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9.2 足少阴肾经应用

 中医秘典 2022-06-10 发布于甘肃
注意:没有针灸基础者不可下针。第9节1:41:36
肾经属水;
流注时间:下午5点-7点;
病人每天下午黄昏的时候开始累,肾经有问题;
肾主骨,任何的骨病都要想到肾;
肾其华在发,头发光亮,就是肾好;
人在死前2-3天的时候,肾气要绝的时候,头发整个蓬起来,干干的,没有油脂,人的颜色整体变了,比如说是白色,看到的是枯骨的白色,完全不会反光;
开窍在耳朵,耳聋耳鸣,耳朵有问题,都在肾上面治疗;
肾主记忆,人的记忆肾脏在管;
50岁以后,肾气开始衰落,要开始固肾,中医认为,肾脏要好,就要节欲(人的欲望,不只是房事,其他的欲望,野心)

人受胎的时候;第一开始是水(肾),一周后看到筋膜(肝),二周是心脏,所以第二周以后会查到心跳,水生木,木生火;

肾主二便,大小便都是肾在管;
气喘有两种:吸入困难肾脏在管;呼出困难肺脏困难;

肾脏逼毒
第9节1:52:18
羽声肾脏在管,发“吹”的声音;
站好以后,手去压到肾脏,一脚前一脚后,吸一口气,发吹的声音,没有气的时候,提肛,把最后无声的气吐出来;

肾主唾液
如果没事吐口水,肾会大虚;
食物进入小肠以后,再进入大肠,食物中的水分透过大肠运回肺脏,到口里是唾液,唾液咽下去直接进入肾脏;

图片


第10节0:00:00
临床上病人口渴,肾脏有问题,没有唾液,恢复肾脏的功能的时候,一定要把小肠加热起来,小肠和心是表里,

涌泉穴(井穴-木穴-子穴)
第10节0:03:11
肾家的实证都可以在这里治疗;
水肿和助孕,涌泉穴都可以治疗;
当井穴刚好是子穴的时候,泄井当泄荣,涌泉穴很痛,是急救的大穴;
真正临床上非急救的时候,不会下涌泉穴,会下荣穴代替;
特殊的治证:涌泉对头顶痛,效果非常好;

图片


望诊
第10节0:07:17
眼袋下方的位置是肾的位置;
眼袋这里黑黑的,暗暗的,红色的,肾脏已经受伤了;
如果下眼袋的地方凸起来很大,像卧蚕一样,代表水病,病人下面是积水;
有的时候没有卧蚕,但是看到暗红色(水克火),肾脏病;

眼诊
第10节0:08:22
瞳孔中间黑色是肾脏-水;
瞳孔黑色外一圈是脾脏胰脏-土;
再往外一圈是肝脏-木;
眼白是肺脏-肺;
内眼角是心脏-火;

图片



因为肾是阴脏,灯光一照眼睛,瞳孔马上缩起来,正常,阳来阴退;
如果灯光去照,瞳孔不动,肾阳不够,肾脏虚;
如果灯光去照,瞳孔已经放大,人已经死掉;

眼珠内,木占2/3,土占1/3是正常人,
眼白的地方如果有很多像面包屑的白片,夜里面3点准时醒来,就是肺癌;

眼珠内水反辱到土,土反辱到木,这是对应的内脏出现问题了,内经再详细讲;
瞳孔越小的人越聪明,反之就是比较笨;

然谷穴(荣穴-火穴-子穴&郄穴)

第10节0:14:13

图片

公孙穴往后一寸的位置;
特殊治证:脑部受到撞击,脑震荡的时候,然谷穴会蹦起来一块,青筋蹦起来,人会头昏,恶心,拿放血针刺一下,血就喷出来,人就醒过来,所以从高处掉下来,头部受伤,或者撞到受伤都可以用;
然谷穴放血是很有名的急救大穴,如果放血以后,还有恶心,可以下公孙穴;
近取穴的时候,脚不能落地。

太溪穴(俞穴-土穴)
在内踝骨和大筋的中间,直针下;
诊断的作用:如果病人昏过去,一摸太溪穴有脉,可以救回来;
一摸冲阳脉,胃气还在,一摸太溪穴,肾气还在,这个人一定可以救回来;
临床中有特殊的诊断法:在太溪穴上方1-2寸的位置,如果有痛点,就是有肾结石;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钙质,但不能从钙片中获取,钙和钙片是两码事,从自然中去获取钙质;
治证:泄水,水肿

图片



大钟穴(足少阴肾经络穴)
第10节0:23:54
后根骨和大筋交接的位置,直针下;
因为是络穴和原穴一样,虚实都能治;
肾家实证,小便排不出来;虚症:腰酸痛;都可以治疗,

图片



水泉穴
太溪穴下方和后根骨交接的位置,斜刺进入;
治证:泄水,水肿,脚后跟痛,对侧脚治疗,临床上停经不来,也可以在水泉下针;
脚后跟的问题就是肾脏的问题,脚后跟不能踩地;

图片


照海穴
第10节0:28:05
内踝骨下5分的位置;
照海穴管阴跷脉;
痫病夜发, 灸照海穴,如果白天晚上都发,申脉穴和照海穴一起灸;
阴跷脉是和肾经一起上到喉咙;

列缺和照海
列缺主任脉,照海是阴跷脉,这两个穴位在一起用,可以治疗一切喉咙病;
治疗扁桃腺发炎:夏枯草五钱加个带壳的生鸡蛋,两碗水煮成一碗,把蛋吃了,汤也喝了,只需要一次,扁桃腺终身不犯;

妇人逆经,因为照海管阴跷脉,阴跷脉是往上走,任脉在管经血,正常妇人会在月经来的时候,逆向顺着任脉下去,把奶水导下去,如果阴跷脉有问题,会把这个月经推回来,结果月经没有从阴道排出来,再从子宫进入跷脉,从鼻子里喷出来,这叫逆经;
如果每个月固定流鼻血,就是逆经,下照海穴;

图片

复溜穴(经穴-金穴-母穴)

太溪穴上2寸的位置(太溪穴位于内踝骨和大筋中间);

肾家的虚症都在这儿治疗,例如:小便不出,肚子肿胀,腹鼔,都是常用的穴道;

下针:在复溜穴下5分的位置,自下而上下针,针感很强,病人像麻电一样,跳起来;

复溜穴艾灸非常好,在肾经上,肾经本来就是水经,可以直接让水气化,脚底就会热起来;

图片

交信穴(阴跷脉郄穴)

从复溜穴往前1寸的位置,在骨头旁边的位置;

治疗:女人月经不止,滴漏不止,阴挺(子宫颈下垂);

下针是直下,但是不要贴着骨头下针,会很痛;

图片

筑宾穴(阴维脉郄穴)

第10节0:37:52

太溪穴上5寸,往大筋一侧偏1寸的位置;

治疗:肚脐以下的消炎,解毒,镇痛;

肚脐以上的消炎,解毒,镇痛是曲池穴;

图片

第10节0:48:40

人身体的纪律:巨阙管上焦,关元管下焦;

如果来一个病人,皮肤很痒,治疗思路:

下合谷(气脉),下曲池,上半身的痒去掉,下筑宾穴(下半身),血海(清血的作用),三阴交(阴经会和),一共下10针,针下去,痒就去掉了;

如果一个人皮肤起了很多牛皮癣,干癣,怎么办?背后扎针血郄穴(就是委中放血);

阴谷穴(合穴-水穴-本穴)

水穴可以泄金的实证,大肠经和肺经的实证,阴谷穴都可以治疗;

治疗妇科穴位;

图片

图片

横骨穴

第10节0:48:59

曲骨穴外开1寸的位置;

从这里开始,冲脉跟足少阴肾经是汇合在一起,冲脉是脾经的公孙穴在管;

近取穴,没有补泄,可以下针,近取穴配合远取穴效果更好;

像男人晚上失精,梦遗,都可以用

图片

大赫穴

第10节0:51:16

中级穴外开1寸的位置;

治疗:阴缩,睾丸缩到腹部,妇人的赤带,白带,都可以治疗;

气穴

关元穴外开1寸的位置;

和大赫穴治证都差不多;

四满穴

石门穴外开1寸的位置;

近取穴:泄痢,腹泻,肠鸣,都可以治疗;

中注穴

阴交穴外开1寸的位置;

治疗大肠的问题;

盲俞穴

神阙外开一寸的位置;

商曲穴

第10节0:58:22

下脘穴外开1寸的位置;

神阙上1寸是水分,水分外开1寸没有穴道;

有一个病人,肾脏病,下半身整个是肿的,小便滴滴答答,治疗思路:下针水分、水道、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如果是脸肿,正面的脸是足阳明胃经,在胃经上取穴就可以;

石关穴

第10节1:00:40

建里穴外开1寸的位置;

没有胃口可以下石关穴;

阴都穴

中脘穴外开1寸的位置;

通谷穴

上脘穴外开1寸的位置;

一共有两个通谷穴,还有一个是膀胱经的本穴;

治疗一些胃病;

幽门穴

巨阙穴外开1寸的位置;

辅助巨阙的效果;

步廊穴、灵虚穴

彧中穴、俞府穴

这些都是距离任脉2寸的位置;

如果是一个在喂母乳的妇人,乳房有硬块,这时候要强她的心脏;

如果没有在喂乳期,有个硬块在肾经上面,如果是初期硬块,隔姜灸治疗,然后在肾经上下针,硬块才1个礼拜,压到会痛,是实证,在肾经的子穴上下针,如果硬块很久了,是虚症,压它会很舒服,下复溜穴,因为在肾经上面;

步廊穴

中庭外开两寸的位置(中庭在巨阙上1.5-1.6寸的位置);

从这里开始,每隔一个肋骨就是一个穴道;

近取穴治疗气喘,胸肋痛,痰都可以;


神封穴
步廊穴跨一个肋骨的位置;
很多人的硬块累积在神封穴的位置,就是肾经的治证;
治疗咳嗽,乳痈;

只要是硬块初期,选择天应灸,哪里有硬块就在哪儿灸,乳头禁灸;

灵虚穴
第10节1:09:50
玉堂穴外开2寸的位置;
近取穴治疗;

神藏穴

灵虚往上隔一个肋骨,任脉紫宫外开2寸的位置;                                  

近取穴治疗;

彧中穴

华盖穴外开2寸的位置;

下针手法:在距离任脉1.5寸的位置30°斜刺进去往2寸的方向,在两个肋骨之间;

治疗:气喘、咳嗽

俞府穴

璇玑穴外开2寸的位置;

下针手法:在距离任脉1.5寸的位置30°斜刺进去往2寸的方向,在两个肋骨之间;

治疗:气喘、咳嗽

如果是吸气困难,在肾经上治疗;

如果是吐气困难,在肺经上治疗;



足少阴肾经
涌泉穴(井穴-木穴-子穴,急救)
然谷穴(荣穴-火穴-子穴&郄穴,特殊治证,放血治疗脑震荡)
太溪穴(俞穴-土穴)
大钟穴(络穴)

水泉穴(治疗水肿,脚后跟痛)
照海穴(治疗痫病夜发,妇人逆经)

列缺和照海齐下(统治一些喉病)

复溜穴(经穴-金穴-母穴)

交信穴(阴跷脉郄穴)

筑宾穴(阴维脉郄穴)

阴谷穴(合穴-水穴-本穴)

横骨穴(曲骨外开一寸)

大赫穴(中级外开一寸)

气穴(关元外开一寸)

四满穴(石门外开一寸)

中注穴(阴交外开一寸)

盲俞穴(神阙外开一寸)

水分外开1寸没有穴道

商曲穴(下脘外开一寸)

石关穴(建里外开一寸)

阴都穴(中脘外开一寸)

通谷穴(上脘穴外开1寸
幽门穴(近取穴)

步廊穴(近取穴)

神封穴(近取穴)

灵虚穴(近取穴)

神藏穴(近取穴)

彧中穴(近取穴)

俞府穴(近取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