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绘画艺术 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包括壁画、帛画以及画像石、画像砖。 (一)壁画 汉代墓室壁画是一种装饰壁画,兴起于西汉,流行于东汉。主要以八里台汉墓、卜千秋墓、浅井头墓以及烧沟61号墓的壁画为代表。 ![]() 八里台汉墓(迎宾拜谒图) (二)帛画 代表作品是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是西汉时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作,1972年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作品全长约200厘米,共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段进行描绘,作品的主题思想是引魂神天,所用线条类同于后世所谓的“高古游丝描'.。 ![]() 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 (三)画像石与画像砖 画像石与画像砖都具有绘画与雕刻两种因素。 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石阙的建筑石材。代表作品是山东嘉祥武梁祠西壁画像石。 ![]() 山东嘉祥武梁祠西壁画像石 画像砖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东汉时期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代表作品是四川大邑戈射收获画像砖,是汉代统治阶级盛行厚葬的产物。 ![]() 戈射收获画像砖 二、雕塑艺术 秦汉时期的雕塑,在继承先秦雕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一)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秦王朝国力强盛的象征,是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艺术特点: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 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霍去病墓石雕 西汉雕塑艺术的成就以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最为杰出。霍去病墓石雕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 马踏匈奴是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马踏匈奴石刻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雕刻取得的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 马踏匈奴石刻 (三)东汉说唱俑 东汉时期,以四川地区出土的陶俑最具特色。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击鼓说唱俑和郫县出土的立式说唱俑,将民间说唱艺人兴高采烈、自我陶醉的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过目不忘,堪称是东汉陶俑中最杰出的作品。 ![]() 击鼓说唱俑 ![]() 立式说唱俑 三、瓦当工艺 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主要包括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瓦当等四个门类。 西汉最流行的卷云纹瓦当和吉祥文字瓦当,西汉末年到新莽时期出现了四神瓦当,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它们分别代表春季,秋季,夏季以及冬季。 ![]() 四神瓦当 四、青铜工艺 河北满城窦乱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设计得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持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它体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 ![]() 长信宫灯 五、书法艺术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变迁最激烈的时期,小篆出现,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也是在秦汉时期确立起来的。 (一)秦代书法 李斯在大篆基础上创造了小篆。小篆是秦代官方通行的文字,当时民间通用的则是隶书。秦代出现了第一批载诸史集的书法家,如李斯,赵高等。现存秦代小作品《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还有阳陵虎符上的错金篆书铭文,相传为李斯所书。 ![]() 泰山刻石 (二)汉代书法 隶书是汉代最有代表性的书体。东汉隶书用笔技巧更为丰富,在波挑中充分发挥笔毫的变化,提按顿挫,起笔止笔,波势明显,有“一波三折,蚕头雁尾”之称,代表作品有《西狭颂》、《张迁碑》、《封龙山颂》等。 书法理论:东汉崔瑗的《草书势》和蔡邕的《大篆赞》、《隶书势》是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作品。东汉赵壹的《非草书》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书法的完整论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