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子伟丨“老三届”上大学

 金秋文学 2022-06-10 发布于河北
老三届”上大学
作者:宋子伟

现在想起来, 1978年的高考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值得现在的大学生听一听,比一比,想一想。

村里的治保主任说,上头有指示,政审一关,大开绿灯。1977年,就有不少“老三届”在政审、体检上卡下来,1978年就没有再考。从此,就与大学失之交臂。我有几个同学就是这样。现在看来,1978年上头的指示,果断而正确。既然恢复高考,国家急需人才,就要让能考上的“老三届”圆上大学梦。就在那一年,我们无锡县高考成绩满300分的“老三届”,都被“扩大招生”了。

那年高考也分文、理科,各考6门。一般考生外语不计成绩,但对报考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却十分重要。我有位同学,在中学当英语代课老师,所以报考外语专业。他同我一个考场,事先他约我考完后一同回家,那次外语考试我是名副其实当“陪考”。考了半个小时,其他考生都交卷离开考场,只剩下我们两个考生。我同学忽然举手,对监考老师说想抽烟,监考老师竟然同意。我同学请2位监考老师抽烟,于是,考场里就有3个人抽烟。后来,他果真以英语高分考取了师范外语系。

那一年,我考取的江苏师范学院无锡县大专班,一共2个班120人。考理科的占到三分之二,于是,语文成绩考得好的就进入了文科班。可是,有几位同学就是不喜欢语文,更害怕毕业后当语文老师,就天天对着收音机自学英语。毕业后,果然当上英语老师。也有毕业后当校办厂的会计,也有干脆辞职办厂当老板。

我上的大学不是“名不符实”,而是“实不符名”。无锡县大专班是由无锡县教师进修学校管理的。虽然我们毕业证书是江苏师范学院颁发的,而且,是大专文凭。但是,我们一天也没有跨进过江苏师范学院的大门。不可思议的是,比我们提早录取在常熟师范的同一年考取的学生,他们得到的却是中专文凭,可能是对我们这些“老三届”的特别照顾。“老三届”考上大学已经30多岁了,到退休时,教龄不满30年,退休工资打8折。我对无锡县教师进修学校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我们学习都非常用功。不像大学,胜似大学,它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

双抢”来了,帮生产队插秧,社员以为大学生不会插秧,结果100多名大学生都是插秧能手,乐得生产队长连眉毛都要飞起来,一块块田眨眼之间就栽插完毕。我们这些大学生,有生产队长、农技员,还有大队会计。学校放了寒暑假,我和几个同学都到社队办厂打工,还是三班制。到暑假结束时,厂长希望要我们留在厂里。当听说我们是大学生,他惋惜的说:“噢,原来是大学生,30多岁了还能考取大学,也是不简单。”

我们文科班和理科班一共120名学生,住三个宿舍。3个男宿舍,2个女宿舍

宿舍里有只大水缸,还有一只大尿桶。每天清晨,有一同学挑井水倒满水缸,供大家刷牙洗脸。同时,另一个同学把满满的尿桶拎出去倒掉洗净。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最不可思议的是,每隔两个星期放两天假,几十里路来回都是步行。当时,大家都感到很幸福、很快乐,毫无一丝一毫的“艰苦”之感。因为,如果不考取大学,大部分同学仍在生产队起早摸黑种“双季稻”。更有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事,就是学生自己主动管理食堂。每天清晨,几名学生上街买菜,监督师傅炒菜做饭,每天公布账目清单,一时师生大乐,因为饭菜真正是价廉物美。后来,校方以“影响学业”为由,把权力归还食堂。这也许是中国大学历史上的首创。

我们文科班、理科班120名同学,年龄最大的34岁,最小的18岁。大部分是无锡县人,还有几名上海人,是插队知青。讲阿拉阿拉上海话,在班里显得特别活跃,使我们这些乡下人大开眼界。他们晚上一起去看电影,回到宿舍,大声嚷嚷,旁若无人。还有一些同学是代课老师,还教初三,令人刮目相看。还有几个同学是复员军人,常在一起讲部队生活。班里还有一位同学,他家离学校只有几十米,他就住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令我们个个羡慕得要死。简直不可思议。

不像大学,胜似大学。因为我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很敬业,一直夸奖我们是“最好的一届学生”。他书画俱佳,工作非常负责。最近,我们文科班举办同学会,88岁高龄的他,把他自己出版的一本本很厚的书画作品集送给每一位学生,还一一亲笔签名。同学会上,当年的教导主任还从上海家中带来了我们文科班的花名册,复印好发给每一位同学。当年的3位班主任也来了,他们还在工作岗位上,可他们的学生大多已经退休了。不可思议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当年他们是工农兵大学生,我们“老三届”上大学,他们毕业来当我们的班主任,他们20多岁,我们30多岁。现在的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就是进修学校的老师,按照大学的教材进行教学。第二学期,来了一位新老师,他走进教室,用纸扇遮脸,慢慢地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学们一看,惊呆了。也许是他太激动了,站在讲台上久久说不出一句话。1957年到1978年,对他来说,这个“断层”太长了,似曾相识,恍如梦中,犹抱琵琶,难成曲调。或许,他一复出面对的是30多岁的大学生,他慌了,寸心已乱。第二天,他就没有来给我们上课。“犹抱琵琶半遮面”却永远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

1966年以后,我就在生产队里劳动,后来,当上了农技员。可我们的班长却是公社干部,毕业后,他分配在市委组织部。我们这个文科班,毕业以后,有不少人当了官,最大的是市委常委。有不少人进了机关,有一人当上了苏州日报的社长。有9个人,成为企业家。每次同学会,总是慷慨解囊。当校长的也有好几个人,最多的是当教师,教师的收入与公务员差不多了。最近一次同学会,大家都喜气洋洋。88岁的老校长更是红光满面,他笑盈盈的说:“大家退休工资每月有8000多元,我每月有10000多元,知足常乐,知足常乐。”大家都开怀大笑。 

文/宋子伟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宋子伟,1978年考取江苏师院,1981年在玉祁中学任教。玉祁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师文学网18名教师作家之一,《中国作家》杂志签约作家、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无锡市语言学会会员。1999年作为学校代表参加江苏省心理教育委员会成立大会,担任该会《校园生活》杂志的编委。在中国教育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江苏教育报、《教书育人》等报刊上发表作品。出版《三月三》《芙蓉花开别样红》《落在宋词里的雨》《卷起千堆雪》《礼社村》。

宋子伟丨黄梅时节家家雨

宋子伟丨清代嘉庆年间的玉爪蟹

宋子伟丨独游天目湖

宋子伟丨陶公一杯田园酒

宋子伟丨《五牧村志》出版发行

宋子伟丨登庐山诗五首

宋子伟丨锦旗赠给“逆向人”

宋子伟丨疫情防控战,健身老人坚守50天

宋子伟丨疫情防控战,许伟忠和他的志愿者团队

宋子伟丨笑问客从何处来

宋子伟丨“北京沈老”情系家乡疫情阻击战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