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小记:追溯我国法律和伦常间张力之开始(下)

 法内求平 2022-06-11 发布于云南

题记: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法律和习惯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植根于文化脉络之中的,所以真正影响法律和秩序建构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在最细微的地方——这个国家最基层的单元里去观察国家意志的贯彻才能真正有效的判断法律的生命力。自上而下的纸面上的规则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活方式作为支持,那往往也只会停留在纸面,即便实行也难以贯彻目的。

 

三、基层秩序自清末以来的变动

伦常制度在以乡村和家族为基本法律、政治单位的传统中国,一方面量体裁衣一般适合于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使国家秩序通过乡村的秩序而得到巩固。所以,中国的乡村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半自治社会领域,国家不仅在法律和制度上支持其自身的伦常规则,也在实践中希望乡村能够通过自身的强迫手段和伦常规则维持其的秩序稳固。从积习成礼到礼法治国,传统的中国社会秩序建立是循着自然产生的人伦关系脉络化的将之从习惯强化为国法,再反作用于最基层本的政治、法律单位——家族,从而实现修齐治平。

毫无疑问,在农耕经济为支持的古代中国,基层的农村是一个封闭的熟人社会,而且往往和家族这一基本的政治、法律单位相重合。能够通过家族和农耕的特性创制并强化基本的伦常规则,并用权威、人情、教化等等手段来劝导乃至胁迫人们服从这些以伦常的等级身份制为核心的规则,所以中国古代农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半自治社会领域。一方面,他自身有完整的家族观念支持并且垄断了所有个体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源,源于自然的亲缘关系使之具有了天然的正当性色彩;另一方面,即使强者借之压迫弱者,但农耕生活和村庄共同体的生活使人难以离开乡土也难以否定这套渊源流传的伦常的实用性。,这套伦常规则对个体的管制达到了最佳的效果,远非国家暴力威胁所能比拟,植根于基本的亲属伦常,并让家长垄断了所有的生活资源,不仅适应农耕生活的基本生命节奏,也在一整套封闭环境内对个人、社会以及他人都有明确五伦定义的系统中被驯化,付诸于实践的教化不仅有现实上的压力,也在思想中铸就了铁链。自秦以来,中国政治的早熟和长久持续也离不开这一套伦常系统对基层秩序和国家治理的有效维护。

伦常自身具有强大的惯性和生命力,特别是从古至今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作为其土壤,新的国家立法和支持其的价值观念以及背后所适应的生活模式并不能立即适用于乡土生活之中,整个近代中国的法制有了亘古未有的巨变,而社会生活并不能这样轻易的转弯。同时,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影响着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传统的伦常在这一情况下也在产生着自己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并不能简单地断言传统的伦常礼治以不能在乡村这个基本单位里产生规则的作用,但同样也无法一厢情愿的认为乡土的中国是一成不变的。毕竟,结构所组成的平衡系统只存在于学者所建构的概念系统中,而实际的生活总在不停的变动中。同样的,我们对之前脉络的梳理也只能当做参考和指引,历史是动态的、建构的、充满人的能动作用的,人类学的应用不是为了把某个朝代的乡土中国应用于所有的中国历史。

现实的生活总是具有脉络的,我们不能因为国家立法对社会秩序管理的尝试而断言伦常礼治已然失效了。来自传统的秩序是时间的积累所致,其改变也需要时间。但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也对传统的非正式控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过快的社会变迁和旧的社会秩序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张力。变迁的乡土自身的调节能力也变弱了,而新的秩序还在产生之中。

四、把握变迁的脉络

  超越原有中国历史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法律侵入了中国的原本的高度自治社会领域,而这一社会领域也开始自身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变迁,而以纠纷解决为核心的秩序在半自治社会领域自身的缓慢变迁和继受影响下的国家立法侵入产生了贯穿清末民初至今的秩序张力。法律的继受必然是以基层秩序、乃至文化在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中与之整合完成才能算作完成。

    缺乏内生性的法律即便能够带来了法律的快速增加,但在基本的农村领域却无法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技术庞大和有悠久伦常自治习惯的农业国。农村作为传统中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政治、法律单位,是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法律生命力的核心所在。

相应的,但凡希望把握基层社会自治领域的乡村和国家法律在基层的贯彻的整个秩序脉络变迁,便需要从中国传统的统治秩序贯彻梳理中寻求最基本的张力来源,进而确定正确的研究路径。无论立法抑或民间法都是一个文化脉络上的现象,而欲图把握一个社会文化的变迁脉络,就要去把握一个事件的脉络。

纠纷的解决作为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秩序的核心,其对解决的方式选择是显示秩序建构的核心,既然任何纠纷都有替代性的解决手段和选择,从传统的公断——私了到如今的法律继受和乡土变迁,纠纷的解决是真正能够体现基层农村秩序建构的核心。由于中国的法律继受始自清末民初,一直到今日,国家法律的施行和贯彻一直都在与传统的伦常有所碰撞。

同时,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影响着乡土村庄的生活方式和其自身规则的变迁。所以一个核心的案例为主干,梳理历史脉络上同性质事件的一系列案例的解决方式,从宏观的背景,纠纷解决方式的变迁,个人条件的变化来观察是最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马小龙.  法律社会学的困境与出路[J]. 法制与社会. 2015(19)

[2] 陈寒非.  中国法律社会学教材的发展与流变——基于国内教材类著作的学术史考察(19872012)[J]. 社会中的法理. 2014(01)

[3] 李倩.  法律社会学分析方法浅析[J]. 才智. 2013(35)

[4] 刘思达.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历史与反思[J].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0(02)

[5] 张善根.  法律社会学的知识脉络与基本问题[J]. 社会中的法理. 2010(02)

[6] 强世功.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困境与出路[J]. 文化纵横. 2013(05)

[7] 张烨.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J]. 商品与质量. 2012(S3)

[8] 李瑜青,张建.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律社会学基础理论——2011年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报告[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9] 马雁.  法律社会学思潮产生与发展的现实价值[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30)

[10] 李瑜青,张建.  2010年法律社会学研究报告[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