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经络最全整理】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走向与主治

 为什么73 2016-08-10

【十二经络最全整理】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走向与主治

2016-08-10 五味药食同源
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走向与主治


肾脏依现代医学而言,是掌管水份的调节,并具有将体内多余水份和代谢废物由膀胱排出体外的功能;但在中医医学的领域中,肾脏包含着生命的原动力,是生殖力的源泉。
因此,和现代医学中的副肾机能很相近。副肾是小型的内分泌器官,是控制人体内脏机能的重要组织。因为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所以此一机能一旦发生异常,便会引发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脸部皮肤带黑,失去光泽。口干舌燥,喉咙重痛。站起身时头晕、食欲减退,特别是心窝处有无力感。下痢、容易疲劳。背、脚内侧冰冷,脚底、脚尖发热,有倦怠感,腰痛、精力衰退。精神衰弱,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
肾是健康、生命之源,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衰弱。若出现以上所述症状,请刺激肾经上的穴位,以谋求症状的改善。肾经共有二十七个穴位。
足少阴肾经动态走向图
1.经脉循行:
  足少阴肾经的走向:起于涌泉穴、止于俞府穴,左右各27穴。

  本经循行路线: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还出于前(中极,属任脉),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俞府)。

2.主治概要:
  本经所主病候:外经——背脊疼痛,腰痛,股腿内侧后缘疼痛,下肢萎软,足心热痛,舌干,咽喉干燥、疼痛。
         内脏——眩晕,面部浮肿,面色灰黯,视物不清,咳喘,气促,心烦,嗜睡,大便溏薄,久泻。
  本经主治病证:肾脏疾病,及与肾脏有密切关系的膀胱、肺、脾、肝脏腑疾病。(肾、肺、咽喉、前阴、妇科等病。)

腧穴位置与主治
涌泉(yǒng quán)
(足少阴肾经穴;井穴)
位置:足底,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或足底第2趾与第3趾趾缝纹头与足跟连线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咽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痫,霍乱,转筋,昏厥,鼻衄,二便不利。

然谷(rán gǔ)
(足少阴肾经穴;荥穴)
位置: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咯血,小儿惊风,消渴,黄疸,下肢痿痹,足跗痛。

太溪(tài xī)
(足少阴肾经穴;俞穴;原穴)
位置:足内侧,内踝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大钟(dà zhōng)
(足少阴肾经穴;络穴)
位置:足内侧,内踝后下方,跟腱附着部内侧前方凹陷处。
主治:咯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咳喘。

水泉(shuǐ quán)
(足少阴肾经穴;郄穴)
位置: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太溪穴直下1寸,跟腱结节内侧凹陷处。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照海(zhào hǎi)
(足少阴肾经穴;八脉交会穴——通阴蹻脉)
位置: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主治:咽喉干燥,痫症,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不寐,脚气,嗜睡。

复溜(fù liū)
(足少阴肾经穴;经穴)
位置: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前方。
主治: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交信(jiāo xìn)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阴蹻脉交会穴;阴蹻脉郄穴)
位置: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复溜穴前展0.5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大便难,睾丸肿痛,五淋,疝气,阴痒,泻痢赤白,膝、股痛,膝、股、胫内侧痛。

筑宾(zhù bīn)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阴维脉交会穴;阴维脉郄穴)
位置:小腿内侧,太溪穴与阴谷穴连线上,太溪穴上展5寸,腓肠肌腹内下方。
主治:癫狂,痫症,呕吐,涎沫,疝痛,小儿脐疝,小腿内侧痛。

阴谷(yīn gǔ)
(足少阴肾经穴;合穴)
位置:腘窝内侧,屈膝,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

横骨(héng gǔ)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位置:下腹部,脐中下展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阴部痛,少腹痛,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通,疝气。

大赫(dà hè)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位置:下腹部,脐中下展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阴部痛,子宫脱垂,遗精,带下,月经不调,痛经,不妊,泄泻,痢疾。

气穴(qì xué)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位置:下腹部,脐中下展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通,泄泻,痢疾,腰、脊痛,阳痿。

四满(sì mǎn)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位置:下腹部,脐中下展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产后恶露不净,少腹痛,遗精,遗尿,疝气,便秘,水肿。

中注(zhōng zhù)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位置: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月经不调,腰痛,腹胀,大便燥结,泄泻,痢疾,腰、腹痛。

肓俞(huāng yú)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位置:脐中旁开0.5寸。
主治:腹痛绕脐,呕吐,腹胀,痢疾,泄泻,便秘,疝气,月经不调,腰、脊痛。

商曲(shāng qǔ)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位置: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腹中积聚,腹胀,呕吐。

石关(shí guān)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位置: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呕吐,腹痛,便秘,产后腹痛,妇人不孕,腹胀,泄泻。

阴都(yīn dōu)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位置: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腹胀,腹痛,肠鸣,便秘,妇人不孕,胸、胁痛,疟疾,呕吐,泄泻。

腹通谷(fù tōng gǔ)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位置: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泄泻。

幽门(yōu mén)
(足少阴肾经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位置: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0.7寸。
主治:腹痛,呕吐,消化不良,泄泻,痢疾,腹胀。

步廊(bù láng)
(足少阴肾经穴)
位置: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胸痛,咳嗽,气喘,呕吐,厌食,不嗜食。

神封(shén fēng)
(足少阴肾经穴)
位置: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支满,呕吐,厌食,乳痈,胸痛,不嗜食。

灵墟(líng xū)
(足少阴肾经穴)
位置: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满,呕吐,乳痈,胸痛,不嗜食。

神藏(shén cáng)
(足少阴肾经穴)
位置: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胸痛,烦满,呕吐,厌食,不嗜食。

彧中(yù zhōng)
(足少阴肾经穴)
位置:位于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咳嗽,气喘,痰壅,胸、胁胀满,厌食,胸痛,呕吐,不嗜食。

俞府(yú fǔ)
(足少阴肾经穴)
位置: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厌食,不嗜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