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率很高的急性肝衰竭,可由中草药引起,请慎用

 濒湖后人 2022-06-11 发布于海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养生的意识逐渐增强,对保健品和中药汤剂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尤其是中药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崇。很多人认为,西药大多都是人工合成的,肝肾损伤很明显,而中草药来自大自然,作用更温和,对人的副作用也更小一些。情况是这样的吗?

安徽的一个年轻人由于脱发,去医院治疗。为了快速起效,他服用了总计5.9斤的何首乌,即使查出了肝功能异常也没有停药,最终因为药物性肝衰竭死亡。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某些中草药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肝衰竭,甚至死亡。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又该怎样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呢?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药物的代谢和排出大都需要经过肝脏,若是药物使用量控制不好,则会严重影响到肝功能损伤,甚至是造成死亡。

有研究回顾分析了大量肝损伤患者的资料,得出结论:中药与西药对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中药属于传统用药,特点是持久温和,治标治本,但是治疗的周期较长,药物口感不佳。西药携带方便、见效快,但在治本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不管是哪种药物,都会直接损害肝细胞,降低肝血流量,使肝脏解毒功能减退,从而减少药物的清除作用,使药物蓄积。

药物种类的不同导致的肝损伤程度也有所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表现亦有差异,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食量减少、乏力以及黄疸,严重的甚至可诱发肝衰竭,进而导致患者死亡。

也就是说,“中药更天然,不会伤害肝脏”的说法并不科学。只要是药物,就会损伤肝脏。正是由于长期以来公众对于中药的安全性的误解,导致很多中药相关肝损伤甚至肝衰竭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药物性肝损伤已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由2001年的3%~9%上升到2011年的10%~50%,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中,中药所致的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总数的4.8%~32.6%。专家认为中药之所以会导致肝衰竭,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中药本身的毒性

从古代医学典籍到现今药典文献均有对中药毒性的记载。古代医学典籍中,《神农本草经》记载中药有“大毒、小毒、常毒、无毒”之分,《本草纲目》中也有关于中药毒性的记载与标注。

建国后,国家卫生部门对于中药的毒性进行了比较清晰的界定,在各个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都标注了有毒中药。并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对何首乌及其制剂、壮骨关节丸等中药饮片及相关制剂的肝损伤风险进行了通报,并令其修改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部分。

毫无疑问,中药作为药物,与西药一样,拥有药物的所有属性,毒性是基本属性之一,几乎不存在绝对无毒的中药,应当正视某些中药的潜在肝毒性。

2.中药炮制不合格

炮制在中药发挥和增强疗效、降低毒性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中药临床使用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正如同仁堂的店训所说,“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然而现在某些中药不经过炮制或炮制不规范便直接入药,可能会增加发生肝损伤的风险。例如经常报道的何首乌中药饮片。何首乌需进行严格的九蒸九晒炮制,这个过程会大大减少何首乌的毒性成分顺式二苯乙烯苷。而炮制不规范可能增加何首乌导致肝损伤的风险。

3.中药质量不合格

中药质量不合格也是损伤肝脏的风险因素之一。导致中药质量不合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上文提到的炮制因素,临床上的伪品混用亦较为常见。比如我们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三七,安全性良好。而市面上有人用毒性较大的土三七(菊科菊三七)代替三七,或者与三七混用,从而导致严重肝损伤的发生。

中药的质量还与储存条件有关。中药的储存需要安全合理的环境条件。若是储存环境不合适,比如潮湿环境、暴露阳光等,可能改变其化学成分,从而使毒性增加。例如在光照条件下,何首乌的“无毒成分”反式二苯乙烯苷可以转化为“有毒成分”顺式二苯乙烯苷,从而增加何首乌发生肝毒性的风险。

此外,由于农药残留、掺假、细菌病毒污染等中药质量问题也会导致药物肝毒性增加。

4.不合理用药

不合理用药包括药不对症、不合理配伍以及不适宜的剂量与疗程。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遵循“有是证,用是药”。如果药不对证,可能增加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风险。现代很多人本身没有疾病,但是以保健为目的服用中药就可能发生肝损伤。即使对症用药,当后期疾病变化或消除,但是药物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可能出现药不对症。

中药的组方配伍讲究“君臣佐使”,避免配伍禁忌。合理的中药配伍可以增加药物的疗效,降低毒性,而不合理的配伍则可能增加发生不反应的风险。例如人参等不得与藜芦配伍使用,否则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服用中药的剂量与疗程在肝损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国家药监局曾调查了何首乌导致肝损伤的风险因素,发现超剂量与超疗程使用是其发生肝损伤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合理的中药剂量与疗程来治疗疾病,保证患者的安全性。通常从小剂量开始用药、中病即止来避免用药风险。

1.正确认识中药的药性,合理配伍

正确认识中药的药性,能够避免药物滥用,精准诊断和评估中药肝损害。

导致肝损害的单味中药有:何首乌、黄药子、雷公藤、苍耳子、蜈蚣、川楝子、苦楝子、芫花、草乌头、土三七、鸦胆子、五倍子、白及、防己、青黛、姜半夏、密陀僧、蒲黄、麻黄、商陆、常山、黎芦、罂粟、苍术、合欢皮、土荆芥、大风子、鱼胆、蜈蚣、蟾蜍、朱砂、斑蝥、穿山甲、雄黄、砒石等。其中补骨脂、雷公藤、何首乌、土三七、苍耳子等中药及其相关制剂引发的事故更多见。

因此一个合格的医生,要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各种药物的药性和用药指征,明确什么药适合什么样的人,对症下药,合理配伍,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治疗疾病。

2.注意中药的种类、剂量和周期和适用人群

患者在就医时,要跟医生详细讲清楚既往病史和曾经服用过的药物。还要告诉医生是否服用含有中药成分的保健品或保健茶。医生在开药时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规范化中药使用剂量和种类。对于长期口服中药的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

3.倡导中药的规范化使用

当口服药物出现不适症状时,尽早就诊专业医院,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误诊、误治,错失抢救机会,危及生命。

医务人员应做好科普宣传,既不要忽视药物的肝毒性,也不能一味宣传毒性作用。应合理看待中药的药性,开展肝毒性风险评价,预防肝损伤。

总之,我们要合理看待药物的肝毒性。在疾病治疗中,注意药物对肝脏的不良影响,医护人员要控制好药量,尽量选择对肝脏不具有影响的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疑似中药致急性肝衰竭引发中药规范化应用思考》.中国全科医学.2019-07-02

2、《中药相关肝损伤的风险因素》.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11-26

3、《中药肝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广西中医药.2021-08-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