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读唐诗选录(四十)

 学海岸边一过客 2022-06-12 发布于北京

江陵道中/王建 

菱叶参差萍叶重,新蒲半折夜来风。

江村水落平地出,溪畔渔船青草中。

感觉清新自然。第一句“菱叶参差萍叶重”,不是说菱叶轻、萍叶重,“重”指重叠;重叠与参差,作互文看也不妨。第二句“新蒲”之蒲,应该长得比较高,所以才可能半折,不会是矮的昌蒲。后两句水库尾巴常见景象,渔船在青草中,大概水刚退去,否则不会在青草中(但估计水也是才满不久,否则此地长期浸在水中,也不会长青草)。这是诗人王建于江陵道中即时所见的写照,他不是长期住在那里;所谓“江村”叫什么村,他并不知道,可能也不想打听,叫“江村”便好。

泛舟入后溪/羊士谔

雨馀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雨后芳草洗过,非常干净;我想“芳草”可能是借指,凡沙尘沾染、雨能淋干净的一切,都干净了。一带春,“一带”什么意思呢,一带而过?也许是那一带,一片,一整片,所有能看到的区域,都“水绿滩平”,弥漫着春的气息了。后二句似表示幽静,泛舟入后溪,后溪更无一人,以“啼鹃”强调,突出孤舟。末句“桃花”,也许暗藏有世外、桃花源之意,不必深究。

览镜见白须/权德舆 

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舞狂。 

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

秋来皎洁,是秋天皎洁吗?我们常讲月光皎洁,那是指白须光皎洁?如是白须光皎洁,那冬春夏皆可,何必专等“秋来”?秋虽可产生悲秋伤老之联想,但这首“白须”诗似毫无此意。次句“脱簪”,简言即脱帽;古代男子挽髻于首,加冠则以簪连之,“脱朝簪”便是脱冠。学舞狂,可作老顽童看。酣歌,不一定是舞曲,可以是边跳边唱,引吭高歌,酣畅淋漓,忘乎所以。最后句看来是在家里,儿孙辈看到老头子的狂态情不自禁,大笑不止。历来言白发皆有叹老之意,此诗独怀乐生之心,胸怀开阔,是其特别处;诗所以好,亦在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