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文:从临摹到创作》

 家有学子 2022-06-11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在书法领域,绝大多数人都秉承“基础论”,即认为书法要从基础学起。那什么是书法的基础呢?
多数人说是楷书,回答可以算对,然而更准确的答案应该是金文。
楷书是学书法的基础,这是以帖学为前提的观点。但大量金文、秦篆、汉隶、魏碑的发现,确立了金文这一最早的完备的书体的地位——“基础(楷书)的基础”。金文是所有书体(除甲骨文这一不太成熟的书体)的基础和本源。而甲骨文由于其书写性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成为完备的书法体系。
先贤亦有如是观点:
书画同源。自来言画法者,同于书法,金石文字,尤为书法所祖。考书画之本源,必当参究箍篆,上窥钟鼎款识。(黄宾虹《黄宾虹文集》)
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适发明者一笑。(傅山《霜红龛集》)
学金文,不仅能为书法专业打基础,还可为系统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幕础,比如古文字学等学科。
因此,金文是书法真正的基础。
01金文将受到重视
相对于帖学,金文将会受到青睐。因为金文不仅是基础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金文是宝藏。金文是书法艺术的“原浆”,任取一瓢,随意勾兑,便可出佳酿。
当下,书法的“唯形式时代”即将结束,将要开启“内涵书法”时代。这就要求书法具有内涵,具有生命、气韵、气质、境界和品味。因此,学习书法要回到源头,从源头认识书法的本质,汲取营养。不久的将来,大众书风、展览书风的价值取向都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金文将日益受到重视。
金文,不仅是书法的基础和艺术的宝藏,还是很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大家学楷书,主要注重其基础和实用功能。用楷书进行艺术创作,其方正如一的造型限制了艺术表现;相反,金文则很适合艺术创作,其点,线,字的结构、章法都有非常大的表现空间。另外,金文也可以以篆刻等艺术形式自由表现。从魏晋至今,帖系一直是书法的主角,这期间出现了很多大家和名作。在帖系方面想超越先贤是非常困难的。而碑系直至清代经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大力倡导,才有北碑南帖之分,碑系才有一席之地。
然而,尽管碑系(魏碑、篆隶等)有历代遗留下来的丰富资源,但大家、巨匠尚少。而碑系的创作表现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这一时代极有可能会出现碑系大家和杰出作品。
从当今展览来看,虽然“二王”等帖系书法还有很多人喜欢,但要想出新已经很难;而碑系的创作则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碑系作品将成为今后展览的看点,收藏界已经表现出对碑系的兴趣。金文在碑系书法中既是基础,又是艺术的宝藏,而且有很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金文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02学大篆、学金文绕不过《毛公鼎》《散氏盘》

图片
毛公鼎铭文拓片局部

《毛公鼎》是金文书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毛公鼎》铭文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以至于出土以来,清末书法家们无不为之倾倒。手公鼎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因此说《手公鼎》是学习金文、编撰金文学习教材,一定绕不过去的。

图片
散氏盘铭文拓片

《散氏盘》是金文书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散氏盘》铭文整体书风凝重道美,结字寓奇于正,藏巧于拙,章法得自然之趣。因此,散氏盘自出土以来倍受书家的青睐,晚清吴大澂、吴昌硕、李瑞清、曾熙等书法大家都曾对《散氏盘》用过功夫。故而,我们学习金文,编撰金文学习教材,一定绕不过《散氏盘》。
03《金文:从临摹到创作》
基于广大篆书学习者对金文书法的热爱,为了满足当前市场需要,我们编写了这套金文书法技法丛书——《金文:从临摹到创作》,此次出版《毛公鼎》《散氏盘》两种。
图片
图片

本书以独特的“5+2”教学法为主导,教读者边临摹边创作,边学习边成风格,使个性与传统同在,是一本学习金文的较好的技法书。

图片
点击封面即可优惠购买
《金文:从临摹到创作——散氏盘》
《金文:从临摹到创作——毛公鼎》


图片
《金文:从临摹到创作——毛公鼎》目录
图片

图片

《金文:从临摹到创作》
以“5+2”教学法,简捷快速地教你学金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