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续龄(梦龄)、乐龄、享龄、宁龄——人生,不应以数字年龄来划分

 乐康居 2022-06-10 发布于海南

图片

老年是什么?是年龄超过了某一数字,比如505560,抑或65

所有的老年人,都“老”吗!所有的老年人,都只是需要被照顾的对象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指出,“典型”的老年人并不存在。过时的陈旧观念、刻板的生命历程划分、没有任何生理基础的社会建构,掩盖了老年人保持参与社会积极性的能力和愿望。相关证据所示,与老龄化相关的典型失能与一个人的实际年龄并非密切相关。并指出,很多关于老年人的常见观念和主观臆断都起源于过时的陈规旧习

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曾写给父亲的一首诗,有一句是“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很多7080岁的老年人都在燃烧咆哮:

平均年龄88.5岁的汪锦标、孙桂本、王志勇、苏朋学,组成了世界上平均年龄最大的接力队,从同伴枯树枝一样的手里接过接力棒,颤巍巍起步,再交棒……2016年世界老将田径锦标赛上,打破85岁组4×400米接力赛的世界纪录。

(爷爷天团)

2019年,82岁的苗晓红,驾驶飞机,翱翔蓝天,打破中国高龄“女飞”的空白。

图片

70多岁坚持做志愿服务的宁波“烟头奶奶”“支教奶奶”、参加湄公河国际铁人三项赛的李心,80多岁还能一口气可以做二十个引体向上的苏州“单杠爷爷”、96岁每天工作到凌晨5点的郑州“煎饼奶奶”……

图片


      这些让无数年轻人汗颜的老年人,仅仅是“别人家的老人”吗?

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

每个人周边都有很多类似的老年人,也包括自己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也更希望他们也能“别人家的老人”一样,活得长,活得健康,更活得快乐!

但为什么“老”就等于“无用”,“无用”就等于“废”,由此推理出“老年人”就等同于“废人”的观念,依然深深埋藏在你我的潜意识之中?

也许是,过时的划分生命历程的方式,以年龄为唯一标准,将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被分为固定的阶段。比如,我国古代对年龄段的划分,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现在,人们也通常依据年龄阶段划分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超过60岁的都称之为“老年人”。

许多证据表明,一个人年老不是生理特征,而是心理特征。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老了,是心理衰竭,而不是生理衰竭。

2021104日,WHO网站发表文章《老龄化与健康(Ageing and Health)》)指出:

在生物学层面上,衰老是一段时间内各种分子和细胞损伤累积的结果。这会导致身体和精神能力逐渐下降,患病风险不断增加,最终导致死亡。这些变化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一致的,它们只与一个人的年龄(以年为单位)有着松散的联系。

民法典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下限由10岁调整到了8岁,并增加了“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这一概括、灵活的规定。这样的调整,说明社会上对于青少年已不能完全依据年龄进行界定,而是要依据生理、智力、心理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调整,既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行为自由,也有利于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这种转变,似乎并没有在老年人身上得到体现。“人生70古来稀”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在3年后的2025年,我国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8.3岁,人均预期健康寿命将超过71岁。但在现实中,60岁就被打上了“老年人”的标签。

以年龄划分生命历程的方式,不论是将老年人确定为60岁,或者65岁,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年龄歧视性观念,即使有“孝”字当头,也因在老年人自我意识中形成社会隔离、体能和认知衰退的陈旧观念,“废物式养老”,正在催毁很多老年人的生活。

改变“废物式养老”,就要改变年龄歧视性观念;

改变年龄歧视性观念,就要从改变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认识;

改变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认识,就要改变以自然的数字年龄为标准,划分生命历程的方式。应以身心健康程度,即综合考虑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来划分人生阶段。

在我看来,人生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学习阶段:从出生开始,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完成个体的原始积累,以便在自立后,能找到一份用于谋生的工作。

工作阶段:有些人从16岁开始,有些人可能从30岁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创造财富和价值,也为自己退休后创造条件。

退休阶段:有些人从60岁开始,有些人可能从45岁开始,也有些人可能从80岁开始。这个阶段,不再是为了生存,抑或追求事业,而是为了生活,为了更长久的在这个世界上,直到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

退休阶段并不能以“老”或“废”来概括,相反的,而是可以成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诗意的人生阶段,是绝大多数人真正可以追求“诗和远方”的人生。

我把这样的人生阶段,再细分为4个阶段——续龄(包括梦龄)、乐龄、享龄和宁龄。

图片 

续龄:即延续工作状态的阶段。这个阶段人的体力、精力、心理等与退休前基本一致,会通过返聘、自由职业等方式继续工作,或者是通过照顾儿孙辈等方式,延续着工作的状态。这个阶段,仍然是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

但也有人,将这段人生活成了“梦龄”!!!

梦龄:即以激情追求梦想的人生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由于时间、精力、金钱等方面的原因,无法去追求实现。待退休之后,才有了追求自己梦想的机会和条件,可以去尝试实现自己的“诗和远方”。这段人生,应该可以成为大多数人最精彩的人生。被称为“70岁女总裁”的刘明明,多年来最大的感受是时间不够用,因为在工作之余,她还有很多爱好。她说自己“正当年”,准备把职位交给年轻人,去实现自己的爱好。同样的,因为勿需让座引发普遍关注的近80岁的硬核大爷刘增盛,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他总强调自己还是个壮小伙儿。刘增盛痴迷于胶片电影收藏,参加工作后,儿时的愿望受限于种种条件,一直没有实现。直到退休后,他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胶片电影上。他和搭档花了十多年时间,先后收藏了800多部老式胶片电影以及30多台放映机,圆了自己的儿时梦想。

图片

乐龄就是快乐生活的阶段。待人生的激情慢慢消退,或者因为体力、精力,以及儿孙长大无需再照顾等原因,回到平常生活之中。这个阶段将健康、愉悦作为主要目标,各类文体活动、各种回忆将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个阶段,享受的是自己财富的积累

享龄: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人终将因为器官的衰减,而逐渐丧失身体的部分机能,导致失能或失智。这个阶段,享受自己一辈子辛苦付出成果,包括自己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儿孙辈的孝心和财富反馈。

宁龄:人总会要离开这个世界。在这个阶段,就是走向人生终点的阶段,需要的是安宁疗护

4个阶段并非是一个线性排列,有的人可能都会经历这4个阶段,有的人也可能只会经历其中1个或2个阶段。这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其他多种因素,比如各种意外。

只有抛弃以数字年龄划分人生阶段的歧视性观念,才能建立积极老龄观,为“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创造条件,将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化作机遇,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打牢坚实的群众基础、认识基础、思想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