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十一张友文”说:主动寻苦吃!(心灵独语之九)

 双十一张友文 2022-06-11 发布于湖北

     亲:昨天夜里外出翻杠,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凭借惯性甩,而是用手拉起来后直接翻,与前者相较,说明翻杠的动作又玩出了新花样,同时表明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再次证明“坚持”就会产生效果。“坚持”需要“毅力”打底,需要强大的内心作为支撑。这一点,“双十一张友文”基本上做到了。昨天与武和平通话17分钟,他对我的评价是“锲而不舍”“咬定青山不放松”。实际上,他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然我们不会成为忘年交。人没有一点“狠”劲,是不能成事的。你说你现在每天捶球,好!望坚持!尤其是高温下坚守最能磨练意志。意志力增强了,不担心没饭吃。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都是意志力超常的。苏轼曾说过“古今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老式玩单杠的动作

     现在气温高了,我也不想跑5千米,但是把那些长跑10千米的想一想,再把当兵的人想一想,就觉得不难了。每次跑到军事经济学院附近时,院内的操练声震耳欲聋,那也是无形的激励哦。还有,古田应急管理中队的小伙子们一年四季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他们不能因为气温高就停止训练。他们为了工作、为了生存,甚至说为了使命,必须高强度地训练。我的那些从军返校的学生对我说,两年中的一月内总有一段时间会进行长途奔袭,每搞一次就像死过一样。

“双十一张友文”力争做“三次元的人”(心灵独语之一)

王仲刚书法作品

    毕淑敏在《我在西藏阿里面壁雪山11年》中写道:“19711月,在阿里(海拔6千米)最严寒的日子,我们连续一个月徒步行军拉练。夜卧冰榻朝饮雪汁,操练卫国的本领。因为几乎天天露营,要留出野炊和搭帐篷的时间,不可抵达得太晚。每日半夜响起号角,打起背包睡眼惺忪跌跌撞撞地出发。”毕淑敏从小家教严格,母亲常常教育她要感恩生命的眷顾,不骄傲。她的父亲可是一位正师级的干部,为何把年仅17岁的宝贝女儿送到西藏当兵,就是为了磨练女儿的意志。对此毕淑敏是理解的,她从不抱怨父亲心“狠”。按道理说,凭其父的职位和影响,让她在西藏驻扎三五年就可以转业,为何毕淑敏坚持“面壁雪山11年”?毕淑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有一次爬陡坡,脚下滑,有经验的老兵提醒她拉身旁的马尾巴,毕淑敏并没有“听话”,她并不是害怕马踢它,再说那时的马已经没有力气踢了。那一刻,毕淑敏想的是人的尊严,这个细节让我刻骨铭心。

     正因为毕淑敏在阿里苦熬了11年,才能写出这么好的、这么多的文学作品。

    “双十一张友文”为何反复提醒男子汉多吃苦,且主动找苦吃,并多次提醒你早起,还尽可能地打工,就是为了增强你的幸福感。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什么是“甜”,我在农村长大,吃了多少城里孩子没有吃过的苦,譬如拾鸡屎、担人粪;栽秧、割谷等,因此我的内心超强大,幸福感也超强。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夕到北京第一次与武和平在他的办公室见面,我居然与他比谁吃的苦多,现在想来才觉得当年好幼稚。他毕竟长我20岁,他所受的苦难肯定比我深重,如今读他的新作《铸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3月)就可以明显感知他当年所受的磨难,因为作品中就有他的影子。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会催生出人的内在动力,甚至会改变人生的轨迹。人有时需要感谢苦难和厄运,因为生命本身有一种顽强的修复和代偿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欢乐和痛苦都是储蓄,而痛苦对于感悟人生具有更高的价值,因为坎坷使你深刻,挫折使你转折,丢掉使你获得,磨难使你执着,大起大落使你大彻大悟,此处的失败可使你有彼处的选择。(《铸剑》P110)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你们这一代与我们这一代相较,物质生活可谓空前丰盛,但精神生活似乎还差那么一点。

“双十一张友文”在武汉播报(53):人助者天助之(写给儿子的第五封信)

     我对家长开车送孩子上学这一行为是不看好的。有一次,董明珠开车经过儿子的校门口时看到儿子正在等公共汽车,她并没有停下来捎儿子一脚;曹德旺有意让儿子睡员工宿舍,也是为了让孩子吃苦受罪,磨练其心智。你看这些搞大事的人的眼光、想法与普通人就是不一样。爸爸不寄希望你将来搞大事,至少你要活得像人,至少不要突破我给你定的底线……至于你的成绩,我并不是很看重的,只要身心健康就好;至于你将来从事什么工种,也不须我帮你参谋;至于你将来在哪里学习或工作或生活,我也不会给你画框框……也就是说给你充分的自由。每天写几百字与你,你是否扫一眼,我也不强求。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还算一个知识人吧?

“双十一张友文”对儿子说悄悄话(十)

    “养不教、父之过”,教育是我的责任,至于你是否受教,不得而知。每天坚持为你写数百字,那是责任使然,非使命使然。这么做无非是力求问心无愧。因为人活着,全凭一颗“心”。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力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