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忍了3年办公室二手烟,她终于忍无可忍

 高分写作余老师 2022-06-11 发布于浙江

办公室新来了位老同事。

对,新来的老同事。原本她是在隔壁207办公室,现在搬到我们206办公室。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不!今年我们办公室恰好有一位员工辞职,空出了一个办公位置,所以她才有机会从隔壁搬过来。

她搞好卫生,收拾好办公用品,然后坐下来长吁出一口气,眼睛里抑制不住激动,仿佛泪水都要涌出。

她说,她忍了3年了。

每当办公室的几管烟枪开始喷云吐雾,她就难受得要死,嗓子疼,头疼,甚至会有窒息的感觉。

一到冬天,办公室里开着空调,又不好开门,只好吸着二手烟“苟且偷生”。下班回家,就使劲洗,拼命洗,虽然深藏在羽绒衣里面的烟味久久挥之不去,但心里会好受一些。

可是,第二天又要面对烟雾缭绕的工作环境。委婉地劝说了好多次,没用;直言提出抗议,也没用。

烟枪们人强马壮,阵容庞大。少数几个不吸烟的女士只能忍气吞声。谁还会为了这点破事,辞掉事业单位的工作呀。

过了元宵,企事业单位都陆续开年上班了。像我同事这样的女士们,又将开始吸着二手烟,“忍气吞烟”地持续8小时办公了。

01 “办公室吸烟”为何阴魂不散

其实,大家都明白二手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优生优育意识的提高,尤其对孕妇,更是提倡远离二手烟。

早在2011年3月1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就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其中第十八条: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室外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

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既然这样,为何办公室还是成了二手烟的“沦陷区”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吸烟的危害似乎没那么快显现

试想一下,如果今天吸,明天就出事,还有人敢吸烟吗?

所以,烟民们总是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反正吸了,一年是吸,十年是吸,多吸一年不见得就会出什么事。

这种心理,其实普遍存在。人们对于某些后果延后出现的行为,总会持有侥幸心理或拖延心里。

古代有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

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行为端正、品德高尚的人所拥有的道德。”他回答说:“那就让我减少这种行为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就不偷了。”

如果知道偷鸡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因此,如果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要等待出事了才戒烟呢?

2.办公室烟民“互相帮衬”

办公室烟民往往都是哥俩好类型的。你一根,我一根,就像游戏中的孩子找到了伙伴,互不分离。

如果有人提出异议,就会一起开火:“不就是闻闻么?有那么严重?!”或者一起找证据:“世界上不吸烟的也有得肺癌,你看xxxv抽烟又喝酒活到九十九。”

他们多半会拿出这些极端的例子反驳“吸烟有害健康”。

3.单位监管不力

虽说单位不可能把员工吃喝拉撒睡所有事都一一管好了,但公共场所吸烟这事,还真和单位监管严不严有关。

 前几年,我在一家编辑部工作,办公室同事都是老烟枪。

可我从未在办公室撞到他们吸烟。

为啥呢?咱部门有个规定,凡是能闻到烟味的办公室,一律取消评优资格。而且,如果接到举报,大会小会不批评个十回八回,领导是不会放过这事的。

4.同事面子总得顾

当然,同事一场,总不能撕破脸。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哪好意思因为吸烟这事闹上呢。

出于这样的想法,多数不吸烟的人,遭遇办公室烟民的袭击,也只能苦笑着说一两句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话。然后继续坚强地活着。

02 “办公室吸烟”是对他人生命与尊严的肆意践踏

这样说,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呢?

大家可以仔细想想:烟民有吸烟的权利,非烟民就有拒绝二手烟的权利。

换位思考,办公室吸烟者是否愿意他的孩子或者妻子整天身处二手烟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呢?

很显然,只要是知道危害的,都不愿意。

这跟饭局酒桌上,拿黄段子调戏人家的妻女是一个道理。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妻女在外被人调戏,可自己为啥要去戏弄人家呢?

《论语》中有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了对他人感受、他人处境、他人痛苦的觉察和共情能力,才有尊重可言,才有大爱可言。

作家林清玄在《好雪片片》一文中,写了一位流浪汉老人。在一个寒冷的冬日,老人伸出油污的双手,为林清玄扣扣子。林清玄迟疑了一下,没有退避。

很显然,流浪汉老人之所以下意识为林清玄扣扣子,是觉察到他的寒冷;而林清玄也觉察到对方的善意。

那一刻,美好就油然而生了:“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鼻子因而一酸。”

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这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判断。但是,如果一个人无法觉察他人的感受与痛苦,又何来恻隐之心呢?

对他人健康与生命的尊重,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

办公室吸烟者,劝而不听,阻而不止,这难道是同事友谊、伙伴之情的体现吗?

03如何对“办公室吸烟”说“不!”

如何才能对办公室二手烟说“不”呢?

是买个PM2.5的口罩吗?

还是干脆戴上防毒面具?

再或者买台空气净化器、电风扇之类的?

其实,这些办法都是借助于工具,也许一时半会儿有点用,但毕竟治标不治本。要想解决好“办公室二手烟”问题,还得从根子上考虑。

  1. 用好职场思维

什么叫职场思维?就是我们在职场上,以职业者的身份和角色来思考、解决问题。

首先,这不是家人关系,所以没法像解决家庭问题那样可以开诚布公来谈。

其次,还要考虑我们自身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不能直截了当去告状,更不能简单粗暴吵一架。

最后要从全盘考虑,比如是不是领导也经常在公共场合抽烟导致下面的同事肆无忌惮。

有了职场思维,不至于意气用事。

站在职场的角度,对于“办公室吸烟者”,不妨先看看领导。如果是领导带头抽烟,那就先“拿下”领导,“擒贼先擒王”。

通常来说,明事理的领导,一定会接受“不在公共场合抽烟”的建议。

2.学会借力打力

如果能让领导推行“办公室禁止吸烟”,事就算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可以借力打力了。首先可以委婉地说,咱们单位和领导都提倡办公室“禁止吸烟”,那就麻烦您去吸烟区吸烟吧。

另外呢,如果办公室有特殊需要照顾的人,如孕妇和特殊慢性病人,就可以“借出来”说事。让吸烟者明白办公室同事真的需要照顾。

真心诚意借力,努力触及人心。

3.借机“深入敌后”

通常来说,办公室吸烟者的“女方”,也就是他们的妻子、女朋友或者孩子,都会反对他们抽烟的。

因此,如果有机会认识办公室吸烟者的家人、朋友,就要学会建立良好的关系。

一方面,让你和同事的关系也更亲了;另一方面呢,可以巧妙地利用他们的家人朋友,劝阻办公室吸烟行为。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也许,和办公室二手烟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且是一场持久战。

但是,为了健康,为了和谐,为了下一代更强大,也为了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值得不懈努力,不懈奋斗。

愿你身在职场,无需这样的奋斗;即便需要,也尽早结束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