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人们崇尚礼尚往来。而人是群体动物,必须生活在群体当中生活,就不可避免的会与别人发生交集,完全的超然物外是不现实的。作为一名普通人,过着大众意义上的普通生活,或许这不是最精彩和出彩的人生,却是最符合现实的一条路,也是最具有安全感的一条路。 生活有交集就会涉及到人情往来,有的简单,有的复杂,通常情况下,互帮互助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术业有专攻,总有一些事是自己搞不定的,需要求人或者被人求。被人求的事,十有八九都是棘手且为难的事,你想,如果能办谁会求你去办,所以不要抱怨,好歹是对方认为你有这个能力才会求你。被人求只有两种选择,办或者不办。办,简单,去做就行。如果不办,需要给对方一个解释,也就是不办的理由,超出能力范围或者自己也不知道咋办。如果选择了办,记住一句话,人情做足,免得吃亏。事前一定考虑清楚,权衡好利弊,如果答应了,不仅仅去办,而且一定要做好,做对,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足。 人一定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好心一定有好报,这是非常浅薄的认识。有的人为朋友两肋插刀,最终换来的满身骂名,反目成仇。这是典型的没有做好,也没有做到位,自然也不会有好结果,虽然这只是极少数,我们也应该尽力避免。 朋友找你办事,满口答应,回头给忘了,即使朋友嘴上不说,心里也肯定会给你贴上一个不可靠的标签,如果有一天你有求于他,能有啥好结果吗?或者说,你没忘,办了个半拉子就停下了,把事悬在半空,让人左右为难,给你的感觉就是还不如不找你,说不定帮了个倒忙,越帮越忙,简单的问题搞成了复杂问题。可能有人会说,我就这水平,谁让你找我的。难道你没考虑过你这是在对抗人性吗?但人性往往经不起考验。你能责怪朋友不承你的半拉子人情吗? 可,这才是真实的人性。 朋友要的是结果,你给了一箩筐理由,这样的人情只会有反面效果。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你把佛爷扔半路上这算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把人情做足了才会具有最大的杀伤力,会赢得对方的感激,成为维系关系的纽带。宁可不送,要送人情,要还人情都要超出对方心理预期,这样才会收获最大的收益。 做足人情,稳固你的后方阵。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格局大了,事就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