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多不治水,人多不管事

 西北贾 2022-06-10 发布于山东

       真正的权威,有且只能有一个,要么是一个人,要么是一个小团体,只有这样,一个组织才能够有序、目标方向明确的发展,舍此之外别无他法,龙多了、人多了,推诿扯皮,内斗不止,事事难如登天。

      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过程可以讨论争论,但是决定必须由一个人下,如果一个组织分多个山头,各自为政,劲儿不能往一处使,相反是互相扯后腿,只会导致组织的分崩离析。大哥只能有一个,谋可寡而不可众,众谋则泄。有一句谚语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看似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再加几个臭皮匠,在决策方面也比不上一个诸葛亮。比如说几个地位同等的人商量事情,东家言西家语,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想找到一个均衡点,极大的可能是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办事效率无比的低下甚至办不成事。

       我们经常提的一句口号是“群策群力”,这里的群不要理解错了,是指专业的人做专业的决策,参与决策的人的数量不等同于质量,低层次的智慧累积并不会产生高远的智慧。在信息和资源不对称的情况下,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才会驱散不确定性,而有效的信息向来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当所有人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只会收获聒噪,想参与“群聊”是有门槛限制的。所以真正的现实中大多数情况都是是独策群力,这样虽然不太民主,但却高效。

       不要小瞧了推诿扯皮这件事,如果是十龙治水的基层工作,多个部门看似分工明确,落到实处就是各部门不主动作为,认为我不管总会有人来管,结果却是“家家都该管,却家家都不管”,一件事如果由多个人或者是多个部门负责,那样就会一人一个意见,最后导致谁也管不好。这和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吃一样的道理。

       龙多不治水是基于现代社会多头管理而造成的一种公共管理的弊病。叠床架屋、烦琐累赘的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