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花开月正圆》之周莹:一个有拳拳爱国心的寡妇

 写乎 2022-06-11 发布于四川
作者:阿赖耶识
当年一部《那年花开月正圆》,让人们知道,在清末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成为女首富。
女首富在封建年代,和女皇一样罕见的存在。因为在古代,对于女子的规矩,直接将女子束缚在狭小的空间。一生中的天空,只有婆家那么大。
一旦你走了出去,那么那个时代都容不下你。或者说,你想要走出去,就是自寻死路。
(一)周莹的出身
周莹出身很好,太爷爷就是陕西的巨贾,还是刑部员外郎。有着官家的背景,也有着富裕的身家。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周莹不仅精通琴棋书画,还精通算术账本。
周莹年少失父失母,只能跟哥哥嫂子在一起生活。没有父母的周莹,她的婚姻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因为在周莹父母没有去世之前,就给周莹订了一个娃娃亲。对方和周莹家世相当,同是陕西富商。
求娶的一方叫做吴聘,只是吴家有个问题,就是子嗣不丰。而吴聘虽然年轻,却一直病体缠绵。
身为兄嫂的周莹哥哥,一直纠结,是否让妹妹嫁给这样的人家,万一吴聘早逝,岂不是害了妹妹一生?
可是在那个封建的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铁打的事实,所以17岁的周莹,嫁给了吴聘,成了吴家的媳妇。
(二)寡妇的拳拳爱国心
夫妻成亲,两个人的感情不错,不到一年,周莹顺利产女,只是女儿随了父亲体弱,年仅一岁就早夭了。
这个时候的周莹,看着吴聘常年卧病在床,知道只怕一生不能再有亲生子女,所以在吴氏宗族中过继了一个两岁的男童,改名吴怀先。
在婚后三年,吴聘最终没能陪着周莹白头,先一步离开人世。此时的周莹,不过二十芳龄,就已经成了寡妇。
一个寡妇,还是无亲生子的寡妇,在那个年代活的才是艰难。最艰难的事永远接踵而至。
吴聘去世,老年丧子的吴父也紧随其后,这一下,这个吴家的生意开始一落千丈。
周莹在这个危机的时刻,站了出来,在所有人的指责中,不理解中,扛起了吴家的生意。
通过周莹的知人善用,最终保住了吴家的富贵,并且扩大了吴家的生意,各地都开设了吴家的分号。
本是商家的周莹,在听闻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时,周莹向慈禧太后提供了白银10万两。
这样的举动,吴家人根本不同意,这个时候,才展现了这样的家国天下。国不存,吴家何在?
周莹以女子远见,远胜世间男儿,更胜吴家男子。
对于周莹而言,这万两白银,就是这样的拳拳爱国之心。而慈禧对于周莹的慷慨解囊,也是给了相应的回报,认了周莹当干女儿。
(三)踽踽独行的女人
而一直被周莹当做亲子养育的继子吴怀先,还不如慈禧这个“祸国殃民”的女人。
吴怀先在长大后,不知像听见别人挑唆,还是自己狂妄,想要从周莹手中接管吴家家业。被周莹拒绝后,吴怀先竟然将周莹这个母亲告上公堂。
周莹一直被吴家人中伤,可是却把宽容给了那个年代的贫苦百姓。面对灾民,永远是力排众议的赈灾施粥。
吴家人的不认同,老百姓的好评如潮,让周莹起码没有热血东流。
可是一个踽踽独行的女人,最终倒在了40岁。在她的丈夫离开她的20年后,周莹重病离世。
而周莹在生前花费颇多修建了吴家祖坟,在周莹死后,吴氏宗族却以周莹无子为由,不许周莹葬进祖坟。
那么身为继子的吴怀先是个死人吗?过继不就是名义上的亲子吗?
这些男人,在周莹一个人面前卑躬屈膝二十载,唯一可以让他们扬眉吐气的,就是拿捏身后事。简直狼心狗肺。
可是周莹一生无愧,是吴家葬不下周莹的一生付出。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