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并未过热

 nbknows 2022-06-10 发布于湖南
原创 布衣书生走天下 复利人生 2022-06-09 22:37 发表于安徽
夏天的风蓝心羽 - 夏天的风图片

1、行情。

今天,市场下跌,大盘依然是上升趋势。

市场看似涨了很多,但并不过热,因为还没人问我牛市来了吗,平时不炒股的朋友也没来问我要不要投资。相反,问的最多的还是,要不要卖,是不是快跌了?再看网络上,很多人也都在猜顶在哪里。

我不会预测行情,每天看一眼均线就行了。

图片

2、魅力。

有读者问,对股市中“一赚二平七亏”现象怎么看?

其实,这正是其魅力所在。

如果股市中有70%的人赚钱,他们赚谁的钱?大多数人赚钱的机会,一定是小钱,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没多少了。

10%的人赚钱,70%的人亏钱 ,意味着少数人赚多数人的钱,赚的是大钱,盆满钵满。

股市投资考验的是你的人性,而人性中最大的弱点就是容易被别人的言谈举止左右自己的行为。如果你每次都被大众影响,那就注定是70%中的一员。

任何工作都是如此。只有少数人赚钱的事,才是发财的机会;如果是大锅饭,就注定赚不到多少钱,跟货基一样。

3、读书。

荀子在《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人类历史太长了,思考者太多,你面临的困惑和迷茫,古人也遇到过。可能你思考半天,自以为独出机杼的思路,都是前人已经思考和辩论过的。

就像杨绛先生说的,世上大多数人的问题是读得太少想得太多。与其绞尽脑汁的想,不如多读书。

书有三种:

第一种是宣泄情绪,迎合读者人性的,读起来很爽,但不增长太多实用的知识。比如心灵鸡汤和网络爽文。

第二种是专业书籍,外行读起来辛苦,但对业内人士来说,这些都是常识。对这种书,我不会纠结于细节,大体明白就行了。比如物理,我不是专家,能看懂科普,不被一些民科带偏就行;但投资是我的专业,就不能浅尝辄止,所有的细节都要弄懂。

最有价值的是第三种书,它揭示了某些规律或思维模型,但与主流的常识相悖,甚至你告诉别人,别人也很难理解和接受。而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些规律并运用实践,就是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了。

第三种书太少,若遇到几本,并有缘能读进去,足矣。

今天有点累了,早点休息,晚安~

PS:

推荐保险:最新的配置

我的社群:书生的投资社群,期待你的加入!

期权只是工具,核心还是你对行情的看法。比如前面跌到2800点时,有人就做了不少买认购,就属于一种高效抄底方式。现在这个阶段,依然是上升趋势,肯定不能做空。但随时可能调整。拿不准的话,先做个牛市价差。如果跌破均线,就多加点卖认购,砍掉买认购。又或者你有现货,就做点备兑

杠杆类工具,不能一直用,只有在非常有把握时才会用。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时候,比如这个突破太完美了,或者跌到这么低真的太极端了,就可以用杠杆类工具做一下。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模棱两可的,可做可不做的,拿不太准的。这时候乱用杠杆,会越做越亏。

股市交易的是预期,只要是预期内的事就没有影响,超预期才会有反应

国内私募公募,基本上都是买赛道股,他们很少买基建。今年要是肯买基建,也不会有那么多私募清盘。基金的持仓,一般都会买宁德时代,茅台,腾讯,招行,大概都是这种。大家买的差不多,要亏一起亏。要是特立独行买个不一样的,到最后买错了,别人都赚就你亏,会被骂死。所以基金持仓大多走势都差不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