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分的意识与表达

 kmcites 2022-06-11 发布于云南

意识是天道、地道、天地之道循环在我们生命形个体构成上的成像,生命形个体只是这种成像的表达。

我们人类与地球上大部分脊椎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从祖先开始就具有社会属性。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就讲过:我们人没有象鹰那样的利爪和眼力,没有象老虎、师子、豹子那样锋利的牙齿和力量,没有象鹿、鸵鸟那样的奔跑速度,但却成为了世界的主宰,其原因是因为团结。人类的社会属性因交流而产生语言文字,因语言文字而产生了文化,因文化而有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华夏民族早期是由以游猎、放牧的生活方式转为以农耕、放牧为主的生活方式,并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以农耕牧和工业的农村加城市的生活方式。并由此,伴随而发展了具有社会属性的农耕文化,即象形文字和观天象、观物候的儒、释、道文化体系加上现代西方科学文化的融入形成了现代东西方文明的混沌发展。

一、无形在地球上形分三种循环的时空概念

前面说过:一年或一天明暗、冷暖、干湿可平均或对称性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即分又合的对称的二三形体、或二三、四五形体、或二三、四五、八九形体的三数循环(见图6)。这种三的循环从物理意义上讲是无形天数一如阳光或地球整体数被平均或对称形分为二、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的六次二分三的循环。这种形分是因天地、形色、冷暖、干湿的分而分,属于地阴成形的数。相反天空如阳光辐射不分属无形的天阳之数,可用一表示为隐数。而实际上地阴分数无论怎样分始终隐含着整体的或不可分的天阳之数,所以有二分有三,四分有五的天地合数以及相对应的对称数六和十。受天数的约束,九是三个三循环天地合数的成数或叠加数,为天地合数的最大数。唯有七数较为特殊,是二分有三,有三而可四分的天地阳合数三与地阴二可再二次





                




6:平均二分数三的循环               7、地球自转与公转:阴阳分的对称

                                                               关系,连线是代表四分为八的阴

                                                               阳属性,最后二分是四个阴阳球

                                                               的同时二分。

二分为四的叠加数,是在天地阳数3、5与地阴分数2、4中除天数1、天地阴阳数9和10外唯一非对称的天地阴阳合数(其意义后面形分成数的密码转换会有具体说明)。这样有了二三、三四、四七、七八的分合、合分的级数增涨,或n次二分三的循环或n次阴阳二分对称的存在这就是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本质意义(见图6)。实际上是地球上一个位置点因地球自转和公转而相对于阳光辐射而呈现出来的明暗、冷暖、干湿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变化过程,只不过在我们的意识中把这种变化用明暗、冷暖、干湿的阴阳具象化的数字或符号表达出来而已。归结起来是明暗、冷暖、干湿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变换的对称性、稳定性相对恒定的平衡状态;是动中静,静中动分合的平衡状态;亦是静中含动,动中含静的层层混沌的无限存在,或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无限循环相对于阳光等宇宙无形存在(天道)在地球表面的“转译”的呈现或“投影”,或就是我们意识对天道、地道、天地道分而成形的转译

宇宙宏大空间的动静结构与我们认知的微观分子、原子、电子、粒子、量子、中子、质子等和能量是不是有着同样的运动方式和阴阳的特质?至少,我们人类现有的科学文化认知中已经形成这样的意识了。阴阳恒定于地分阴数的二、四、八和天地合阳数的三、五、九数以及天地合阳数三、五的对称阴数六和十的二分三、三分四、四分九的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循环中或我们时空意识的八卦圆循环中(如图9、10),而圆则在不断彭涨和缩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道的无形在地道上转换为年、天的物候时空循环,而在我们的意识中则转换成了二分三,三分四、四分九的数字、符号的分合循环。我们看到或认知的宇宙空间和地球上我们周围的世界不过是这种时空循环的形色名项,即二分三、三分四、四分九的分中合,合中分循环的时空转换,说到底就是无形天和有形地运动规律的分合再现。

     

9、太极八卦解析图         图10、先后天八卦循环图

前面提到过的伏羲发现阴阳八卦的过程就是因游牧猎、农耕和争斗的生存需要而建立起的时空观念和计算方法,是语音文字符号形成语言系统和计数、计算的早期意识过程,也即是我们华夏文字、文化起源的雏形阶段。其原理是用土垒起高土堆——圭来观测太阳阴影的一天、一年变化而得出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和春、夏、秋、冬四季物候、节气变化的循环过程。“昼”字的象形上就可看出是用类似于尺子的东西来丈量太阳升起的过程,所以又有了“百尺竿头”的成语。有阳光热量时称为阳,没有阳光的阴影和热量小的时候称作阴,这种阴阳因我们对阳光明暗、冷热、干湿的感觉和认知而明显地将地球上看到、感觉到的明亮、黑暗、冷热和干湿的重复变化划分出一个白昼和黑夜、中午和子夜的周期性循环;同时还将地球上的寒冬、夏日和春䁔、秋凉以及生命物候的重复变化划分出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的一个周期的循环。白天黑夜二十四小时阴阳变化的小周期称为一天,四季二十四节气物候变化的大周期称为年,大的年周期是由小的日周期相加合而成,就是大周期中有小周期(见图7)。而这种划分均是以冷热、光明和黑暗、干湿能明显区分的范筹而划分的,正好是一分为二平均二分对称的自然现象,这样以同样的平均二分法在分出阴阳二的基础上再划分,实际就是一分为二的不断重复而形成三数的循环(如图6所示)。每个季度又以观月的三个月亮盈亏循环相一致,一个月亮盈亏正好是三十个黑白昼夜的循环,四个季度则是十二个月亮盈亏三百六十个黑白昼夜的循环,而半个圆月或亏月,即观察上玄月和下玄月的所需的昼夜循环次数,是三十个黑白昼夜循环周期的一半十五个黑白昼夜天的循环,正好与一年物候节气的变化相一致,而有了二十四节气的进一步划分。这样,一年有了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一月有二个节气三十天的时空概念,而这种概念是建立在以黑白昼夜天为基本循环单位基础上的年时空循环。由此,一天的黑白昼夜温差也可相对应划分出24个阴阳变化的时间,即小时,每小时60分种的阴阳变化。由于我们观察是站在地球表面以我为中心或以土圭为中心划分的,因此,正午的阳光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也存在着阳光直射与钭射的温差变化,或一天阳光以正午为中心的阴影变化,如同阳光照在地球赤道上与照在赤道与地球南北极之间区域的温差变化一样有着方位上东南西北中的地理位置上的冷热变化。这样,年、天、方位三个阴阳时空变化的叠加共同形成了我们地球人意识上的整体时空概念。

一天的阴阳变化如一年的时间和空间的划分一样也同样得到子午、卯久四偶和24小时、1440分钟和86400秒的时空循环。如果仅就循环周期的数字而言,以分钟为基本单位,那么,一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的循环周相当于一年12个月每个月30天4倍频率的循环。同样,以秒钟为基本单位,一天24小时每小时360秒的循环周期是一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6倍频率的循环。这种变化似乎是以地球人的生命个体为起点向外的天地时间和空间循环的扩大和增长,向内的气血运行、细胞、神经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循环或扩张和收缩。如同是从月球到人再到地球同步中错位的时空变化,即月球、人与地球同体自转但时空上的转动频率不同,而都同时围绕着太阳一致公转的双向循环。这里还可看出频率越大时空循环周期越小,这可能预示着生命周期越短。但无论濒率如何,阴阳分合的循环始终存在,而这种阴阳之分合完完全全是我们生命形个体上的分合,是天道、地道、天地之道在我们生命形个体上的成像,即人天感应的精神意识和相应的生命形个体结构,一种分中合,合中分的平衡状态或时空循环。其平衡的稳定性或循环周期的运动濒率可视为生命形个体的生死开关,由人天感应的精神意识所控制。这种精神意识又可划分为理性的形色名项的思维模式和非理性的形色名项的觉知感应模式。而实际上天地宇宙始终恒长地存在(抱括我们人类在内),这种恒长的存在对应于我们的非理性无形的精神意识,是合的无形的存在方式,这种合对应的分的力量成就了我们理性的形色名项的意识。我们生命的本质或许就是这种无形恒长的非理性意识的存在,理性意识的分合顺应天道、地道和天地道的时空运转,但因各种环境阻力包括欲、色、无色三界的无明场力的存在所导至个体生命时空运行周期不能与天道、地道、天地之道时空运行周期相一致而出现自身系统运转的不稳定性,甚至坍塌。而非理性意识则可直接在关闭理性意识上而感应或觉知出天合无形在三分四循环或平衡状态的存在,也就是人道生数七的存在,即佛家所谓明心见性的永恒的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