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恩教育”永远在路上

 丁玉海工作室 2022-06-11 发布于河北

“感恩教育”永远在路上


吉丽晓

翻开《不跪着教书》,第一辑第二篇中的第一句话,我就和作者有了很强的共鸣,这句话是:“我喜欢有感恩之心的孩子”。这周的读书主题是感恩之心与教育。书中有句话说到:“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我们培养出了人,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只要能经常地发现这样的孩子,就会觉得既幸福又平常。”培养感恩之心,不是一句德育教育的口号,而是应该渗透在和孩子们日常一点一滴的相处中。谈到感恩的主题,我每每都会感到幸福和幸运。

我身边就有好多人对职高学生都有一些固有的刻板认识,就是学生调皮捣蛋,不好管,天天惹事、学习差。当然,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也会带这样的有色眼镜看待这些学生。但是当我们真正融入到了这个环境,和孩子们接触,才打破了我这样的认知。

2019年我成了一名班主任,带着初来乍到的孩子们,开启了我的三年班主任之旅。我已经做好了要和他们斗智斗勇的准备,但更多的是想融入他们,从内心里和他们拉近距离,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三年过去了,我觉得我是成功的,从开始的刺头总是惹麻烦到后来慢慢的对我和其他任课老师的敬重,学会了不给老师和班级添麻烦,为班里做贡献;从开始的很多事情的理所当然到后面对老师、对家人常怀感恩;从开始的称呼为老师到后面的称呼为“吉丽姐”……种种的一些变化,让我感觉到了他们的成长。而我从一开始带班的初心就是让大家首先学会感恩,这个目标在逐渐达成。为了这个目标我始终在工作中、生活中、和同学们相处中常怀着感恩之心,让“为人师表”这个词真的付诸于行动中,渗透到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去感染同学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常常会因为某个同学日常行为有失妥当,找学生聊天,沟通,教会他做事的态度和方法。也会因为家长反馈孩子日常在家里的表现,抓住时机,去和学生沟通,为孩子和父母之间搭建和谐相处桥梁。而在每次的沟通中,首先要懂得给学生们充分的尊重。学会感恩,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从内心的一种启发。去年我还专门开了一次关于感恩的主题教育的班会,班会并不煽情、我和孩子们娓娓道来,叙说分享内心深藏的故事、全班云端和家长面对面,云端献给他们歌曲,效果非常好,孩子们的感触也颇深,也达到了家校共育的效果,也让这次的感恩教育有了一次仪式感,“感恩”这个词也深深烙印在了我们彼此的心里。正因为处理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琐事中,也让我在同学们和家长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赢得了信任。

记忆最深的就是那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合唱活动,历时二十多天的准备,在这二十多天的准备中,同学们之间更加团结,班级更有凝聚力。关键这次的大合唱活动成了大家口中上学多年来最难忘的一次活动。活动结束我们也取得了实至名归的好成绩。大家晚上情不自禁在班级群中发起感恩接龙活动,一段段发自肺腑的感谢,让我至今难忘。有孩子说“我从小在家不被看好,来到咱们班遇见了吉丽姐,是您让我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后面逐渐有了目标,参加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虽然我还有很多小毛病,但您每次对我的包容,每次的帮助我都记在心里,感谢您每次耐心的给我讲道理,我心里一直记得您对我的好。”还有同学们说:“我们时长在私底下聊天,我们都说遇到您是我们的幸运和福气,您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能用行动表达我们对您的感谢,谢谢吉丽姐”……看着一段段感谢的话,听着微信群中不间断的声响,我的内心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激动。那次的活动,我收到了同学们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而他们之间也因为这次活动,收获了同学之间最难忘的友谊,懂得了爱与包容。同事们看到孩子给我的留言说,你收获了作为老师最高的奖赏,是最幸福的人。我特别赞同。

转眼三年,他们马上毕业了,虽说人生路不止高考这一条,但是不管将来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在哪个领域,只要他们常怀仁爱之心,懂得感恩,会爱家人、爱朋友、爱这个社会,他们就是最成功得人,就是站得直的人。每每想到这里,我就会觉得既幸福又平常又美好。我的教育之路还很长,我会带着这份幸福感,继续迎接下一段旅程的新朋友,而且“感恩教育”将永远在路上。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