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家*散文】八旗遗风八角鼓

 施云南 2022-06-10 发布于上海
【酒家*散文】八旗遗风八角鼓 说起中国的传统民间乐器,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都是笛子、箫、古琴、古筝、琵琶、扬琴等等常见的乐器。但是,要说起八角鼓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吧,的确,它在人们心中的熟悉程度,不能和笛子、琵琶之类常见的乐器相提并论,要是和钢琴、吉他、小提琴等脍炙人口的西洋乐器一比,可能就显得更加鲜为人知了吧。
   但是,你能否想到,在百十年前的中国,尤其是在当年的京津一带,它可是家喻户晓、大名鼎鼎的啊。
   八角鼓,这原本是一种满族民族乐器,是满族人用于自娱自乐的拍击型乐器,是当年的八旗子弟最喜爱的乐器之一。
   说了半天,那么,八角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顾名思义,八角鼓,一定是有八个角的,如果它有十个角,那就叫十角鼓了。毫无疑问,八角鼓既然有八个角,所以,它自然就还有八面鼓墙。一般来说,在其中七个面上,中央部分都会凿一个海棠花瓣形的长方形的孔,在孔内有洞柱,在每一个洞柱上各串有三个小铜钹。这三个铜钹中,有两个较大的铜钹,在这两个大铜钹中间,夹着一个较小的。在八角鼓没开孔的一面安着一个直穿鼓内、锥形圆顶的铜钉,外有铜片用作固定。一般来说,八角鼓的鼓框是用八块乌木、紫檀木或者是其他的贵重木料,拼粘而成的。
   这就是八角鼓的基本形状,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相比古琴、古筝之类有丝丝细弦,看着就显得仙风道骨的乐器比起来,它自然是显得太普通了。古人有一句话,叫做“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说,用丝弦弹奏出来的音乐,不如用竹子吹奏出来的音乐好,而用竹子吹奏出来的音乐呢,又没有人的肉声演唱要好。听见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想,这非丝非竹的八角鼓到底算是属于哪一个档次呢?或许,说这句话的古人,根本就没有把这带有小铃铛的古怪玩意儿,算作乐器吧。
   不过,在八旗子弟的眼中,这八角鼓的地位可是极其重要的啊,要不然,它又怎会有如此丰富的象征意义呢?
   八角鼓的八面鼓墙,毫无疑问,就象征着清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这八个旗。你看,难怪八旗子弟喜欢八角鼓呢,这八角鼓还真象征着八旗呢。当然,对于这八个鼓墙,还有一种说法,说是象征着“休生伤杜景死惊开”这八门的。这第二种说法估计不甚靠谱,因为,这所谓的“八门”是从汉族传统哲学周易中衍生出来的,而八角鼓的发明者,显然是满族人,所以,多半人家并不会想到什么八门啊、八卦啊之类的。
   当然,八角鼓的象征意义其实不光体现在鼓墙上,其他部位也是有含义的。比如,那枚锥形铜钉叫“签子”,别名叫“独霸干戈”,是征战、胜利的象征,也有称“永罢干戈”的,取和平之意。据说,八角鼓的鼓框是由八旗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的,这里头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民族内部团结的象征意义吧。另外,在鼓墙外的铜钉下面挂有一个铜环,在这个铜环上有两条丝绳,下面缀着两条穗子。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两条穗子,那也是有象征意义的,它之所以一定要有两条穗子,是应了“谷秀双穗”的吉祥话。不仅如此,这两条穗子的颜色还稍微有些不同,其中一个是杏黄的、而另一个是鹅黄的,象征内八旗和外八旗。就连那穗子的长度也是有标准的,穗子必须长三尺,暗合三才之意。不过,可能因为这穗子并不是八角鼓的主要构件的原因,所以,现在有些人不太重视这穗子,以为这只是起到装饰作用而已。于是,就有些人随意更换了穗子的颜色,有用红色的,还有用黑色的。当然,这并无大碍,因为,这并不影响八角鼓的正常演奏。
  
   虽然八角鼓在清朝的时候,才开始盛行,但是,其实它至少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雏形了。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刘雄八角鼓绝:刘初善击鼓,轻重疾徐,随人意作声,或以杂丝竹管弦之间,节奏曲合,更能助其清响云。”从这一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至少在明朝的时候,不仅有八角鼓存在,而且,艺人弹奏八角鼓的技巧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弹奏八角鼓的艺人还得到了世人的充分重视,不然的话,刘雄是不可能被人冠以“绝”字的赞誉的。
   八角鼓最初的用途,可能和其他的乐器一样,是充作整个乐队中的一种伴奏乐器的。但是,随着清王朝在北京定都之后,大批满人入关,他们不仅喜欢弹奏八角鼓,而且,他们还将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曲艺形式。
   八角鼓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出现,是始于清代的。康熙三十五年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中就有专门的条目,用来描述八角鼓,其内容说:“形八角,手击之以节歌,都门有之。”从这其中的“手击之以节歌”,我们可以看出,八角鼓在当时已经是一种用于伴奏的乐器了,而且,它还很可能是用来专门伴奏某种形式的曲艺的。
   那么,又是谁第一个发明了使用八角鼓来伴奏的曲艺呢?这位老祖先究竟是谁,恐怕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因为,这八角鼓,它之所以流行起来,据我揣测,这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它制作简单,方便携带,而且弹奏的技巧也相对容易,所以,很适合满族这样的游牧民族。因此,这八角鼓及其曲艺,可能就是普通的八旗子弟在闲暇的时候用来自娱自乐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曲艺。
   不过,在各种资料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当年的一位比较有名的八角鼓艺人,他被人誉为是用八角鼓伴奏演唱的第一人。他叫文小槎,是外火器营人,曾经出征西域及大、小两金川地区。在他凯旋而归的时候,由于无法抑制住内心的喜悦之情,便拿出了八角鼓,在马上自制曲子,自敲自唱,所唱的内容无非是一些乡俗之事。他所唱的这种用八角鼓来伴奏的曲艺,被后人誉为是单弦牌子曲和岔曲的鼻祖。就连“岔曲”这两个字的由来,据说也是和文小槎有关系的。因为他的名字叫文小槎,所以世人就把他唱的曲子叫做“槎曲”,时间一长,以讹传讹,被人称为了“岔曲”,这便是著名的岔曲名字的由来。
   清朝定都北京后,八旗子弟渐渐闲了下来,在无所事事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把八角鼓和岔曲想起来了。于是,这八角鼓和岔曲,便成为一群闲得无聊的公子哥儿,消遣娱乐的玩意儿了。
   由于唱的人多了,岔曲便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从一开始时候的一个人自弹自唱,逐渐演变出了各种不同的类型。有单弦、双头人、群曲、拆唱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它们各自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表演形式,比如说,单弦就是一人自弹自唱的形式;而双头人指的是,一个人手持八角鼓击节演唱,另一个人用三弦伴奏。
   随着演唱者的文学修养和演唱水平的不断提高,岔曲也从原先的乡俗俚曲,逐渐变成了高雅的艺术。在清代,人们编纂了不少俗曲集子,比如《霓裳续谱》、《白雪遗音》等等。不过,这些俗曲在内容上却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类,其中一类延续了当年文小槎通俗的路子。而另一些,虽然它们的名字还叫“俗曲”,可实际上却已经变成阳春白雪了,曲中尽歌一些风花雪月之事。甚至还有一些,是词作者用来炫耀自己文采的,比如《似风不露风》,这首岔曲是用来形容风的,但是,全曲却没有出现一个风字,因为,作者在里头用了很多与风有关的典故,或者是通过描写其他的事物来从侧面形容风。它的首句“烛影摇红焰”,就通过烛火的摇动,来反映出风吹的效果,再看后面,“透纱窗,雨后生寒,荡悠悠,扬花舞柳,雨打荷喧,芭蕉弄影,竹韵悠然……”这里头连半个风字都没有,但却句句都是在写风,反映了作者拥有极高的文学修养。
  
   到了晚清的时候,八角鼓和岔曲越来越兴盛,发展越来越完备,其表演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多变,于是,八角鼓便形成了一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全堂八角鼓。
   全堂八角鼓属于一种综合表演技艺,搁在现在,看一次全堂八角鼓的表演,完全可以和看一次唱歌、跳舞、曲艺等样样都有的春节联欢晚会相媲美。
   既然说是“全堂”,那么,自然要“全”了。全堂八角鼓艺术包括:“鼓”,也就是演奏八角鼓;“柳”,也就是演唱各种小曲;“彩”,也就是戏法。
   虽说是鼓、柳、彩这三样,可是,扩展开来的话,却有十几样之多,这主要体现在“曲”的多样性上,在全堂八角鼓的表演中,已经不光光演唱岔曲了,它还包括表演各种大鼓、杂牌子曲、琴腔、联珠块书等。甚至还包括口技、评书、十不闲、莲花落等各种曲艺。这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啊。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有一种现在依然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据说也可在全堂八角鼓中发现其诞生的萌芽,那就是相声。
   相声居然会和八角鼓扯上关系,这恐怕是谁也想不到的吧。但是,有很多专家都认为,全堂八角鼓中有一种叫做“逗哏”的表演形式,与相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说,“逗哏”也是八角鼓中的一种表演形式。在清末的时候,八角鼓的艺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只是弹奏、演唱了,他们将说和演的形式,也加入到了八角鼓的表演中。
   在拆唱的时候,有的时候,会有三个艺人同时上台,在中间摆放一张桌子,拿弦子的艺人坐在中间,拿八角鼓的艺人站在左边,另有一个艺人并不拿什么东西,站在右边。表演开始之后,坐着的那个艺人开始说开场白、吉祥话之类的,说完之后就开始弹弦子,左边的开始敲鼓。在演唱的时候,会夹杂很多笑话在其中,这时右边的人就插嘴说闲话打岔,引得人哈哈地笑,这就是逗哏儿的由来。你看,这种形式,是不是和现在的相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当然,专家们之所以会认为相声起源于八角鼓,绝不仅仅只是因为这个原因,更重要的是,相声界有一名鼻祖,他原本是八角鼓艺人。这位艺人的名字叫做张三禄,他是道咸年间之人,在他还没有说相声之前,是一个拆唱八角鼓的著名丑角,但是,由于和同行不睦,他受到了别人的排挤,没有人愿意和他搭档,于是,他就开始改说单口相声,在他表演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把许多八角鼓的表演技巧夹杂在其中。这就是关于单口相声的由来的其中一种说法,有人认为,相声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其实就来自于八角鼓中的“说学逗唱吹打拉弹”,而相声中的“捧哏”、“逗哏”,也起源于拆唱八角鼓。
   这种说法,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全堂八角鼓中的逗哏,滑稽幽默,令人喷饭,和相声的确是有相似之处的。拆唱八角鼓有正、丑两种角色,其中那丑角的逗所使用的手法,与现在相声中使用的三翻四抖,谐音打岔等,也是十分类似的。
   不过,要说相声一定是起源于全堂八角鼓,可能还有一些疑问,因为,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北京已经有了“象声”这样一种艺术形式了,而并不是自张三禄之后才有的,当然,那时候的“象声”重在口技摹仿之能,与我们现在理解的相声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后来,这种“象声”由于表演者通常躲在幕布后面进行口技表演,而被人称为“暗春”,从它里面又演变出来另一种表演形式,也就是演员从幕布后走出来,两人对口,一边表演口技,一边说一些小笑话,这种形式被人称为“明春”。也有很多专家认为,明春就是后来的相声。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争谁发源于谁其实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各种艺术,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啊。八角鼓中不仅有相声的影子,还有大鼓、评书、杂技等各种艺术的影子,而相声呢,它也不光是仅仅从八角鼓中汲取了养分,它还对评书等其他艺术进行了借鉴呢。
  
   无奈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八角鼓这样的艺术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了。现代人工作、学习都十分忙碌,他们和清朝年间那些无所事事,整天研究音律的八旗子弟不一样,因此,八角鼓这种艺术,也逐渐没落,变得鲜有人知了。
   切勿小看这一只小小的八角鼓,要演奏好八角鼓可并不容易,光是指法,它就有“弹、摇、碰、搓、拍”等多种,过去曾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而说到演唱岔曲,那其中的门道就更多了。《霓裳续谱》收入北京、天津地区流行的杂曲曲词六百二十二首,其中岔曲就有一百四十八首之多。其曲调十分完备,包括了平岔、慢岔、西岔、数岔等多种。而岔曲曲词的内容呢,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赞美自然风光的《春景》;有抒发才子佳人情怀的《换却罗裙带》;有各种尽显作者文采的“赞”、赋,如《赞剑》、《秋声赋》;还有根据传奇小说改编的小故事,如《拷红》;甚至还有一些纯粹只是文字游戏,如《百戏名》等。
   只可惜,很多岔曲唱词风雅,而曲调又过于缓慢,这使得许多已经习惯了快餐文化的青年们觉得难以接受。有时候,他们倒也不是不想听,而是实在听不懂。
   为了拯救八角鼓这样的文化遗产,很多人都在为之努力。有些艺人为了使得八角鼓能够为青年朋友们接受,便在其中加入了许多时尚的成分。比如,我曾经听过徐德亮的一段岔曲《高老庄》。当时,他是在一场相声演出的间隙,夹杂着表演这段岔曲的。《高老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小故事,本来就是人人皆知的,而徐德亮在表演的时候,运用了自身相声演员的优势,在其中夹杂了很多笑话、时尚用语,还将其中的主人公“猪八戒”、“孙悟空”的形象,描述成了后台的演员,博得了现场观众会心的微笑。这是一次很好的创新,这一段岔曲的表演,其“笑”果,甚至比很多相声都要好。同时这也使得很多人重新认识了八角鼓这样一个传统艺术形式。
   如果说,在百年前,相声从八角鼓中汲取了养分的话,那么,在百年后的今天,相声演员,又在发展相声的同时,把八角鼓艺术也同样发扬光大了,这相声和八角鼓之间,还真是有不解之缘啊。
   八角鼓,它不应该只属于百年前的中国,它不应该只属于八旗子弟,在现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新时代,同样应该有它的一片天地。希望八角鼓不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成为八旗遗风,它应该继续发展,吹出一阵属于它自己的艺术新风。 【酒家*散文】八旗遗风八角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