇帝为骠骑将军霍去病治第舍,敕令视之,曰:「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去病外戚末属,一切武夫,尚能抗节洪毅;而规世家纯儒,何独负哉。”在外戚宦官专*制的东汉末年,应劭这类清流之士对于外戚是相当不齿的,以致有外戚末属之语,犹自对霍去病有称誉之辞。而皇甫规是当时的名将名臣,党锢之祸中又有精彩表现,应劭尚且认为其人其行未如霍去病。[5] 史料索引 《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 《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 其他作品 《史记·三王世家》载有一篇霍去病在元狩六年(前117年)三月写给汉武帝的奏疏 ,《全汉文》题其名为《请立皇子为诸侯王疏》。 学者廖伯源认为此疏为霍去病受意于武帝,提出请立皇子为诸侯王的建议。 另有诗作《霍将军渡河操》(又被题为《霍将军》《霍将军歌》)一首,为霍去病在元狩四年(前119年)进拜大司马骠骑将军时“志得意欢”时一边操琴弹奏,一边歌唱的琴曲。 轶事典故 无以家为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邸,霍去病却断然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父子相认 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但霍去病直到长大后才知道了父亲的事。此时他正任骠骑将军出征,顺道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霍去病便命下属将霍仲孺请到休息的旅舍,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汉唐时指父亲)之子。”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这是天力啊。”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贵不省士 司马迁认为,霍去病少年时期就担任皇帝近臣,因而不懂得爱惜士兵。霍去病出征,汉武帝专门令宫中服务部门为他准备饮食,竟然有几十辆车之多。霍去病还军入塞时,这些粮车上扔掉了没吃完的精米和肉,而士兵有饥色。在塞外时,战士缺乏粮食,霍去病却在军营中蹋鞠。 漠北大战时,李敢曾随霍去病出战匈奴,得到霍去病的重用。元狩五年(前118年),李敢因其父李广之死,怨恨大将军卫青,打伤卫青。卫青没有声张此事,但在不久后得知此事的霍去病却在甘泉宫的狩猎中射杀了李敢。由于武帝此时正宠信霍去病,便包庇霍去病的罪责,并对外宣称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 人物事件 甥舅关系 霍去病与舅舅卫青的关系亲厚,两人虽然战功显赫,但从不结党,更不养士(门客),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而且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为求得好名声去养士呢?而霍去病也跟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从霍去病请立三子封王的上疏也可以看出与卫青维护太子刘据的一致立场。 冒死进谏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上疏请武帝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三人为诸侯王,诸侯王必须“就国”(即去封地居住而不能留在长安)。大司马臣霍去病冒死再拜上疏汉武帝:“承蒙陛下错爱,使我霍去病能在军中供职。本应专心思考边防事务,即使战死荒野也无法报答陛下,居然敢考虑他事来打扰陛下。我这样做,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事忧劳,因哀怜百姓忘了自己,减少了食膳音乐,裁减了郎员。皇子们赖天保佑,长大成人,已能行趋拜之礼,但至今未封号位设师傅官,陛下谦恭礼让,不怜悯骨肉之情,群臣私下都希望早日予以封号,但不敢越职进奏。我不胜犬马之心,昌死建言,希望陛下命有司,趁盛夏吉日早定皇子之位。希望陛下鉴察。霍去病冒死再拜进奏皇帝陛下。”三月乙亥日,御史臣霍光兼尚书令上奏未央宫。汉武帝下诏道:“下交御史办理。” 忠孝两全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断然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其父未曾尽过一天当父亲的责任,但霍去病长大后,知道了父亲的事,有次任骠骑将军出征时顺道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霍去病便命下属将霍仲孺请到休息的旅舍,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大人:汉唐时指父亲)之子。”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射杀李敢 漠北大战时,李敢曾随霍去病出战匈奴。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李敢因私怨刺伤大将军卫青。西汉刺杀全军最高统帅是灭族死罪,虽被卫青压下,但没过多久(居无何),霍去病为亲复仇,在甘泉宫的射猎中射杀了李敢。 死亡原因 ![]() 1.9万次播放11:33 天才战神霍去病,离奇的死亡原因,为何连司马迁都不敢记载? 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这是历代史书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 也有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诅咒汉军,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瘟疫。而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病菌的水,而后病倒。 但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提出,霍去病死于漠北之战两年后,不符合瘟疫的发病时间。当然两千年前的医疗水平有限,数次领兵出征的劳累,长时间处于艰苦的环境,也足以对霍去病的身体造成不可治愈的伤病。 后世纪念 霍去病墓 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墓冢,在陕西省兴平市东北约15公里处。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 ![]() 霍去病墓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其墓冢前修建茂陵博物馆。 霍去病墓底部南北长105米,东西宽73米。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占地面积5841.33平方米,封土体积62961.24立方米。墓冢上下,墓地周围,乱石嶙峋,苍松翠柏,荫蔽墓身。墓南东西两角,各有回栏曲经,通向墓顶。 霍去病墓石刻原有总数已不可考,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有的倒置,有的被淹埋。1949年以前原置于墓前的有9件,1957年新发现7件。 《马踏匈奴》花岗岩制品,高168厘米,长190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117年(西汉时期),原立于陕西兴平县道常村西北的霍去病墓前。 五泉山雕像 2005年10月,甘肃省兰州市的五泉山公园大门外树立了一座霍去病雕像(雕像见概述图)。雕像中的霍去病身穿盔甲,骑高头骏马,双手抱拳于左胸前作拱手壮,威风凛凛。霍去病雕像由此成为该地著名的人文景观。一度有人认为抚摸雕像下的“霍去病”三字,便能驱除病邪,健康吉祥。 西征雕像 ![]() 霍去病西征雕像 为金城东大门再添人文胜景。据了解,霍去病西征城雕项目是2011年兰州市政府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从设计到落成历经两年多时间。该群雕通高26米,由铸铜和花岗岩打造,使用了200多吨陶土、近70吨青铜以及近千吨石材、混凝土。整体雕塑由霍去病主雕塑和将士群雕组成,霍去病气宇轩昂,挥戟向西,战马身形矫健,前肢作腾跃状,昂首注视前方;众将士个个果敢骠悍、英姿威猛,张扬着跟随骠骑将军击败匈奴的昂扬斗志。[4]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霍去病死后,其贡献和事迹常以典故形式出现在边塞诗中,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他的名字已经成为战功卓著的代称,“冠军”“嫖姚”“卫霍”“骠骑”等字眼在诗歌中频繁出现,经统计,光是引用“霍嫖姚”一词的就有二十首诗歌。霍去病成为一种隐喻的符号,用来代指诗人同时期的特殊人物。霍去病的卓越功勋和英雄形象,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后世诗歌创作有深远影响。 李白《塞下曲》 杜甫《后出塞》 王维《出塞作》 崔颢《霍将军》 贯休《胡无人》 林同《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霍去病》 部分与霍去病相关的诗词
展开表格 影视形象
展开表格 ![]() 汉武大帝里的霍去病李乐饰演 ![]() 霍去病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1] 国学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汉书·卷六十六 · 国学网[引用日期2021-08-31] [2] 卷十五·魏十五 ·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2021-08-31] [3] 《霍去病西征》城市雕塑亮相兰州_新浪新闻 · 新浪新闻[引用日期2021-08-31] [4] 东进兰州城 “大将霍去病”跨马相迎 “霍去病西征城雕”昨在天水北路高速路出口落成_新浪新闻 · 新浪新闻[引用日期2021-08-31] [5] 霍去病 · 【名人简历】[引用日期2021-12-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